中国保险产业发展的供需规模分析一、保险产业的一般供需模型
一般认为,保险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全社会期望从保险业得到的经济补偿总量。保险需求又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由自然界和社会经济生活中客观存在的风险损失总量所产生和决定的对保险的需求,我们称之为保险的自然需求;一种是同需求者的购买能力相联系的需求,我们称之为保险的有效需求。一般来讲,保险的自然需求要远远大于保险的有效需求。
影响保险有效需求总量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风险因素(R):风险是保险存在的前提和基础,无风险亦无保险。保险需求总量与风险存在总量呈正相关关系。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市场上不确定性因素的增多,对保险的需求将不断扩大。第二,经济发展因素(y):保险的作用是对由风险所造成的对人和物的损失进行经济补偿,而这些用于补偿的货币和物资必然来源于满足人们当前消费的剩余。从这个意义上来看,保险的有效需求取决于社会产品的剩余程度及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第三,价格因素(P):同其他商品一样,保险产品自身的价格影响对保险的需求,保险需求与保险价格呈反比。第四,风险管理因素(M):风险管理水平高,人们可以综合采取回避、防损与减损、自留以及包括购买保险在内的转移方式来对付风险,因此,单纯对保险的需求就会相对减少;反之,则会增加。第五,利率因素(I):因为大多数寿险产品都带有储蓄的特性,人们在购买时,无疑要与其他的储蓄和投资工具进行机会成本的比较。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