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区域金融成长差异:金融地理学视角: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inancial geography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505858335
  • 作      者:
    田霖著
  • 出 版 社 :
    经济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6
收藏
编辑推荐
    本书视角新、方法新,在理论和实证两方面都有所突破:理论方面,金融地理学与传统金融学和金融学不同,它的研究对象是金融领域内时间和空间的差异,是宏观与微观视角的折中与结合。     本书是作者的大胆尝试,正如文中所讲:“一个人只要肯深入到事物表面以下去探索,哪怕他自己也许看得不对,却为旁人扫清了道路”,相信本书能为后续者的研究提供借鉴和经验。当然,金融地理学的研究才刚刚开始,用金融地理学的理念来分析中国金融问题时间更短。本书虽然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却需要更多后续的深入研究,梳理出金融地理学所特有的方法论,并将其运用于中国金融问题的分析当中。愿作者能再接再厉,在“求是创新”的道路上奋发拼搏,永不言弃,并取得更多的学术成果!
展开
作者简介
    田霖,1977年生于河南省新乡市,经济学博士。1999年和2002年先后于郑州大学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2005年毕业于浙江大学,获得金融学方向博士学位。现在郑州大学商学院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研究方向主要为区域经济和金融学。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运用金融地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对我国的区域金融成长差异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将金融地理学空间差异、空间过程和空间的相互作用的核心理念贯穿全文,给区域金融成长一个地理学上的表述。本书讨论了金融地理学与区域金融学的区别与联系,对中国不同区域金融业的发展进行了经验性质的比较研究。书中采用模糊曲线分析法设计了涵盖自然地理、社会、经济和金融因素的完整的区域金融计量指标体系,弥补了目前区域金融量化研究的不足,对许多问题提出了新的解释,也为理论界的进一步研究召示了新的路径。本书建立了中国金融综合竞争力的空间分布格局模型,运用信息腹地论提出了作者关于确立金融中心的看法。在运用“自组织”理论进行案例分析时,提出了中部地区的金融崛起战略,并为我国区域金融成长提供了相关政策建议,即倡导他组织向自组织的转化,金融发展要适度差距、协调发展、提倡共生和系统优化。
展开
目录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与意义 1.2 研究的方法论 1.3 本书的内容安排与创新点 第2章 金融地理学与区域金融学理论述评 2.1 金融地理学的发展——文献回顾 2.2 区域金融理论的研究现状 2.3 金融地理学与区域金融学的区别与联系 第3章 区域金融成长空间差异的分析 3.1 研究现状的评价与分析比较的理论框架 3.2 区域金融成长差异的概览 3.3 区域金融成长差异的行业比较 3.4 金融综合竞争力的指标体系建立与计量分析 3.5 金融综合竞争力假说的模糊曲线分析 第4章 区域金融成长空间布局的演化态势 4.1 金融综合竞争力分布重心的空间格局变迁 4.2 聚类结果比较与金融中心选择 4.3 行政区金融的空间结构演化趋势:经济区金融 第5章 自组织与山西、河南、浙江省的演化金融比较 5.1 自组织方法简介 5.2 社会、经济与金融系统的自组织 5.3 各个区域成长的自组织 5.4 三省的演化比较与原因分析 第6章 区域金融成长的路径选择 6.1 区域金融成长的空间相互作用机制 6.2 平衡增长、非平衡增长与适度差距 6.3 金融协调、系统优化 6.4 金融合作、提倡共生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本书的结论 7.2 对金融地理学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