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17世纪至19世纪 1666年伦敦市发生了一场极为严重的火灾。由于市区房屋大都为木结构而且采用共同墙的体系,让大火烧毁了80%,约13000幢房屋。伦敦的重建工作需要作整体规划和大量的不同工种的工匠,这些都需要建筑师的设计和协调。随着大量工匠涌人伦敦市,使得原有的行会制度彻底地破裂了,工匠开始直接与建筑师接触。<br> 工匠们很快发现,由于建筑师往往受过较好的教育,使得他们在与建筑师协商造价时常常处于劣势。因此,他们转而雇佣其他受过教育,有技术的人来替他们计算工程量与建筑师协商单价。<br> 当工匠们雇佣的计算人员越来越专业化时,建筑师觉得有必要雇佣一个计算人员代表自己的利益与工匠们的计算人员对抗。同时,建筑师也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关心他们的基本职责——设计工作。这样有关工程造价事宜就由新兴的工程计算人员来承担了。这些人员就是估价师。<br> (三)19世纪<br> 历时23年之久的英法战争(1793~1815)几乎耗尽了英国的财力,国家负债严重,货币贬值,价格飞升。战后,政府决定节约在房屋建造上的开支。当时英国军队需要大量的军营,为了节约成本,特别成立了军营筹建办公室专门负责军营的设计和施工。由于工程数量多,又要满足建造速度快,价格便宜的要求,军营筹建办公室决定每一个工程由一个承包商负责,由该承包商负责统筹工程中各个工种的工作,并且通过竞争报价的方式来选择承包商。这种承包方式刚刚实行时,因为存在着质量不够理想,施工中纠纷、变更较多等原因未能获得普遍的认可,但却有效地控制了费用的支出。而同时期的白金汉宫和温莎城堡由于分别直接雇佣了不同的工种人员,造成了费用的严重超支。这时,竞争性的招标方式开始被认为是达到物有所值的最佳方法。<br> 竞争性招标需要每个承包商在工程开始前根据图纸进行工程量的计算,然后根据工程情况做出估价。开始时,每个参与投标的承包商各自雇佣估价师来计算工程量,后来,为了避免重复地对同一工程进行工程量计算,参与投标的承包商联合起来雇佣一个估价师。建筑师为了保护业主和自己的利益再另行雇佣自己的估价师。<br> 这样在估价领域里有了二种类型的估价师。一种受雇于业主或业主的代表建筑师;另一种则受雇于承包商。到了19世纪30年代,计算工程量、提供工程量清单发展成为业主估价师的职责,所有的投标都以业主提供的工程量清单为基础,从而使得最后的投标结果具有可比性。这样做的另一个好处是业主的估价师可以代表业主在实际工程进行中调整合同造价,例如工程中发生设计变更等。但工程量清单仍然被认为是为承包商编制的,因而在承包商拿到第一次工程款时要支付业主估价师编制工程量清单的费用。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