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企业技术进步与企业竞争力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806882642
  • 作      者:
    王锋著
  • 出 版 社 :
    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6
收藏
内容介绍
  《社科论丛:企业技术进步与企业竞争力》主要内容包括:营造企业技术进步的外部环境、企业技术进步的途径、营造企业技术进步的内部环境、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本质、人才是企业技术进步的核心资源等。
展开
精彩书摘
  《社科论丛:企业技术进步与企业竞争力》:
  二、对企业技术进步的重新认识
  企业经营管理涉及方方面面,哪一项因素或环节处理不当都会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绊脚石。企业的财务管理、营销管理、生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采购供应管理、能源管理、质量管理、新品研发管理、薪酬管理、企业制度、激励与约束机制等方面都是子系统,与其他子系统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若处理得好或者侧重从某一方面抓起,必然涉及企业各个子系统原有的稳定关系,有可能成为促进企业发展,提高企业全面管理水平的突破口。例如,抓成本管理,为降低产品成本,必须搜集相关市场信息和产品成本信息、检查原材料和能源供应质量、设备的完好程度、工艺纪律执行情况、员工操作水平、工资奖金分配合理性,生产环境以及员工情绪是否波动,这充分反映出企业与市场之间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物的关系,物与物的关系,弄清楚这些问题是不容易的,而解决好这些问题就更难。要克服来自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实现真正的低成本竞争,必须紧紧依靠企业技术进步。
  企业技术进步是科学知识和工程技术的有机结合,形成新工具、新方法、新工艺'、新设备、新产,品,内含科学技术发明和发现,技术应用和技术扩散,引起生产效率的提高、成本的降低。同时,以技术进步为基础,大力开展技术创新,促进企业制度、机制、组织、人事、分配、营销、管理等一系列变化,以及企业内外关系的调整。
  企业技术进步不但来源于市场需求和潜在市场需求,而且更重要的是来自科技成果的推动。一种新技术的研发成功可能诱导出多种新产品市场的出现、原有产品的淘汰出局。技术进步是创造市场的途径和手段。技术进步在产业部门之间引发新的市场竞争,进一步加速企业技术进步的发展。企业以其技术创新能力为优势,以其核心技术为代表,以其核心产品为核心竞争力占领市场,获取持续竞争优势,这是所有成功企业的成功秘诀。企业以核心人才为中心,优化整合和配置企业资源,培育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掌握核心技术和核心产品,建立企业核心竞争力,这是企业成长壮大、立于不败的本质逻辑,也是企业应该选择指数法ab的正确道路的根本动力。这不但是企业要树立的竞争意识问题,更重要的是解决企业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思路问题和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方法问题。
  胡锦涛总书记在2006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的发言中指出的:“目前,我国科技的总体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主要是:关键技术自给率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特别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科技水平还比较低,高新技术产业在整个经济中所占的比例还不高,产业技术的一些关键领域存在着较大的对外技术依赖,不少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产品主要依赖进口;科学研究实力不强,优秀拔尖人才比较匮乏;科技投入不足,体制机制还存在不少弊端。”
  ……
展开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国外技术进步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国外技术进步的兴起
一、资本主义制度的最终确立
二、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
三、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新变化
第二节 工业革命促进技术进步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二、工业革命的扩展
三、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三节 发达国家抢占技术进步制高点
一、重点发展的领域
二、三个发展方向

第二章 中国技术进步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我国技术进步发展的历程与启示
一、错误地丧失三次历史发展机遇
二、文化大革命的惨痛教训
第二节 经济发展50年的经验
一、经济增长的发展路径
二、经济结构的发展路径
三、50年间经济演变提供的基本经验
第三节 我国科技体制建立与发展的正确道路
一、我国科技体制的由来和发展
二、决定科技进步的主要因素

第三章 中国企业技术进步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毛泽东同志科技价值观
一、关于科技的社会功能
二、关于技术革命依循的原则
第二节 邓小平科教兴国战略
一、邓小平同志的现代科技思想
二、科技成果的创造、转化和应用
三、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
四、学习世界先进科学技术
五、形成科技人才脱颖而出的有效机制
第三节 江泽民科技进步观
一、江泽民同志科技思想的新发展
二、江泽民科技思想的新贡献
三、三代领导对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

第四章 企业技术进步
第一节 科学与技术
一、“科学”的涵义
二、“技术”的涵义
三、科学与技术的联系与区别
四、科学技术分类
五、科学技术研究
第二节 技术进步的经济学意义
一、企业生产函数
二、企业技术进步的几种类型
……
第五章 营造企业技术进步的外部环境
第六章 企业技术进步的途径
第七章 营造企业技术进步的内部环境
第八章 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本质
第九章 人才是企业技术进步的核心资源
第十章 案例
参考资料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