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比较宪法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562016348
  • 作      者:
    王世杰,钱端升著
  • 出 版 社 :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1997.12
收藏
作者简介
    王世杰,1920年冬,王世杰受北大校长、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之聘回国。任北大法学教授,后任法律系主任。期间,王世杰以其渊博的法学知识和鲜明的教学风格,深得学校同事和学生欢迎。他所撰《比较宪法》讲义,在北大独树一帜,嗣经商务印书馆印行。立即为全国各著名大学广泛采用。《比较宪法》是我国法学界的奠基之作。另外,王世杰还著有或与他人合著有《增订比较宪法》、《宪法论理》、《代议政治》、《中国不平等条约之废除》、《移民问题》、《女子参政之研究》、《中国奴婢制度史》等一批重要著作。
    钱端升,字寿朋,曹行乡人。1900年2月25日生于上海。钱氏祖上行医,端升勤奋好学,13岁就学江苏省立三中(松江中学),1916年(民国5年)秋入上海南洋中学,17岁考入北京清华学校,19岁被选送美国北达科他州立大学,不久入哈佛大学研究院深造,24岁获哲学博士学位。
展开
内容介绍
    距产增订已经五年。在平常状态之下,此次改版,必不限于局部的增订。但举世各国近来已全部入于战争状态,其政治制度,变动甚速,大都不易论其利弊得失。而因参考书籍及其他资料,搜集维艰,即叙述亦以正确。《比较宪法》卷帙颇巨,在此印刷极端困难之际,能获续印,已属幸事;全部改排,殆不可能。因之,此次改版,仅就原书第六编第三节以下予以增修;俾读者对于五年以来,我国战时政制时的变迁及其现状获一明白的概念。增订范围,虽然有限,凡所增益,或为一般治宪法学的人所需求的资料。其他各编及附录,均暂仍前版之旧,未予更易。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节 国家的名称
    表示国家这种组织的名称,是随时代而异的。一个时代的政治组织,有一个时代政治组织的特点;表示国家的名词,其字义亦往往与当时政治组织的特点相应。
    中文中表示国家的名词,为“国”“邦”等字;此二字之起源,说者以为俱出于中国封建制度产生时期。求诸此二字的字形,与夫经籍上此二字的旧义,此说颇有根据。封建时代的政治观念,自然要偏重土地这一个要素,所以国字的古文为口,或图,邦字的古文为,馥或艳;古文的字形亦显然偏于土地这个要素。考之旧籍,如孟子所云,“大国地方百里,次国地方七十里,小国地方五十里”;又如周礼所云,“大宰掌邦之六典以佐王治邦国”(注云,大日邦,小日国),则国邦等字固亦俱指当时封建诸侯的领域而言。释名训邦字为“封也,封有功于是也”,则意尤显明。
    先秦封建时代,称天子所治日“天下”,诸侯所治日“国”(或“邦”),卿大夫所治日“家”。孟子下列数段:“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人有恒言,皆日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及“王日何以利吾国,大夫日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日何以利吾身”;都明白地把“天下”,“国”,“家”表示三种不同的意义;其所表示,便即天子,诸侯与大夫三种阶级的治域。此外虽亦有将“国家”二字联用,而意义较欠明豁之例,如孟子“国家闲暇,及是时,明其政刑,虽大国必畏之矣”,又大学“长国家而务财用者,必自小人始矣”之类,但照孟子、大学及中庸各书中较普通的用法,则“国家”二字决非专指一物。“国家”二字的成为单独名词,当在先秦封建制度废止以后。
展开
目录
总序
凡例
基本权利理论与学术批判态度
初版序
再版序
增订三版序
增订四版序

第一篇 绪论
第一章 宪法的概念
第一节 宪法的特性
(一) 形式上的特性
(二) 实质上的特性

第二节 宪法的种类
(一) 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
(二) 刚性宪法与柔性宪法

第三节 宪法观念的沿革
(一) 希腊罗马时代
(二) 欧洲中世纪时代
(三) 自欧洲宗教革命至美法革命时代
(四) 十八世纪美法革命时代
(五) 十九世纪以来的变迁与最近事例

第二章 国家的概念
第一节 国家的名称
第二节 国家的要素
第三节 主权问题
第一目 主权的限制问题
(一) 事实上的限制
(二) 道义上的限制
(三) 法律上的无限性
第二目 主权的分割问题

第三目 主权之所在
(一) 法律的主权与政治的主权
(二) 国民主权说
(三) 国家主权说

第四节 国家的起源及根据
(一) 神意说
(二) 契约说
(三) 强力说
(四) 结论

第二篇 个人的基本权利及义务
第一章 人民的基本权利
第一节 消极的基本权利——个人自由
第一目 个人自由说的由来及论据
(一) 个人自由说的由来
(二) 个人自由说的论据

第二目 个人自由的范围及种类
(一) 个人自由的范围
(二) 个人自由的种类

第三目 人民平等的原则
(一) 人民平等的意义
(二) 人民平等的论据及其批评

第四目 人身自由
(一) 人身自由的意义
(二) 人身自由的保障

第五目 居住及迁徙自由
(一) 居住自由
(二) 迁徙自由

第六目 工作自由
(一) 工作自由的意义
(二) 工作自由的范围

第七目 意见自由
(一) 意见自由的意义
(二) 意见自由的种类
(三) 刊行自由
(四) 教学自由
(五) 演剧自由
(六) 广播自由
第八目 通讯秘密自由

第九目 信教自由
(一) 信教自由的意义
(二) 信教自由的范围

第十目 集会自由
(一) 集会自由的意义
(二) 集会自由的范围

第十一目 结社自由
(一) 结社自由的意义
(二) 结社自由的范围

第二节 自由与戒严
(一) 戒严与法国法律
(二) 戒严与德奥各国的法律
(三) 戒严与英国法律
(四) 戒严与美国宪法
(五) 戒严与中国法律

第三节 财产权
(一) 财产权的意义
(二) 财产权的范围
第四节 积极的基本权利
第二章 人民的基本义务

第三篇 公民团体
第一章 公民选举权
第一节 选举权的性质
(一) 选举权为国民的固有权利说
(二) 选举权为社会职务说
(三) 选举权兼具权利与职务两性说

第二节 选举团体的组成
第一目 限制选权与普及选权
(一) 限制选权与普及选权的区别
(二) 限制选权与普及选权的理论
(三) 女子选举权及被选举权问题
(四) 中华民国历次选举法中的选举权资格

第二目 地域代表与职业代表
(一) 地域代表制与职业代表制的区别
(二) 职业代表制的理论及批评
(三) 职业代表制的各种形式

第三节 选举区
(一) 大选举区制与单选举区制
(二) 大选举区制与单选举区制的理论

第四节 选民权利的范围
第一目 复数选权与平等选权
(一) 复数选权与平等选权的区别
(二) 复数选权制的批评

第二目 间接选举与直接选举
(一) 间接选举与直接选举的区别
(二) 间接选举与直接选举的理论

第三目 多数选举与比例选举
(一) 多数选举与比例选举的区别
(二) 比例选举制的各种形式
(三) 比例选举制的理论

第四目 强制投票
(一) 强制投票制的意义及形式
(二) 强制投票制的理论

第五节 选举程序
第一目 选民册
第二目 秘密投票
第三目 选举舞弊与选举诉讼
(一) 选举舞弊
(二) 选举诉讼

第二章 公民直接立法权
第一节 复决权
(一) 复决的意义及形式
(二) 复决制的理论

第二节 创制权
(一) 创制的意义及形式
(二) 创制制的理论

第三章 公民罢免权
(一) 罢免的意义及形式
(二) 罢免制的理论
第四章 公民总投票

第四篇 国家机关及其职权
第一章 议会
第一节 议会的性质及起源
第一目 议会的性质
(一) 委托说
(二) 代表说
(三) 国家机关说
(四) 各说的批评
第二目 议会制度的起源

第二节 议会的组成
第一目 两院制与一院制的理论
(一) 主张两院制者的理论
(二) 主张一院制者的理论

第二目 两院的组成问题
(一) 下议院的组成
第五篇 宪法的修改
第六篇 中国制宪史略及现行政制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