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在梦想与现实之间:鲁斯与中国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010049971
  • 作      者:
    罗宣著
  • 出 版 社 :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5
收藏
编辑推荐
    新闻媒体在公众舆论的形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亨利·鲁斯一手创造的“新闻帝国”和鼓吹的“美国世纪”引发了深远的影响。本书所感兴趣的不仅在于“美国世纪”概念本身,而且在于亨利·鲁斯如何把它应用在他魂牵梦绕的中国身上。通过新闻媒体如何在美国公众中炮制出一个“美国化”的中国形象。这个形象是怎样产生、发展起来的?又是如何幻灭的?
展开
作者简介
    罗宣,女,北京市人。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美国历史与文化中心副教授。1988年至1998年就读于南开大学历史系,先后获历史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1993年至1994年在南京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进修;1999年至2001年在美国南佛罗里达大学攻读国际关系、图书馆与信息科学专业硕士学位。目前主研究领域为中美关系史、新闻媒体与美国外交、网络史学。曾在《史学月刊》、《史学集刊》、《南开学报》等核心刊物发表论文数篇。
展开
内容介绍
    《在梦想与现实之间:鲁斯与中国》作者将传主放在20世纪世界各局的变化和中国、美国政局和社会变迁的大背景下考察,作者采取的方法不是一般的考察而是对每一个时期进行具体的分析。例如,对家庭教育背景的分析用了一节的篇幅介绍美国的海外传教运动。     
    书中不囿于我国传统的地鲁斯的评价,强调鲁斯对中美文化教育交流通 ,以及对我国抗日战争和二战所做的贡献。如通过分析传主在抗日战争期间从新闻报道和物质援华等方面所做的工作,认为“鲁斯对中国抗战事业的胜利是有一定贡献的”。这种对历史人物的评价采取全面、公正的态度,可谓《在梦想与现实之间:鲁斯与中国》的一大特点。
展开
精彩书摘
    鲁思义夫妇是美国19世纪90年代海外传教运动孕育出的代表人物,他们思想文化观念的形成,与美国深厚的宗教文化土壤及其所处的时代密不可分。传教本是基督教与生俱来的传统,在《圣经》中,记录了鼓励传播基督教的文字。《新约全书》中耶稣死后复活时曾这样训喻其十一个使徒:“你们要去使万民做我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我就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②基督教教会和教徒谨遵耶稣训喻,一向以传教为上帝赋予的神圣责任,而耶稣和保罗的布道传教也自然成为基督教信徒们遵从的榜样。然而,受地域、交通、资金等必要的物质条件限制,大规模的海外传教热潮直到近代,才伴随资本主义的兴起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逐渐兴起。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以后,理性主义、人本主义③的广泛流行和工业革命的挑战,促使基督教尤其是新教发生了新的变化。一方面,基督教向社会化、世俗化发展。新教加尔文主义坚信,人的精神得救的标志是现世事业的成功。人只要勤勉于世俗事业,保持纯洁的情操,过节制的生活和取得个人成就,就能成为上帝的选民。这也就是马克斯·韦伯(Max Weber)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所称的“资本主义精神”。这种以世俗事业成功为选民标志的伦理观适应了新兴资产阶级的需要,为近代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精神基础。另一方面,资本主义的发展也为基督教徒进行大规模传教提供了经济条件,帮助教徒们向海外传播基督教做好了物质上的准备。较之欧陆各国,美国向海外传播基督福音的行动起步稍晚,但社会基础雄厚。17世纪前半叶,一批受到迫害的英国清教徒移居北美大陆。他们坚信加尔文主义的宗教信仰,将清教主义(Puritanism)带到这片广袤的土地。伴随着历史的发展,清教主义逐渐成为美国社会的主流价值体系和主流文化。这些英国清教徒自封为上帝的选民,受上帝派遣建立美国,为落后和劣等民族及整个世界树立了典范。他们坚信,用基督教文明征服落后文明是上帝赋予他们的神圣使命。这种使命感经过俗化的过程,变成了世俗的理念,渗透到了美国的民族意识当中。归纳而言,其内容包括:美国是无与伦比、绝世无双的国度;美利坚民族是负有上帝使命的选民;美国是世界各国学习的典范,这些典范包括民主观、自由观、个人主义思想、道德观和基督精神;坚信美国不仅有自由、富裕的现在,而且将有一个辉煌的未来;战争是实现美国使命的工具;美国使命实现的标志是美利坚帝国的建立。①更有人把这种使命感概括为:“我们美国人是上帝独一无二的选民,是现时代的以色列人,拥有世界自由的方舟。”②清教徒宗教使命意识的俗化为美国掀起海外传教热潮奠定了坚实的社会思想基础。
展开
目录
序(1)
引  言(1)
第一章  鲁斯其人(18)
一  新闻大王(18)
二  加尔文教信徒(23)
三  国际事务干涉主义者(28)

第二章  中国情结的形成(38)
一  传教士家庭(39)
1.风起云涌的海外传教运动(40)
2.父亲鲁思义(47)
二  生长在乱世中国(59)
1.在文化“孤岛”中成长(59)
2.优越感与中国情结的形成(70)
三  向洋望故乡(75)
1.中学时代与绵绵中国情(75)
2.耶鲁熏陶与政治理想确立(81)

第三章  打造《时代》帝国(86)
一  艰难创业(87)
1.开创《时代》(87)
2.独掌《时代》发展方向(96)
二  《时代》帝国的形成(102)
1.创造《财富》(102)
2.引领《生活》(110)
3.《时代在前进》(116)

第四章  从关注中国到全力扶蒋(123)
一  关注遥远的中国(123)
1.初期报道中国(124)
2.鲁思义们在中国的失败(129)
二  决心梦圆中国(136)
1.《大地》在震动(136)
2.蒋介石带来新希望(143)
3.下定援蒋决心(153)

第五章  大力报道中国抗战(161)
一  抗战时期的对华报道(162)
1.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的中国报道(163)
2.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的中国报道(179)
二  鲁斯与白修德关于中国问题的争论(195)
1.鲁斯的新闻观(195)
2.白修德对中国的初期报道(201)
3.日渐严重的分歧(205)
4.难以避免的争论(213)
5.离经叛道的时代人(224)

第六章  抗战期间的援华行动(232)
一  创立美国联合援华会(232)
1.美国联合援华会的创建(233)
2.美国联合援华会的援华宣传(237)
3.配合宋美龄在美的宣传(247)
二  不拘一格的援华行动(253)
1.财力与人力的支持(253)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