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论
第一章 城市化与城市居民的形成、数量及分布
第一节 城市化:农村居民向城市居民的转化过程及其特征
第二节 城市化与城市居民:以1928—1937年为中心的考察
第二章 物质生活与消费水平
第一节 收入与消费品价格
第二节 消费额与消费结构
第三节 饮食、衣着、住房及其他:城市居民日常消费的“点”型剖析
第四节 医疗卫生状况
第三章 群体生活与社会交往
第一节 家庭生活与妇女地位
第二节 组织与社团生活
第三节 人际互动:以交通指标为中心的测量
第四节 离轨行为:群体生活的病态指征
第四章 文化教育与精神生活
第一节 外部设施与条件:文化教育环境的量度
第二节 学习与休闲
第三节 心态与追求:主观指标的应用
结 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 记
统计图表目录
展开
——中国社会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 郑杭生教授
当前中国近现代社会变迁研究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是如何在定性研究的基础上加强定量的分析,引入计量史学的方法,以提升研究成果的准确性、科学性。另一个问题,则是如何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加强对下层民众尤其是其真实生活状况的研究。值得欣慰的是,陆汉文的著作通过建构相应的社会指标体系,在这两方面都做出了可喜的探索,有实质性的突破。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博士生导师 马敏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