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科举史话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101001769
  • 作      者:
    王道成著
  • 出 版 社 :
    中华书局
  • 出版日期:
    1988.6
收藏
编辑推荐
  我们的前人创造了无与伦比的灿烂文化。春秋战国的诸子哲学、汉魏六朝的丰碑巨制、韩柳欧苏的大块文章、明清之际的人生画卷,无不表现了对社会国家的情怀,对宇宙世界的期待。千古风流人物的搏斗,相互辉映,激荡交融,造成了光华灿烂的中国,博大久远的中华世族传统。这套文库力求以历史的高度,把悠久而灿烂的中华文化放到整个人类文明的背景中审视,向您菜示五千年文化的各个方面。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就我国的科举制度在历史上的经过进行了考证论述,本书是研究中国科举制度的一本很好参考书。
展开
精彩书摘
  这次制科,从雍正十一年(1733)四月初八日下诏,到乾隆二年(1737)七月十五日万松龄等补试人员授职,历时四年多,内外所举共二百六十七人。从应举的人数讲,比康熙时还多。但是,康熙时录取了五十人,约占应试人数的三分之一。这次一共录取了二十人,和应试的人数相比,不过十分之一。在落第的人中,有淹通经史的桑调元、顾栋高、程廷祚、沈彤、牛运震、沈炳震,擅长文章诗赋的厉鹗、沈德潜、胡天游、刘大槐、袁枚等,沈德潜的落选,是因为“失写题中字”①,而厉鹗的落选则是因为把论写在诗的前面了。所以,这次博学鸿词和康熙时相比就不免逊色。因为举行的时间是在丙辰年,一称丙辰词科。
  不景气的经济特科
  1895年,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被日本战败之后,帝国主义掀起了一个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在变法维新思潮的影响下,大学士翁同稣亦深感“当此时变,不能不破格求才”③。光绪二十三年(1897),贵州学政严修奏请仿照从前博学鸿词科之例开经济特科,经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会同礼部议定章程六条。光绪二十四年(1898)正月初六日,谕令三品以上京堂及督抚学政,如有平素所深知者,出具切实考语,陆续咨送,俟咨送人数汇齐至百人以上,即可奏请定期举行特科。这年八月,慈禧太后发动政变,一切新政都被废除,经济特科也被说成“易滋流弊”而停止。
展开
目录
一、科举制度的创立
实行科举前怎样选拔人才
开科取士的雏形
唐代的常科考试
制科和武举

二、科举制度的发展
变化多端的宋代科举
三级考试制度的确立
锁院、糊名和誊录
冷落的制科和武科
元代科举的中落

三、科举制度的极盛
明初科举与荐举的更迭
学校一——科举的必由之路
明代的乡试 会试和殿试
明代的武科

四、清代的童试
童试的内容
入学之后

五、清代的最高学府
辟雍的规模和建制
监生与贡生
坐监与拨历

六、清代的乡试
乡试的考场
乡试的内容
严密的科场条规
内外帘官的职责
正榜和副榜

七、清代的会试
会试前的磨勘复试
从公车赴试到杏榜题名

八、清代的殿试
对策
读卷
金殿传胪及其他

九、入仕的敲门砖
八股文
试帖诗
十、清代的制科
十一、清代的武科
十二、清代的科场案
十三、科举制度的消亡

附录
一、清代乡、会试试题示例
二 清代科举考试主要文体示例
(一)《四书》文
(二)《五经》文
(三)试帖诗
(四)论
(五)表
(六)诏、诰
(七)判语
(八)策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