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社区工作者手册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105050330
  • 作      者:
    高鉴国编著
  • 出 版 社 :
    民族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2
收藏
作者简介
  高鉴国,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学系教授。曾在加拿大、英国、美国等国高校或研究机构做访问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外城市社区、西方社会充迁和族裔关系。出版专著有《大洋彼岸的震荡-从美国看西方现代社会与文化》、《加拿大文化与现代化》等,并发表《台克思恩格斯城市思想探讨》、《中国大陆社会转型时期的城市社区建设运动》(台湾)等论文40余篇。近年来参与地方社区建设和社区教育,先后被社区居委会、街道和社区授予“荣誉居民”、“社区建设顾问”等。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国城市社萏高明在政府部门推动和仿十的社区发展运动。它对于弘扬人文传统、发展社区事业、改善生活环境具有积极的作用。尽管目前社区居民参与层面不高,社区服务更多以市场为导向,国家与社区组织的合用关系也远没有建立,但社区建设毕竟提供了民方要素和生活福利渐进积累的得要领域,培诬蔑能了社会改革的新起点。在参与社区工作过程中,笔者体会到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社区组织教学研究机构的同仁们,都激发了改革热情,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强了凝聚力。社区发 展必将继续为21世纪中国社会的现代化注入新的活力。本书以专题知识性手册的形式,介绍了中国城市社区建设 的基本内容、主要途径和重要事件。作为一本供社区工作者使用的读手,在内容上注重了知识性和政策性,在客观说明社区建设和社区工作“是什么”、“为什么”、“做什么、“怎么做”、“谁来做”的同时,笔者也力图体现社会研究和历史研究的两重视角。 前老旨在揭示事物之前的联系,说明社区建设和社区工作中的创新点;后者则着眼于选择和汇集相关文献资料,以为总结和研究城市社区建设提供一点有价值的“史实”线索。
展开
精彩书评
  序
  社区建设(Comunity building)指的是强化社区要素、发展社区组织、增强社区活力、提高社区居民生活水平的活动。社区建设与社区规划、社区内外资源的发掘、社区力量的凝聚等相联系,是社区工作和社区发展领域的重要内容。关于社区建设本质的认识在实际工作部门并不一致,这在人们对社区建设包含的内容的看法上有所表现。例如有的认为社区建设包括社区政治、社区管理、社区卫生、社区规范。有的认为社区建设包括社区管理、社区服务、社区经济、社区文化、社区教育、衬:区卫生和社区治安等等。然而如果我们从更加本质的角度看问题,用“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去看待社区建设,那么,社区服务、社区卫生、社区治安、社区文化建设就应该成为社区建设的核心内容。因为这些方面的活动更能直接地促进社区居民生活质量的改善。当然,这不是说社区建设不需要发展社区经济、不需要进行社区管理。社区建设包括设施建设和社区支持网络的建设。物质性的设施建设是社区建设的必要基础,社区支持网络的建立和强化、社区凝聚力的增强则是社区建设的核心,而社区凝聚力或社会团结的增强又有赖于社区成员共同利益意识的增强,有赖于社区建设的推动者去设计有效的共同活动和进行社区教育。这样,社区建设在实质上社会是一个社区发展过程。由此,我们可以借鉴社区发展的思路来理解社区建设的逻辑:
  1.社区建设的基本涵义是建设社区,它是改善社区成员的生存环境并有利于他们发展的活动。
  2.社区建设是经济与社会发展在社区层面的反映,它是一个经济、政治和社会过程。
  3.社区建设是政府支持下的社区自组织过程,是经济力量支持下的社会过程,是设施建设背景下增强社区成员的共同体意识的过程。
  4.社区建设的主体是社区成员(包括驻区单位和居民),他们是社区建设的主要力量和成果的享用者。
  5.社区建设的社会基础是社区成员的参与,社区建设是参与和共享的体系。
  6.社区参与的动因来自于社区成员的相互需要和共同需要,激发他们的需要和促使其相互结合是社区建设的心理的和文化的基础。
  7.社区设施或社区活动项目是社区参与的物质载体,社区建设需要必要的物质基础。
  8.社区建设的关键是挖掘、动员和整合社区内部资源,同时也需要外部支持,包括经济支持,但外部支持应以满足社区成员的需要为目标。
  9.在社区建设中社区外部组织(包括政府和其他组织)与社区组织是合作关系,为了推进社区建设,建立由相关各方组成的社区建设委员会(或类似组织)是必要的。
  10.社区建设、社会团结可能会遇到阻力或破坏性力量,社区建设要通过持续投入去增强社区要素并促进其整合。
  以上是社区建设的逻辑和基本原则,是有效推进社区建设必须关注的方面。社区建设需要动员经济、政治和社会文化等力量,并力图使他们整合。如上所述,社区建设需要经济的投入,这是就一般情况而言的。对于经济落后的社区来说,经济的投入与经济发展有着密切关系。例如在社区居民收入低或有较多下岗、失业人员的情况下,帮助他们提高就业能力(如进行职业培训、介绍就业机会等)是减少社区问题、提高社区凝聚力的重要手段。在这里经济发展要同社会发展的目标结合在一起。
  政治因素对社区建设的影响也是不言而喻的。在我国城市,社区建设是政府建构“小政府大社会”格局,在向市场体制过渡的进程中探索服务民众、管理社会策略的活动。这既是政策制定和执行的过程,也是权力重新分配的过程,而且其中包括了各种利益群体的复杂的互动。
  ……
展开
精彩书摘
  目前全国各地在健全社区治安防范体系、完善综合治理网络方面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如各大中城市的“11O报警服务台电话”已经成为居民依赖的综合性紧急求助系统。许多城市理顺公安派出所和街道办事处的关系,由各公安派出所的负责人兼任办事处、镇主管政法工作的副主任或党委副书记,让社区民警担任社区居委会领导职务;建立起由社区居委会、派出所、驻区单位、群众代表组成的社区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使其作为责任主体,全权负责社区治安工作。推行社区警务工作,在社区建立警务室,实行社区民警轮班制,发挥社区楼长、巡逻队长、小区片长和路长“四长”作用;根据新的社区划分情况,重新调整责任区民警的管辖范围,对治安情况平稳、规模较小的社区继续实行“一区一警”制,对治安复杂、区域较大的社区实行“一区多警"制,使民警的责任区与社区相对应,密切民警与社区的相互协作关系。以司法所为依托,在街道建立两劳释放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站,建立社区社会矛盾调解中心;建立社区法律援助中心,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工作者等法律服务人员给予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当事人减、免收费待遇,提供法律帮助。技防、人防、物防三者相结合,建立由电话对讲系统、电子监视系统和治安警卫系统构成的社区(小区)保安系统,保证楼道明亮化、小区亮化,做到技防严密可靠,人防到位有力,物防扎实有效。同时,社区各类治保、民调组织健全,组建社区治安联防队、治保会、巡防队、看门望户队,选任协警员(协勤员)、巡逻员和治安员等。发挥市场经济条件下物业管理参与社区安全管理的作用,大力发展保安服务事业,改变治保会或居委会组织自愿者开展的单一安防服务模式。对刑满释放人员建立档案,实行结对子帮教。开展创建“安全小区”活动,制定安全文明社区的标准和实施方案。
  
  2001年6月,建设部、公安部和民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居民住宅区安全防范工作的协作配合切实保障居民居住安全的通知》,明确了居民住宅区安全防范工作的组织领导原则,并规定了各级公安部门、民政部门和居委会、房地产行政部门和物业管理密切配合、完善居民住宅区安全防范体系的职责(全国公安系统也在传统综合治理经验基础上探索新的“社区警务”模式,贯彻“预防为主”、“警民合作”两大原则,实行“以社区为导向”、“以服务为导向”、  “以治本为导向”等三个导向,突出-‘警察形象柔性化,警民关系伙伴化,警务对策前置化,警务活动社会化”四大特征。通过参与社区服务和生活,充分动员和运用社区资源,实现维护社区公共安全的目标。
  社区组织
  根据《中国大百科全书》的解释,社区组织指社区内有目的、有计划地建立起来的以满足一定需要的各种团体和机构。它是社会组织在社区中的表现形式。美国学者小斯图尔特·蔡平(F.StuartChapin,Jr)将西方国家社区组织分为公共组织(学校机构、公园机构、福利机构等)、市民组织(互助团体、妇女团体和教会团体等)和民营事业机构(工业界、商业界、专业界和劳动界等机构)三种类型。一般认为,中国城市社区组织主要有三类:政府行政机构、企事业单位和社团组织。从广义来讲,社区内存在的任何组织或团体都可被称为“社区组织”。这种定义反映现代社区作为一种社会亚体系,其正式组织的活动必然与国家或地区的一个主要体系构成有机联系。也有学者从狭义概念出发,认为地方政府部门的派出机构虽然以社区公共事务为目标取向,但由于这些组织在人事、财政上完全直属于上级主管部门,而且只负责专项事务,“因此不属于社区组织”。
  社区组织按照组织成员之间关系的性质,可划分为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正式组织中组织成员之间的关系由正式的规章制度做出详细和具体的规定,如政府机关、公司机构、政党组织;而非正式组织成员之间的关系则是自发的,松散、无严格章程的,如业余团体、邻里组织。按照组织的功能和目标,可分为经济组织、政治组织、文化组织等。就其活动方式和功能来说,有的社区组织主要是追求社区内的特定目标,成员来源和活动范围主要在社区之内;有的社区组织是社区之外更大社会组织的派出机构或分支机构。各种社区组织共同形成社区的组织体系。社区组织之间各种横向和纵向关系构成社区组织的网络。横向体系是在地方层次平行联系社区组织或机构的系统;纵向系统是在国家和地区层次跨社区组织或机构联系的功能系统。各种社区组织介入社区生活的程度是衡量社区组织化水平和结构有序性的重要尺度。
  2000年6月,民政部部长多吉才让在青岛市社区建设工作会议上根据各地的经验指出,社区建设的内容主要有六项:社区组织(主要包括社区党建、社区自治组织建设、群团组织和社区中介组织建设)、社区服务、社区卫生、社区文化、社区环境和社区治安。这一年底出台的《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第4部分专门论述了“加强城市社区组织和队伍建设”。城市社区组织和队伍建设的内容包括:
  1.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
  2.加强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建设。
  3.逐步建立社区工作者队伍。目前社区组织建设已逐步上升为整个社区建设的重心,现阶段其主要任务是把社区党的基层组织和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建立起来。基本目标是:社区党组织和社区居民自治组织机构健全,职责明确,发挥作用;社区党组织在社区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发挥得好,社区居民委员会依法自治;社区居民代表会议和居民委员会能有效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和自我监督。
  社区组织也包括非政府组织或非营利机构,即民间社会团体、民间基金会和民办非企业等。国务院的三部行政法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1998年)、《基金会管理办法》(1988年)和《民办非企业登记管理暂行条例》(1998年)分别对其进行规范和管理。截止1998年底,全国有地方性社团16万个,民办非企业70万个。国家法规肯定了民间组织的合法地位和社会作用,将从事经常性、连续性服务的“实体性”社会组织——民办非企业,与自愿组成的会员制“非实体性”社会组织——社团作了区分,并赋予它们应有的法人权利。民间非营利性社团组织被称为代表社会领域独特利益的“第三部门”。由于社会对发展社区民间组织或非营利机构的需求和实际运作能力已超出目前民间组织的实际发育水平,一旦政策导向正确、合理.社区性民间公益机构的发展是有前景的。
  在社会工作的学科术语中,  “社区组织”与‘牡区工作”、“社区发展”具有密切联系,并且难于区分。“社区组织”即“社区组织工作”,是社会工作的三大方法(个案工作、团体工作和社区组织)之一,指一种以改善社区状况为对象的工作方法和过程。社区组织旨在通过方案设计与组织工作,动员社区居民,协调社区个体、团体和机构,运用社区内外的资源,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事业的发展,满足社区需要。
  ……
展开
目录
序   王思斌
理论知识
社区
社区工作者
赋权
以人为本
社区社会工作
社区建设
社区服务
社区卫生
社区文化
社区环境
社区治安
社区组织
社区党建
社区经济
社区发展
社区照顾
社区规划
社区教育
社区指标体系
文件法规
《关于加快发展社区服务业的意见》
《全国社区服务示范城区标准》
《全国社区建设实验区工作实施方案》
《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
《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城基本标准》
《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若干意见》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
《上海市街道办事处条例》
经验模式
……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