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发展:社会与人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500448627
  • 作      者:
    祝黄河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4
收藏
作者简介
    祝黄河,1955年7月出生,江西瑞昌人,法学博士.教授,现任江西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
    主持和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师范改革项目、省社科规划重点项目等9项省级以上课题。出版理论专著2部,参编4部。在《马克思主义研究》、《社会主义研究》、《光明日报》等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等省级以上奖励14项,现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入选国家社科基金同行评议专家库,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常务理事,华中师范大学科学社会主义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专业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
展开
内容介绍
    《发展:社会与人》共收录自己近二十年来致力于学业的部分成果。在具体的编辑中,大致划分成若干个专题,如社会发展研究、人的发展研究、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苏联东欧研究、文化建设研究、哲学经济综合研究等,这也客观反映了自己从事学术研究的基本脉络。由于自己攻读硕士学位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所以前期研究系集中于哲学、经济和政治方面,由于篇幅所限,仅挑选了少量代表性文章,这些成果约占全书的1/5。
展开
精彩书摘
    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可持续性”概念的核心就是发展。所以,“报告”与其说是论述“可持续性”,不如说是论述“可持续发展”。从广义上说,可以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旨在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和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战略。“报’告”的作者们这样写道:可持续发展是这样一种发展,它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要不损害后代人满足自身需求的能力。这里包含了两个关键词:“需求”的概念,尤其是世界上穷人的基本需要,对此应优先考虑。“极限”的概念,即技术状态和社会组织作用于环境以满足人类需要的能力的极限。
    因此,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必须根据所有国家的可持续性来确定。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也不管是什么经济体制的国家,必须依据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作为共识,作为共同的战略框架。
    可持续性要求满足的人类需要,不仅指经济生活的需要,也包括非经济的因素。如自身的教育和健康,空气、水源、自然风景和环境的保护等。
    可见,可持续发展的本质,是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追求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和共荣,而不是单纯以经济增长为发展的目标。
    1992年6月,联合国通过《里约热内卢宣言》和《21世纪议程》,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从政治平等、消除贫困、环境保护等各个方面表达了世界各国在发展问题上的共识。“可持续发展”概念的确立,是人类文明进化的历史性重大转折,是人类诀别传统发展观进而开拓现代文明新发展观的一个里程碑。该发展观从总体上理解有两个最基本的要点:(1)强调人类在追求自身生活权利时应当坚持与自然相和谐的关系,而不应凭借技术和投资,采取耗竭资源、破坏生态等方式追求发展权利的实现。
    ……
展开
目录
第一部分 社会发展研究
社会发展观的生成与转换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
关于社会的协调发展
关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部分 人的发展研究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时代意义
社会与人全面发展研究论纲
人的全面发展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地位
自由与人——马克思主义自由观初探

第三部分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
邓小平政治建设的基本思想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战略抉择
邓小平发展战略理论的运用和深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伟大实践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
关于现阶段党员的数量、质量及战斗力的思考

第四部分 苏联、东欧研究
苏联、东欧演变的原因与教训
苏联究竟为何解体

第五部分 文化建设研究
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五四”·传统·现代化

第六部分 哲学经济综合研究
关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考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哲学思考
生产力标准与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再认识
坚定不移地贯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的思考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