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人才强国战略
为实现中国共产党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中共中央2003年12月19~20日召开了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召开这样的会议在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的历史上是第一次。召开这次会议,充分表明中共中央高度重视人才工作,把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放在关系中国共产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重要地位。
这次会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人才工作的重要性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高度,标志着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跃升到了一个新起点,标志着我国人才工作进入了一个更加全面发展、整体推动的新阶段。
人才强国战略,就是要努力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大力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重要保证。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与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以经济为基础、以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日益激烈。综合国力的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哪个国家有了人才优势,哪个国家就拥有了竞争的优势,哪个国家能有效地把人才优势转化为知识优势、科技优势、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哪个国家就获得了竞争优势的主动权。人才资源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优势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最大优势。因此,要营造最优环境,作好人才工作,进一步形成育才、引才、聚才和用才的良好环境和政策优势。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中共十六大精神,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开发和利用国内国际两种人才资源,紧紧抓住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三个环节,大力加强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为主体的人才队伍建设。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