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的动因及其根源对战争本源的认识,是军事哲学的一个重要问题。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因而战争归根结底是源于利益的对立和冲突(包括领土主权、海洋权益、石油、天然气和水资源等生存条件的争夺)。经济作为前提和条件是决定性的,但不是唯一的。还必须承认,政治前提,甚至那些存在于人们头脑中传统的宗教意识,也起着一定的作用。战争与和平都是政治存在的方式,又都是经济基础、社会生产力发展所决定的。和平是国家之间综合实力相互制衡的存在形式,是国内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相适应或相缓和的时期。而战争则是上述因素的失衡或激化的结果。经济基础不仅是战争的根本动因,而且是战争的物质前提。人类历史上早期的大规模战争多发生在两河流域、黄河流域、地中海沿岸和巴尔干地区,就是因为上述地区在不同时期处于经济发达和文明的摇篮地区,是游牧生产方式与农业生产方式的交汇地带。例如中东地区,地中海在历史上不是处于两种文明的交通要道,就是它们之间的对峙疆界,有时二者兼而有之。地中海是希腊人和腓尼基人的贸易通道,雅典人和波斯人的战场,以后又成为十字军入侵的主要路线。1798年西方人东侵埃及,1830年阿尔及利亚战役之后,地中海成为“欧洲人的内湖”。十字军东侵战争,表面上是为了朝拜耶路撒冷和基督教圣墓,实际上是欧洲封建领主为实现向富庶的东方掠夺土地和财物的经济目的而发动的。在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中,地中海成为欧洲国家之间的一个战场。战后中东地区为石油主要产地,并且是东西方和南北方的交汇处,因而成为矛盾冲突的热点之一。尼克松就直言不讳地承认,海湾战争,“保卫我们石油资源供应线的现实目标与维护科威特独立和促进民主事业的理想主义目标依然如影随形,紧密相连”。海湾战争再一次证明,“非洲是西方的锁钥,而地中海又是非洲的锁钥”。它的战略地位是由地缘经济决定的。伊斯兰与西方的对立和冲突有很深的历史渊源。西方大国始终未能摆脱对伊斯兰教的偏见和歧视。但中东地区的争夺,从根本上说还是为了石油利益。我们所说的经济或生存条件的矛盾是战争的根本动因,是从整个人类历史长河的总体来说的,并不是说每个具体时期、具体战争都只能是经济原因。例如20世纪50年代发生在亚洲的一系列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余波;就美苏来说,是保持和扩大雅尔塔协定划分的势力范围的斗争。就亚洲人民(中国、越南、朝鲜等国)而言,则是民族解放和国家统一的战争。这两方面都不带有直接的经济性质。但深层次的原因,仍然是广大工农群众争取生存权利的斗争。到了70年代以后,波斯湾成为世界政治风暴的风眼,同时也布满战争风云,其原因如上所述,有文化、宗教冲突和历史积怨的一面,更重要的是石油利益。产油国是不发达国家,用油国是超级大国和西方大国。这本身就存在尖锐矛盾,存在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国外的某些军事理论家有意混淆战争区分为正义性和非正义性的客观标准,回避是否代表人民利益和是否推动历史进步的本质问题;他们引用弗朗西斯·维多利亚(1485—1546)的战争标准:如果战争造成的破坏超过其应该阻止的破坏,这个战争就是非正义的,反之就是正义的。这是形而上学的、没有政治立足点和无法衡量的标准,用在当今世界,只能是为霸权主义辩护的理论。亨廷顿认为,文明互相冲突的世界不可避免地是一个双重标准的世界,人们对自己的同类国家实行一种标准,对别的国家又实行另一种标准。在国际交往中,这种把意识形态放在首位的做法,就会出现价值观与和平共处的矛盾,而产生战争危机。在马克思主义者看来,战争的深刻根源在于私有制。这样一个社会制度时刻产生着对物质财富的无限私欲与激烈争夺,它是导致战争的基本动因。恩格斯指出:暴力仅仅是手段,相反,经济利益才是目的。这是基于对以往人类历史的唯物主义考察所做出的科学结论。历史上有各种各样的战争,所有这些战争都可以在物质财富的私有制度上找到最终的原因。非正义的战争是这样,正义的战争也不例外。20世纪以前的正义战争,比如农民起义战争、民族解放战争,其具体的动因很多,但归根到底是剥削制度引起了人民的反抗,战争的根源还是在私有制。当然,这些战争就其革命性而言远不彻底。不要说很多战争失败了,即使获得成功也不能改变私有制,战争的领导集团成为新的剥削者,赢得战争的民族或阶级成为新的压迫者,社会财富依然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广大民众成为这些人追逐私利的工具和牺牲品。在当代以及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在世界范围内,大小霸权主义是私有制政治的最高形态,它们推行扩张政策,实行军事干涉主义,是当代战争的重要根源。我们说,私有制、经济利益是战争的本源,但不否认战争的具体动因和动机的多样性,如权力争夺、领土纠纷;民族和宗教矛盾;争抢资源;甚至对形势的错误判断都可能成为战争的导火索。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战争的具体动因又有一定的时代特征。比如现代战争,就地缘特点来看,冷战时期的较大规模战争多发生在亚洲,包括中东地区。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三次印巴战争、两伊战争和四次中东战争等,都发生在这个地区。冷战后,战争多发地区有所变化。正在进行的战争以欧洲巴尔干和原苏联地区最为突出。以巴尔干为主,南连中东,东接原苏联地区,逐渐向西、向南蔓延与非洲大陆连成一片,这是战争的多发区,这个地区的冲突与战争占世界冲突战乱的80%。同时,潜在的军事冲突的爆发点也很多,例如欧洲的科索沃、马其顿、塞浦路斯等;原苏联地区的克里米亚、南北奥塞梯等;中东地区的伊拉克、伊朗等;拉美地区的海地、玻利维亚等;非洲地区的尼日利亚、埃塞俄比亚等;亚洲地区的阿富汗、克什米尔、朝鲜半岛、南沙群岛等。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