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绪论 实践怎样检验了社会主义
第一节 苏东剧变后的沉思
第二节 思维方式溯源:空想、科学与实践
一、社会主义产生于批判资本主义
二、现实“社会主义”面貌的多样性
三、“空想”怎样走向“科学”
四、由空想走向僵化的教训
第一章 围绕“主题”的三大突破——价值观引入与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第一节“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形态的历史定位
一、沉重的历史反思
二、清醒的现实定位
三、 重要的思想启示
第二节 “本质”规定:社会主义的科学定位
第三节 “什么是”“如何建”:社会主义的实践定位
第四节 邓小平价值观思想的总特征
一、“历史必然”与“人民选择”
二、价值与真理统一的实践标准
第二章 人民主体论——邓小平价值观思想的核心
第一节 毛泽东论“宗旨”
第二节 “人民”范畴的历史辩证
一、毛泽东“宗旨”
二、毛泽东界定方式的得失
三、“人民”范畴的理论定位
第三节 邓小平:“人民,是看实践”
一、现代化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
二、“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
第三章 新时期的“人民”
第四章 民主与法治
第五章 “我是实事求是派”
结束语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邓小平价值观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附文 什么是价值观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