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后的几百年里,虽然出现了一些女诗人,也有一些女性介入了职业领域,如自行开业的女外科医生约翰娜·贝洛塔(Johanna Belota)等,但没有人接着“妇女城”思想说下去,皮桑和“妇女城”都渐渐被遗忘了。直到19世纪后期,欧洲蓬勃兴起的女权主义运动才重新发展了她。在今天美国大学的西方文明课里,《妇女城》则是必读书目之一。其实,中世纪的人相信只有拉丁文的作品才能传诸后世,流传久远。与用方言写作的但丁、薄伽后等人文主义者一样,皮桑选择了法语表达自己,原本也不是为了追求不朽。她的作品大都成向当时的一般读者,文字通俗流畅,一首民谣还把她比作“缪斯九女神中之最流利者”。但无论是霸权的压制,还是故意的忽视,都无法永久地遮蔽她的“妇女城”思想。
本书原章节标题大多很长,为了方便读者,章节标题由译者作了增删。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