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选择与创新:科学社会主义观在中国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010058555
  • 作      者:
    李屏南著
  • 出 版 社 :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6
收藏
内容介绍

目录


摘要
前言
一、诞生与发展——从科学理论到多国实践
(一)从空想到科学
1.空想对科学的贡献
2.马克思的社会主义观
3.恩格斯的社会主义观
(二)从理论到实践
1.列宁的社会主义观
2.斯大林的社会主义观
(三)从近代到当代
1.各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会主义观
2.各社会主义流派的社会主义观
二、传播与选择——从思潮纷呈到正确选择
(一)激荡与较量
(二)多元与一元
(三)误读与正读
三、认识与探索——从一边倒到曲折探索
(一)转变与构建
(二)借鉴与摸索
(三)挫折与教训
四、反思与创新——人拨乱反正到两次飞跃
五、结语与启示
主要参考文献
作者相关研究成果
后记

内容摘要

    要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必须具有与时俱进的科学社会主义观。科学社会主义观的核心问题是两个:一个是什么是社会主义?一个是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选择与创新:科学社会主义观在中国》紧扣这个主题,一方面论述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观是如何中国化的,另一方面又试图通过这些研究,以提炼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呈规律性的观点和启示。
    全书共分五部分,始终围绕社会主义观如何在中国传播、选择和发展、创新这个主题和主线展开。 第一部分:诞生与发展,它是《选择与创新:科学社会主义观在中国》主题的理论前提。主要写科学社会主义观是如何诞生和发展的,紧扣《选择与创新:科学社会主义观在中国》主题,清晰而比较准确地勾勒出了主要空想社会主义者和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等在这个问题上的主要观点与实践。第二部分:传播与选择,它是《选择与创新:科学社会主义观在中国》主题的历史前提。第三部分:认识与探索,它是《选择与创新:科学社会主义观在中国》主题的实践前提。第四部分:反思与创新,它是《选择与创新:科学社会主义观在中国》主题的具体展开。最后一部分:结语与启示,它是《选择与创新:科学社会主义观在中国》主题的升华。《选择与创新:科学社会主义观在中国》既站在了前人研究的肩膀上,又倾注了作者长期对科学社会主义观问题的思考。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