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政治社会学教程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562232334
  • 作      者:
    夏玉珍,江立华主编
  • 出 版 社 :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5
收藏
内容介绍
    《政治社会学教程》为“社会学系列教材”主义,内容丰富,理念覆盖面广。作者在设计该书的框架时,力求尽可能多地将有关内容涵盖其中。为读者提供了一个较为全面、系统的政治社会学的知识体系。理实结合,虚实结合,动静结合。
    该书各个章节在表述中都体现了三个“结合”,即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政治实体(如政治组织、政治制度等)与政治理念(如政治文化、政治心理等)相结合;静态政治(如政治文化、政治意识形态等)与动态政治(如政治民主、政治沟通和政治发展等)相结合。适合各高等院校社会学专业师生阅读参考。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政治社会学的性质、对象与方法
一、政治社会学及其研究对象
二、政治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节 政治社会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一、政治社会学与政治学的关系
二、政治社会学与社会学的关系
第三节 政治社会学的发展
一、思想形成时期(古希腊时期到19世纪末)
二、思想系统化时期(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
三、学科化独立发展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至今)
第四节 政治社会学研究的意义与评介
一、政治社会学研究的意义
二、政治社会学研究的评介

第二章 政治权力
第一节 政治权力的含义与特征
一、政治权力的含义
二、政治权力的特征
第二节 政治权力的基础和类型
一、政治权力的基础
二、政治权力的类型
第三节 政治权力的功能与制约
一、政治权力的功能
二、政治权力腐败
三、政治权力的制约机制
第四节 政治合法性
一、政治合法性的含义
二、合法性统治的三种理想类型
三、我国政治统治的合法性基础

第三章 政治组织
第一节 政治组织的含义与特性
一、政治组织的含义
二、政治组织的分类
三、政治组织的特性
四、政治组织与其他社会组织的关系
第二节 政治组织的实体
一、阶级
二、政党
三、利益集团
第三节 政治组织的目标与管理
一、政治组织的目标
二、政治组织的目标管理
第四节 政治组织体制
一、我国的民主集中制
二、分权制衡体制
三、民族主义政治体制
四、集权体制

第四章 政治制度
第一节 制度与政治制度的含义
一、制度的含义
二、政治制度的含义
第二节 政治制度的构成与特征
一、政治制度的构成
二、政治制度的特征
第三节 政治制度的作用与运行机制
一、政治制度的作用
二、政治制度的运行机制
第四节 政治制度的变革与发展
一、政治制度变革与发展的原因和条件
二、政治制度变革与发展的形式
三、当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变革与发展

第五章 政治过程
第一节 政治舆论
一、政治舆论的含义
二、政治舆论的形成与内容
三、政治舆论的类别与作用
四、大众传媒与政治舆论
第二节 政治参与
一、政治参与的含义与动机
二、政治参与的形态与要素
三、政治参与的作用
第三节 政治决策
一、政治决策的含义
二、政治决策科学化的原则
三、完善政治决策的程序
四、政治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第四节 政治监督
一、政治监督的含义
二、政治监督的基本特征
三、政治监督的意义和功能

第六章 政治文化
第一节 政治文化的含义
一、政治文化的含义
二、政治文化的构成要素
第二节 政治文化的特征及功能
一、政治文化的特征
二、政治文化的功能
三、政治文化的差异
第三节 政治文化的模式
一、按公民的政治态度划分
二、按不同政治文化间的关系划分
三、按社会对政治文化的认同程度划分
四、按对政治的关心程度划分
第四节 中国政治文化的变迁
一、封闭型政治文化转向开放型政治文化
二、情绪化政治文化逐步转向理性化政治文化
三、盲目依附型政治文化转向独立自主型政治文化
四、二元对立型政治文化转向务实中和型政治文化
五、集体政治文化转向集体政治文化与个体政治文化的调适
第七章 政治意识形态。
第八章 政治心理
第九章 政治民主
第十章 政治沟通
第十一章 政治社会化
第十二章 政治发展
第十三章 政治现代化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