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社会心理学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801278712
  • 作      者:
    许锋著
  • 出 版 社 :
    经济日报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1
收藏
内容介绍
    《社会心理学》所涉及的主题和论点大部分来源于调查研究,它们体现了系统地收集信息的结果,而不只是凭借预感、直觉或者仅仅是某种主张得出的结论。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已经掌握了社会心理学的所有答案,事实上,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论证,还有一些问题由于受研究方法的限制而影响了其适用范围。但新的信息正以加速度创造和发表出来。要想跟上最新的研究发现,建议你定期关注社会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
展开
精彩书摘
    一、社会认知的取向
    社会认知是指对人们如何认识、了解他人及自身的研究。社会认知的研究领域广泛,包含了社会心理学的许多核心领域,诸如态度,群体,偏见和刻板印象。这项研究工作主题就是研究人们如何在头脑中描述及看待他人,即探询人们采用何种思维方式来认识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
    社会心理学家们主要采取三种方法来研究社会认知。第一种方法,也就是研究社会认知的早期的方法,主要研究对他人的感知即个人知觉,研究我们如何收集他人的信息并将这些信息组合成为一个完整总体的印象。这种方法的基础在于把人看作是考虑周全的、相当客观的、具有理性思维的观察者,我们能注意到他人的行为细节并构建出一个稳定可靠的基本框架。
    近期的社会认知研究更多的采用了一种与个人知觉有所不同的方法,较少注意如何将零散的信息组合成整体印象,而更多的研究他人行为的原因。归因法试图确定我们是如何认知自己及他人行为的原因这一过程。按照归因理论的原则来看,每一个人都是“自然的科学家”,理性地权衡和组合各种各样的信息,通过思考人们行为的相互影响和其所在的环境的关系,我们对于行为背后的原因做出系统的、有条理的判断。
    第三种研究社会认知的方法是将注意力集中在我们如何解释他人的行为和特性。图式法考虑我们怎样在头脑中组织记忆信息,怎样利用这些信息来理解他人及行为。
展开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社会心理学导论
一、社会心理学的取向
1.社会心理学领域的界定
2.社会心理学的工作者
3.社会心理学的起源
4.社会心理学的未来
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
1.理论与假说:问题的构建
2.实验研究:建立因果关系
3.相关研究:建立变量间的联系
4.对研究效度的威胁:做研究时的社会心理学

第二章 社会知觉
一、社会认知的取向
二、个人知觉:形成对他人的印象
1.第一印象:由外表作出推测
2.认知算术:1+1并不总是等于2
3.顺序对知觉的影响:第一印象和近因效应
三、归因:解释行为的原因
1.归因两难推理:性情因素和情境因素
2.归因偏误:自然科学家易犯的错误
四、图式:组织印象
1.图式的价值:为新旧信息提供一个社会构架
2.图式的偏误:认知吝啬者易犯的错误
3.动机策略模型:认知吝啬者的起落
4.自我实现预期:变认知为现实

第三章 偏见、歧视与定型
一、怨恨的基本原则
1.基本概念:偏见、定型和歧视的区别
2.少数群体:不仅仅是数量的问题
二、偏见的根源
1.社会学习的解释:定型的培养
2.现实的冲突:竞争的不调和
3.社会认同理论:群体成员的自尊
4.偏见的认知基础:通过定型看世界
三、偏见的种类
1.内群体与外群体偏见:我们与他们
2.外群体同质偏见:缺少多样性
3.虚幻的关联:缺失环节的虚构
4.根本归因错误:好处我得,坏处归你
四、偏见与性别
1.性别角色与定型
2.性别定型的根源

第四章 自己意识
一、定义自我
1.形成自我概念:我是谁?
2.社会比较:利用他人给自己定位
……
第五章 心理健康与健康心理学
第六章 人际吸引
第七章 亲密关系
第八章 助人行为和攻击性行为
第九章 态度
第十章 改变态度
第十一章 从众、依从和服从
第十二章 团体行为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