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社会心理学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309035097
  • 作      者:
    孙时进编著
  • 出 版 社 :
    复旦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3
收藏
畅销推荐
作者简介
    孙时进,复旦大学心理研究中心主任,博士,东亚管理学院教授,国家教育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大众心理学》杂志编委。主要著作有《管理心理学》、《心理学理论》等。
展开
内容介绍
    《社会心理学》是从个体社会心理、群体社会心理和应用社会心理三个层面,论述了个体、群体和社会相互之间存在的错综复杂的关系,揭示了其中的规律,阐明了社会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如人的社会化、社会认知和归因理论、人类的攻击性和利他行为、人际吸引、社会影响和相符行为、环境与都市心理、人生态度与身心健康等等。
展开
精彩书摘
    第四节偏见
    一、偏见及其特征
    每个人每天都在与不同的群体打交道,因而会形成对某人或某一群体一定的看法和态度。所谓偏见就是个人对某一群体或该群体的成员所持有的缺乏充分事实根据的态度。例如,人们在生活中往往认为药品越贵效果越好,其实这是一种偏见。
    偏见有如下特征:
    1.偏见是以有限的或不正确的信息来源为基础的。比如看到某几个河南人不讲礼貌,就认为河南人都是不文明的;听到部分美国人很富有,就认为所有的美国人都这样,美国是一个遍地黄金的天堂。
    2.偏见的认知成分是刻板印象。人们在认识事物时,往往根据其共同特征加以分类,这是人类思维发达的表现,但如果把这种分类固定化,对待每个个体也用共性去完全替代,就会导致偏见,当对象是人时,就会导致刻板印象。
    3.偏见具有过度类化的倾向。一个怀有偏见的人常常是如果他喜欢某个人,就认为那个人什么都好,“爱屋及乌”,连缺点他也会认为是独特性,是魅力所在;如果他讨厌一个人,就会认为这个人样样都不好,即使是很明显的优点他也会找出另外一种很差的解释。这主要是他把对象身上的优点或缺点放大了许多,以致不能对人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4.偏见含有先人为主的判断,人们在了解到一些信息后往往会过早地下结论。对人的印象也是如此,如果这个结论是错误的话,一般的人在经过了解认识后是会改正的。但有偏见的人即使面对事实也不愿改正原来的错误判断,这主要是因为偏见是先人为主,并掺杂了情感成分。
    二、偏见产生的原因
    偏见产生的原因有两个方面。
    (一)群体间的利害冲突
    偏见产生的最根本原因在于群体问的利害冲突,因为资源是有限的,为了得到更多的物质利益,群体之间就会产生竞争和冲突,这就是造成偏见的基础。
    马扎夫·谢里夫的实验就说明了这一点。他让一群来自不同地区的12岁的男孩子参加一次暑期夏令营活动。到营地后,将他们随机地分为两组:一组叫鹰组,一组叫响尾蛇组,开始两组人员彼此互不认识,也互不往来,各在各组内开展活动。等到每个组内的孩子都学会了相互合作,建立了“我们一体”的群体意识感之后,两个组开展各种竞赛活动,并且奖励方式为一方之所得必为另一方之所失。随着竞赛活动的开展,两组之间的社会距离越来越大,并且产生了怨恨和敌意,形成了对己有利而对另一组不利的看法,如都认为自己组是勇敢的、坚强的、友善的,而另一组是卑劣的、狡诈的、邪恶的,即使双方成就差不多,也倾向于高估自己而低估对方。而且这种对立态度不只出现在竞赛的活动中,渐渐地也扩散到了其他非竞赛的场合,即使当取消了竞争游戏而代之以许多社会接触时,双方的对立也没有丝毫减轻。
    (二)社会化的影响
    有些人的偏见是社会化的结果,即后天学来的。这种学习可分为三种方式:第一,直接学习。儿童周围的人以赏罚来强化其偏见态度,如父母不允许孩子同下层人家的孩子玩,说“他们都是野孩子,没有教养”,孩子也会逐渐形成这种偏见。第二,模仿学习。亲戚、长辈及经常接触的人都是儿童模仿的对象,亲眼看到、亲耳听到周围的人议论某一群体及其成员,儿童也会逐渐认同这种看法和行为。第三,环境气氛的感染。比如在种族歧视严重的国家里,白人、黑人分区而居,分校而读。黑人在的地方白人就很少光顾,黑人喜欢的东西白人就讨厌,整个生活环境散发着黑白有异的气氛,久居其间定会被逐渐感染。
    (三)群体间缺乏了解与沟通
    缺乏了解也是产生偏见的一个重要原因,比如在前面“态度变化的方法”中所举的例子,史密斯让白人学生接触了解很多黑人之后,他们中大多数都改变了其歧视黑人的态度,消除了对黑人的偏见。占有了充分的正确的信息,偏见就很可能被消除。
    三、偏见持续的原因
    偏见一旦产生,一般都会长久持续下去。持续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文化因素
    一群人所共有的态度可以成为文化意识形态的一部分。所谓文化意识形态是指与文化价值有密切关联的观点、态度和信念的复杂体系。而此文化意识形态的传播又会反过来支持个人的态度和观念。例如,在美国,一些白人认为黑人比白人进化得慢,他们在遗传基因上劣于白人,在智力、道德、责任感等方面都较为低下。这种为一些白人所接受的文化意识形态,正好可以用来支持白人对黑人的偏见及相应的行为。
    奥尔波特研究了历史上各种偏见的发展与持续过程,发现在同一文化之内,那些支持偏见态度的意识形态,主要是那些有权有势的集团和群体为使自己对无权无势的集团和群体的剥削统治合理化而制造出来的。比如18、19世纪的殖民主义,制造了白色人种对有色人种的种族偏见。他们宣扬殖民地人民是劣等的人种,他们没有足够的智慧和能力,只能依靠白种人帮助他们去开发当地的资源和改善他们的生活。可事实却是白人直接掠夺殖民地人民的金银财宝运回本国,破坏当地文化,进行不平等贸易等。如新大陆发现之后,欧洲人的大量移民与殖民,几乎使当地的印第安人的文化趋于毁灭,人民生活也极其悲惨。我国古代一些封建官吏把百姓叫做“贱民”,认为应该由“天子”和“父母官”来统治、教化才行。而且这种偏见会教育给下一代或影响他人,使之得到广泛的传播。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结论
第一节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第二节 关于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理论
第三节 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历史
第四节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人的社会化
第一节 社会化概述
第二节 社会化途径
第三节 社会化结果
第四节 社会化过程中人的自我意识

第三章 社会认知
第一节 社会认知概述
第二节 社会认知的内容与影响因素
第三节 印象的形成

第四章 态度与态度变化
第一节 态度概述
第二节 态度的测量
第三节 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第四节 偏见

第五章 归因理论
第一节 归因理论概述
第二节 对他人和自我的归因
第三节 归因偏差
第四节 归因理论的实际应用及局限

第六章 人类的攻击性
第一节 攻击性行为的定义
第二节 对攻击性行为产生原因的解释
第三节减少攻击性行为的途径

第七章 利他行为
第一节 利他行为的定义
第二节 影响利他行为的几个因素
第三节 紧急情况下的利他行为与旁观者效应

第八章 人际吸引与亲和
第一节 人与人之间的亲近行为
第二节 人际吸引
第三节 人际关系发展的阶段

第九章 群体心理和行为
第一节 群体的类型、结构和功能
第二节 群体压力与规范
第三节 群体凝聚力
第四节 合作与竞争
第五节 群体决策与问题的解决

第十章 社会影响和相符行为
第一节 从众
第二节 顺从和服从
第三节 社会促进和社会致弱
第四节 模仿、暗示和感染
第五节 时尚、流言和舆论

第十一章 环境与都市心理
第一节 拥挤
第二节 噪音
第三节 个人空间
第四节 城市生活

第十二章 广告与消费者心理
第一节 商业广告及其心理功能和作用
第二节 广告媒体的心理特征
第三节 广告制作与消费心理及其效果评价

第十三章 爱情与婚姻心理
第一节 爱情的心理结构
第二节 婚姻中的爱情观
第三节 择偶心理
第四节 夫妻关系心理
第五节 怎样调运不理想的婚姻

第十四章 集体心理咨询与治疗
第一节 集体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概念
第二节 集体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发展简史
第三节 集体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实践

第十五章 社会心理学在身心健度方面的应用
第一节 健康:生理与心理的指标
第二节 人生态度和身心健康
第三节 人际关系与身心健康
第四节 几种疾病的社会心理分析

第十六章 社会转型与人的现代化
第一节 现代社会与人的现代化
第二节 市场经济体制与人的现代化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