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公关心理学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309032837
  • 作      者:
    张云著
  • 出 版 社 :
    复旦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3
收藏
编辑推荐
  首创公关心理学体系      多次再版更新精益求精
  销售量突破十五万册      荣获全国优秀畅销书奖
展开
作者简介
  张云,1953年生。华东师大法政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公共关系协会第二届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高级培训师。著有《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当代管理学基础》(副主编,华东师大出版社,1999)、《公共心理学》复旦大学出版社,1994)等著作。为《中国公共关系教程》、《公共关系与市场文化》、《国际公共关系教程》、《公关技巧》等菱和教材的主要撰稿人和编写者。2000年以来在《社会科学》、《江汉论坛》、《理论月刊》、《经济论坛》、《中外管理》、《企业经济》、《企业研究》、《税收与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约二十篇。实务操作方面擅长于企业实态调查、企业诊断、企业战略构想、管理构架设计、人力资源盘点、人才招聘、员工培训等,1994年以来曾为雅戈尔、沱牌、、长安汽车、华中电力、草原兴发、乐百氏、德力西等几十家著名企业提供过服务。  
展开
内容介绍
  公关心理学是从心理学角度研究的公共关系学,是应用于公共关系领域的心理学。《公关心理学》第一章为结论,从总体上介绍这门学科;第二、三、四章论述公共大系客体——公众的心理;第五、六、七章论述公共关系过程中的心理;第八、九章论述公共关系主体——组织团体的心理。
  《公关心理学》为建立公共关系心理学的学科体系作出了尝试,并尽可能划清了公关心理学与管理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等的界限,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是一本体系新颖、内容翔实、适应面较宽的教科书。《公关心理学》自1992年出版发行以来,受到了广泛的欢迎,1995年获全国社科类优秀畅销书奖。
展开
精彩书摘
  上海虹口区业余大学的数学教师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为使特殊身材的人能有合身的服装,把直角尺、吊锤引进量体程序,创造了新的量衣法,并开班广为传授。像他们这样主动积极地为满足特殊公众的特殊需要而努力的做法,不可能不为自己建立良好的声誉。
  (二)应当激发公众哪些需要
  组织团体并不是公众需要的惟一刺激源。当公众需要产生以后,有一个能不能满足、满足哪些需要的问题;但这是被动的。组织团体还应当主动地激发公众的需要。激发是诱引的特殊形式,是用激励(鞭策)的手段实现引导。激发需要比满足需要更充分地体现诱引公众心理的性质。
  在第三章中,我们讲过公众需要的类别,公众需要的层次。把这两个方面统一起来,在公共关系方面要重视激发的公众需要主要包括以下这四条:
  1.积极参加组织中各种活动的需要。
  组织中的各种活动,包括生产性活动和非生产性活动。这些活动只有在全体参加者的共同努力下才能得到好的效果。参加者如果把参加这些活动看做自己的需要,积极性必然很高,反之则消极、应付。生产性的活动直接和组织的生存相关,非生产性的活动和对组织的态度及同组织的关系相关。激发公众积极参加组织中各种活动的需要,是组织生存和发展的首要课题。2.主动关心组织发展前途的需要。组织的前途是和个人的前途联系在一起的;组织成员都能来主动关心组织的前途,组织才能有生命力,个人也才有前途。这种情况在我国特别突出,也是我国的国情。在有些国家例如在美国,就业变化的速率很高;在我国只有中层以上的干部才会调来调去。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公共关系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公共关系和公共关系心理学
二、公共关系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三、公共关系心理的含义和特点
四、公共关系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第二节 公共关系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一、提高组织内部的管理水平
二、提高公共关系人员的专业素质
三、推动公共关系活动的有效开展
四、创建和完善我国的公共关系心理学
第三节 公共关系心理学研究遵循的原则
一、立足于公共关系实践的原则
二、着眼于影响公众态度的原则
三、环绕于公共关系心理的原则
四、勇于开拓创新的原则
问题与思考

第二章 公众的心理特征
第一节 公众心理特征概述
一、什么是公众心理特征
二、公众心理特征的结构
第二节 公众的个性心理特征
一、个体在能力上的特征
二、个体在气质上的特征
三、个体在性格上的特征
四、个性心理特征和公共关系
第三节 公众的角色心理特征
一、不同性别者的心理特征
二、不同年龄者的心理特征
三、不同职业者的心理特征
四、不同文化者的心理特征
五、角色心理特征和公共关系
第四节 公众的群体心理特征
一、群体心理的一般特征
二、群体领袖的心理特征
三、群体、群体领袖和公共关系
问题与思考

第三章 公众的心理倾向
第一节 公众的兴趣倾向
一、兴趣的一般含义
二、兴趣的个别差异
三、公众兴趣和公共关系
第二节 公众的需要倾向
一、什么是需要
二、需要的类别
三、需要的层次
四、公众需要和公共关系
第三节 公众的价值观倾向
一、价值和价值观
二、价值评价体系
三、价值取向类型
四、价值观和公共关系
第四节 公众的自我倾向
一、自我的构成和境界
二、自我的分化和统
三、自我倾向和公共关系
问题与思考

第四章 公众的心理走势
第一节 心理定势概述
一、什么是心理定势
二、心理定势的特点
三、心理定势的类别
四、心理定势的作用
第二节 微观心理定势
一、首次效应
二、晕轮效应
三、经验效应
四、移情效应
索三节 宏观心理定势
一、社会刻板印象
二、地域文化心理
三、民族文化心理
第四节 流行心理定势
一、时尚表现的心理定势
二、流言表现的心理定势
二、骚乱表现的心理定势
问题与思考

第五章 对公众心理的认知
第一节 对公众个体心理的认知
一、从外部特征判别公众心理
二、从言语、动作了解公众心理
第二节 对公众群体心理的认知
一、对内部公众心理的认知
二、对社区公众心理的认知
二、对媒介公众心理的认知
四、对政府公众心理的认知
五、对购买公众心理的认知
第三节 对公众心理变化的认知
一、宏观环境引起的心理变化
二、微观环境引起的心理变化
三、舆论导向引起的心理变化
四、思想教育引起的心理变化
五、主体行为引起的心理变化
第四节 克服认知公众心理的障碍
一、影响认知的对象因素
二、影响从知的情境因素
三、影响认知的主观闲素
四、克服认知过程中的障碍
问题与思考

第六章 和公众心理的沟通
第一节 和公众的信息沟通
一、信息沟通的含义
二、信息沟通的模式
三、信息沟通的内容
四、信息沟通的网络
第二节 和公众的意见沟通
一、意见沟通的界定
二、意见沟通的功能
三、公众意见的类别
四、意见沟通的过程
第三节 和公众的感情沟通
一、公众的情绪和情感
二、公众情绪的体察
三、公众情感的满足
第四节 和特殊公众的沟通
一、和身心异常者的沟通
二、和品质不良者的沟通
三、和受挫折者的沟通
四、和性骚扰者的沟通
问题与思考

第七章 对公众心理的影响
第一节 劝导方法的运用
一、流泻式劝导
二、冲击式动导
三、浸润式劝导
四、逆行式劝导
五、劝导方法的比较
第二节 暗示方法的运用
一、暗示的功效
二、暗示的类型
三、暗示的条件
四、暗示的技巧
第三节 感染方法的运用
一、感染的一般概念
二、感染的作用机制
三、感染的表现形式
四、增强感染的力量
第四节 诱引方法的运用
一、诱引的心理学含义
二、兴趣方面的诱引
三、需要方面的诱引
四、其他方面的诱引
问题与思考

第八章 组织的社会形象
第一节 组织形象概述
一、什么是组织形象
二、组织形象的特点
二、组织形象的构成
四、塑造组织形象的意义
第二节 组织形象和公众印象
一、印象和形象的关系
二、印象形成的过程
三、印象形成的途径
四、巩固和加深公众印象
第三节 组织形象和公众态度
一、态度的含义和特点
二、态度的类别和功能
三、态度和组织形象的关系
四、强化态度和转变态度
第四节 组织形象和公众舆论
一、公众舆论的概念
二、公众舆论的威力
三、公众舆论的知晓
四、制造舆论和引导舆论
问题与思考

第九章 组织的心理氛围
第一节 组织成员的集体意识
一、集体具有的特征
二、集体对个体的影响
二、集体意识的形成
四、集体的集体意识
第二节 组织成员的主人意识
一、主人意识和主人地位
二、主人意识的人性归因
三、主人意识的自我归因
四、强化集体的主人意识
第三节 组织成员的公众意识
一、什么是公众意识
二、公众意识的表现
三、公众意识的培养
四、公众意识的普及
问题与思考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