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社会学是什么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301057563
  • 作      者:
    邱泽奇著
  • 出 版 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2
收藏
编辑推荐
  《社会学是什么》荣获第六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第八届全国青年优秀读物一等奖;2002年全国优秀畅销书;首届知识工程推荐书目;2004年全国优秀输出版图书奖。
展开
作者简介
  邱泽奇,社会学博士,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行后学习过生物学、农业古籍和农业史、社会学和社会项目评估。曾经担任过农场技术员、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哈佛大学访问研究员、联合国项目评估专家。曾经从事的研究领域有农村婚姻家庭、农村贫困、农村社会保障和中国社会学史。现在的主要研究领域为企业组织、高新技术与网络社会。
展开
内容介绍
  如果您是中学生,通过阅读《社会学是什么》可以扩大你的知识面,这有助于提高您的写作能力,无论写人、写事,还是写景都可以从多角度、多方面展开,从而加深文章的思想性,避免空洞无物或内容浅薄的华丽辞藻的堆砌(尤其近年来高考中话题作文的出现对考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及知识面的要求更高);另一方面,与自然科学知识可提供给人们生存本领相比,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显得更为重要,它帮助您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给您做人的道理。
展开
精彩书评
  《人文社会科学是什么》系列丛书的出版可以说善莫大焉、功莫大焉,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弥补严重缺乏人文精神和独立人格这一人生缺憾的机会。……我知道把专业知识和精神用浅显有趣的方式和文字表达出来是极其困难,也是最能考察作者真实的知识与能力的。从各种细节来看,本套丛书显然是经过精心策划的。衷心希望这套丛书的编撰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和永续的过程,做成一个像法国《这是什么》丛书的品牌。
  ——河北:王紫薇 高二学生  感谢你们出了这么一套好书!通俗生动,是相当难得的社会科学普及读物。对我的文科学习大有帮助,懂得了很多事。人文知识在当今中国比科学技术还贫乏、紧缺,适合大众、学生的文科读物就更少了,感谢你们为我们文科学生办的这件好事。
  ——昆明:陈太微 本科
  以本套丛书的思路、文风、得益者众,何愁书无销路,文无知音!
  ——江苏:胡光云 大学毕业 银行职员
  我是个罪犯,我唯一的建议就是,你们能把“人文社会科学”带进小学吗?从娃娃抓起,使他们从小就明白“人文社会科学”,最好是“伦理学”、“社会学”、“法学”。如果我从小读到这些书该多好!
  ——湖南:曹泽崎 服刑人员
  作为人文科学殿堂的北大,值此新世纪之初出版此丛书,乃我之大幸,希望北大以其博大的胸怀让更多追求你的人们从你那里获得更多知识吧!
  ——山西:申永军 大专 学生
  这套丛书很有价值,能让我粗略掌握各门学科的基本知识,比较全面,而且作者都是国内有名的学者,希望继续出版更多的这类丛书。
  ——浙江:邱芳烈 硕士 学生
展开
精彩书摘
  一 数字与意义
  从了解社会和改造社会的实践中,我们才能总结出社会生活中的一些规律,使我们能总结出社会生活中的一些规律,使我们能更好地按规律来处理我们社会生活各方面不断发生的变化。社会学的理论就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那些具有规律性的认识。社会调查是社会学研究的基本工作。
  ——费孝通《为社会学再说几句话》
  费孝通(1910—2005),中国社会学家,人类学家。
展开
目录
阅读说明
总序
人文素质在哪里?——推介《人文社会科学是什么》丛书
作者的话
一 数字与意义
1 四个数字
2 数字、常识与意义
3 社会学中的数字
4 获得数字的基本方法
5 赋予数字以科学的意义

二 社会之学
1 从哲学中脱胎
2 涂尔干的贡献
3 多元传统
4 社会学的想像力与多元视角
5 什么是社会学?

三 人之初
1 狼孩与天性
2 淘气与教养
3 我看人看我
4 影响社会化的因素
5 无法速成的社会化
6 《麦田里的守望者》的启示

四 明天可以不上学吗?
1 作为社会制度的学校教育
2 学校教育的功用
3 学校教育的批判
4 为什么一定要考试?
5 教育与不平等

五 如果天上掉馅饼
1 找一份工作真难
2 劳动分工
3 经济制度: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
4 女性、农民工与工作机会的不平等
5 失业

六 谈婚论嫁说家庭
1 找一个什么样的伴侣
2 结婚、离婚和再婚
3 何以为家
4 家庭的社会意义
5 家庭会消失吗?

七 人能群
1 人类的群集性
2 哥们与君子
3 群体是如何运作的?
4 组织与组织理论
5 信息技术发展与组织演变

八 我这是在哪儿?
1 社会结构的要素
2 社会的分层的结构
3 中国社会分层机制的变迁
4 我这是在哪儿?
结束语 社会学作为职业或使命
推荐阅读书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