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社会行动的结构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806575677
  • 作      者:
    (美)T.帕森斯(Talccot Parsons)著
  • 出 版 社 :
    译林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3
收藏
编辑推荐
    当代社会科学的经典著作,社会学结构功能学派的巅峰之作。在这本书中,塔尔科特·帕森斯通过对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西方社会理论的代表人物马歇尔、帕雷托、涂尔干与韦伯的分析和吸收,重建了“一般社会行动理论”体系。本书把以目的—手段为成分的社会行动作为社会科学的根本方法,不仅确立了一门规范的社会学学科,而且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方法论,作了经典的规定。
展开
作者简介
    帕森斯(1902-1979)出生于美国科罗拉多州,1920年进入阿默斯特学院学习,1924年诺文学学士学位。后赴欧洲,先师从马林诺夫斯学习人类学,后至德国海德堡大学研究经济学与社会学,并于1927年获博士学位。回国后任教于哈佛大学直至退休。帕森斯被公认为韦伯以后最重要的社会学家。他在《社会行动的结构》、《社会系统》、《现代社会的结构与过程》、《行动理论与人类状况》等著作中,把结构功能主义发展成为一个对二十世纪中期几乎所有社会科学领域都产生了重要影响的思想运动。
展开
内容介绍
    主要成为对于系统化的社会科学的、而非对于社会思想史的贡献。它对于其他著作家的研究工作的批判性取向之所以有其合理性,就是因为这是澄清问题和概念、涵义和关联的方便之门。这是一种充分利用我们的理论库存的方法。在当下科学发展的过程中,它使我们暂时停步,重新考虑那些对于在科学研究和其他领域中有助于我们的原则所做出的根本决策,也就是说,“知道你在做什么是件好事”;再就是,在我们沉浸于日常工作的情形中,可能有些资源和潜能是往往被我们所忽视了的。从汲取库存中得到的清晰明澈,为更大范围内进一步的理论发展开启了可能性,它给人的激励是不会穷尽的。这对于我个人来说是如此,我们也可以合情合理地认定,对于其他人而言,也必定是如此。<br><br>    《社会行动的结构》分析了一个殊途同归的理论发展过程,这一过程构成了对于社会现象的科学分析中的一场重大革命。这一研究中所讨论的三个主要人物绝不是孤立的,他们都为这个发展的“社会学”方面做出了贡献。我们的视野中又多了十年,但这并没有降低他们在这个运动的高峰上所处的相对位置。在达到一定高度的范围内,不止有三个高峰,然而这三个高峰比之别人要高上许多。
展开
精彩书评
    序  言<br>    从某种意义上说,本书是对社会理论方面一些作者的著述的第二手研究。但是,“第二手研究”有好几种,在本书中将要看到的只是其中的一种,也许是不为人所熟知的一种。<br>    本书的基本目的,不是要确定和概述这些论者就他们研究的论题说了什么和有什么看法,也不是要根据当代社会学知识和相关的知识,直接探讨他们的"理论”中所提出的每一命题是否站得住脚。我们会反复地提出这些问题,但重要的不是提出甚或回答这些问题,而是提出和回答这些问题的背景。<br>    本书的副标题似乎已经说明了它的要旨:它是研究社会理论而不是对各种社会理论的研究。本书所关注的并不是这些论者的著作中那些孤立且无联系的命题,而在于对他们以及他们的某些前辈的著作加以批判性分析就能看出其发展脉络的一个单一却又自成体系的理论加以推理论证。把这些论者集中到一本书里论述,其一致的地方不是因为他们形成了一个一般意义上的所谓“学派”,也不是因为他们代表了社会理论发展史上的一个时期或时代,而是因为他们每一个人都从不同方面对这个单一却又自成体系的理论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他们的著作进行分析,是阐述这个理论体系本身的结构及其在经验方面的实用意义的便利途径。<br>    ……
展开
精彩书摘
    马克思用这种方式把权力因素重新引入经济制度之中,同时就意味着这个经济制度是不稳定的。但是这种不稳定性不是霍布斯所说的那种混乱,而是在一个确定的制度框架内部的权力关系的结果,这个框架中包括一种特定的社会组织——资本主义企业。正是资本主义企业,使这种经济制度的不稳定性能够成为关于资本主义演化这个特定能动过程的理论的基础。至此为止,还可以认为,根据英国的功利主义思想框架来看,马克思的论点是可以理解的,尽管我们已经说过,那是与其他多数功利主义的方式不同的。然而,就在这里,马克思把他的分析与一<br>    种主要来源于黑格尔的“辩证的”进化理论生硬地结合起来,于是他在实证主义传统思想和唯心主义传统思想之间搭起了一座重要桥梁。以后我们讨论马克思与唯心主义的关系时,再对他作进一步讨论。他是我们在论唯心主义那一章里所要论述的一批作家(其中特别包括有马克斯·韦伯)中最重要的一位先驱者。前面说过的已经足以表明,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并不是普通观念中的科学唯物主义,而基本上是功利主义个人主认(u-tilitarian individuadism)的一种样式。它和后者主流形态的不同之处,仅仅在于它有一些“历史的”成分,对此本书将在以后再论述马克思时加以讨论。<br>    帕雷托的理论不是十全十美的综合性的社会学理论。它是一种开路先锋的理论。但它从头至尾以系统理论的逻辑为统率和指导,并建立起这样一种体系。这种体系的总轮廓比前面讨论的任何实证主我体系都先进得多,比马歇尔的理论体系也先进得多。并且,从本书的观点看来无论在方法论还是理论层次上,这个体系中没有任何基本的内容是必须抛弃的。在这一点上,帕雷托的体系在本书所讨论的各种体系中是独一无二的。不过,出于本书的特定目的,我们已经证明了有可能从某些方面对这个体系进行补充。从本书的目的来看帕雷托的体系是不完整的,但他的体系与我们已经引申出来的任何一点都完全不相抵触。而使这个体系特别适合相书意旨的恰恰是它的不完备,因为,尽管它没有明白地表明本书所作的分析,却为验证本书所作的分析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手段。<br>    韦伯有时确实能非常锐利的阐述他的观点,尤其是在出现了可争议的因素之时。但他的特点决非仅仅如此。任何人想要比较完整地了解韦伯在社会学方面所作的研究工作,对于他占有大量的详细历史材料都不能不留下深刻印象,并为此而深深感到迷惑。他占有的材料真的是如此浩瀚,其中大部分又是在各个领域之中具有高度专门的材料,以致普通人要进行任何种类的批评分析都非常困难。国为要真正实际地对韦伯进行的全部研究工作加以检验,是任何在世的学者能力所不逮的。韦伯的才能是百料全书式的。`这在现代是极其罕见的。<br>    韦伯所的谓的“资本主义精神”就是对于获取金钱和与之有关的活动一套态度。当然,它是一种强烈赞同这样一种牟利活动的态度而不赞同任何而不是赞同任何形式的牟利活动的;在种种肯定性的态度中,它是相当特别的一种。首先,资本主义的态度明显地有那些把牟<br>    有理乃是因为它是取得别的什么东西的不可缺少的手段。后一种看法形形色色,包罗甚广,既有最严厉的谴责,只给生存之必需留下余地;又有相对而言较为彻底的“世俗性”,认为放任人们去享受和满足欲望,适足以增进达到这些目的的手段。当然,对世谷活动的这种有保留的赞同是从不同的动机出发的,有时例如中世纪的天主教是出于来世的宗教利益,而有时譬如在古典的希腊观中是出于人本主义的和谐理论。与这一切相反,资主义精神把这样的活动不是看做一种手段或必需的罪恶,而是认为它本身就是一种道德所要求的目的。赚取金钱本身就是一种道德义务。<br>    对于划分各项经验科学之间的界线,把这些科学划成整整齐齐的条条块块,是有许多流行的反对意见的。有人说,所有知识是一个整体,发展方向是打破界线,而不是树起篱笆。这种意见总的精神是可以赞成的。对于具体的经验研究工作来说,显然不可能拘泥于任何划得一清二楚的领域。研究经验问题的学者,不管所研究的问题可能涉及哪个领域,都要加以探索,绝不因为有任何“无关领域”的标志而却步。本书论证了,在一定范围内必须借助不同的概念图式去解决同一经验领域里面的复杂问题,实际上就是为提倡这种科学上的Wanderlust[漫游癖]提供了直接的根据。但是,与此同时,如果把这种观点推向极端,连划分各种科学所要涉及的种各理论体系之间的系统关系都不肯讨论,就是以经验主义态度回避理论问题了——这样会给科学造成很大损失是已经一再得到证明的。在很多国家旅行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但是,拒绝对所访问的国家的地方特点和习惯加以了解的旅行者,却很可能碰到麻烦。因为对这些事情完全无知而丢掉性命的旅行者是不乏其人的。于是,试图对各种经验学科进行分类便并非迂阔之见,而是从流行的科学格言“知道你在于什么是件好事”中引伸出来的。在本书的研究中,有各种<br>    场合都零敲碎打地涉及到了这些问题,并且这些讨论表明对于本书来说很重要,这就更进一步地证明了尝试进行分类的合理,性。把这些问题有系统地论述一遍,能够比前面更清楚地看出<br>    作为全书主要成果的概念结构的主要轮廓。其结果也要比上一章所作总结中能够得出的更清楚。
展开
目录
序言<br>第二版序言<br>平装本序言<br>第一部分 实证主义的行动理论<br>第一章 绪论<br>问题<br>理解和经验事实<br>剩余性范畴<br>理论、方法论和哲学<br>概念的类型<br>附注:关于“事实”的概念<br>第二章 行动理论<br>行动体系的单位<br>功利主义体系<br>实证主义的行动理论<br>经验主义<br>行动理论中的个人主义<br>附注A:关于“规范”性概念<br>附注B:行动理论中诸体类型的图式提要<br>附录C:与行动理论有关的非主观范畴的内容<br>附录D:心理学与生物学的关系<br>第三章 个人主义的实证主义行动理论历史发展中的若干阶段<br>霍布斯与秩序问题<br>洛克与古典经济学<br>马尔萨斯与功利主义的不稳定性<br>马克思与阶级对抗<br>达尔文主义<br>导致激进实证主义的其他途径<br>效用<br>进化<br>第二部分 源于实证主义传统的唯意志论行动理论的出现<br>第四章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需求和行动及经济学的范围问题<br>第五章 威尔弗莱多·帕雷托(一):方法论与主要分析框架<br>第六章 威尔弗莱多·帕雷托(二):结构分析的展开与验证<br>第七章 威尔弗莱多·帕雷托(三):经验概括与结论<br>第八章 埃米尔·涂尔干(一):早期的经验研究<br>第九章 埃米尔·涂尔干(二):社会学实证主义的方法论<br>第十章 埃米尔·涂尔干(三):社会控制理论的发展<br>第十一章 埃米尔·涂尔干(四):最后阶段:宗教与认识论<br>第十二章 第二部分的总结:实证主义行动理论的崩溃<br>第三部分 从唯心主义传统中产生的唯意志论行动理论<br>第十三章 唯心主义传统<br>第十四章 马克斯·韦伯(一):宗教和现代资本主义<br>第十五章 马克斯·韦伯(二):宗教和现代资本主义(续)<br>第十六章 马克斯·韦伯(三):方法论<br>第十七章 马克斯·韦伯(四):系统理论<br>第四部分 结论<br>第十八章 经过经验验证的结论<br>第十九章 方法论试探<br>索引<br>编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