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走进公共社会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810589466
  • 作      者:
    陈宪著
  • 出 版 社 :
    上海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6
收藏
编辑推荐
    公共政策是阳光雨露、教育是产业,但不可以产业化、行政许可法的经济意义、科学技术何以是第一生产力、“霸王条款”如何治理。《走进公共社会》“上海大学人思想文苑”丛书中的一本,其作者从不同视角,用经济学知识分析身边的经济现象及经济热点问题,是一本别具一格的经济学专业读物,其文章轻松、休闲、贴近百姓生活,将引领读者走进经济学殿堂。
展开
作者简介
    陈宪,l954年9月28日出生于上海。上大学前,曾是插队知青、铁路警察和公安处团委副书记。先后毕业于江西财经大学(获经济学学士学位)和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为上海大学教授,国际工商管理学院执行院长;上海社会科学院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主要从事宏观经济学和服务经济学研究。代表性著作有:《市场经济中的政府行为》(1995),《黏合剂:全球产业与市场整合中的服务贸易》(2001,合著)。出版了两本随笔和评论集:《跷跷板上看天下》、《人本精神:经济学人的告白》。还发表了一些学术论文。
展开
内容介绍
    《走进公共社会》汇集了一个经济学者近年对社会热点问题和社会现象的思考与探索的文章,分为公共篇、常识篇、上海篇、演讲篇四部分。“公共篇”中的文章从不同视角审视了公共问题,并就相应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真知灼见;“常识篇”从谈常识开始,用经济学常识分析了身边的种种经济现象;“上海篇”则是谈上海的话题,作者以其专长,探讨了现代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对发展上海经济的重要性及其积极意义;“演讲篇”汇集了以服务业、教育体制改革、公平与效率为主题的三个演讲。
展开
精彩书摘
    公共政策是阳光雨露<br>    在小时候我们经常唱的一首歌里,有这样一句歌词:“雨露滋润禾苗壮<br>    ”。了解这句歌词的政治背景的人都知道,这里将“雨露”的作用夸大了。<br>    禾苗成长首先需要土地、工具、劳作和肥料,这些都来自于禾苗的利益主体<br>    ,除此之外,禾苗成长还需要“阳光雨露”。当然,“阳光雨露”的重要性<br>    是不言而喻的。<br>    在今天这个社会大家庭里,每个公民、企业都是“禾苗”。滋养他(它)<br>    们的“阳光雨露”是什么呢?是公共物品(服务)。不过,在任伺社会,具体<br>    地说,就是在任何国家或地区,决定公共物品生产、分配与消费的是该国或<br>    该地区的公共政策。因此,说公共物品是“阳光雨露”是不够的,还要说公<br>    共政策是“阳光雨露”。从某种意义上说,公共政策本身就是公共物品。为<br>    了使非经济学专业的人士顺利阅读本文,有必要解释一下公共经济学框架中<br>    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政策。<br>    公共物品是指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物品。所谓非排他性,是指无<br>    法阻止一个人使用一种物品时该物品的特征。这里的“无法阻止”,是因为<br>    阻止成本太高而无法阻止。所谓非竞争性,是指一个人使用一种物品并未减<br>    少其他人使用时该物品的特征。这里的“并未减少”,是说无论多少人使用<br>    该物品,他们获得的平均效用不变。说老实话,没有看到一本经济学教科书<br>    将“阳光雨露”视为公共物品。道理很简单,经济学把“阳光雨露”看作“<br>    免费物品(free goods)”,不是“收费物品(economic goods)”,故不属稀<br>    缺资源,就不在其研究之列。不过,今天的“阳光雨露”已经不是“免费物<br>    品”,因为,为了保证“阳光雨露”的数量(如见到蓝天白云的天数)和质量<br>    (如雨露的酸性不要超标),我们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这样,“阳光雨露”<br>    成为标准的公共物品:具有稀缺性,同时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由于公<br>    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因此,公共经济学还对公共物品下这样一<br>    个定义:“公共物品是没有价格的物品”。一般地说,到户外去晒太阳,把<br>    家里养的花拿出去吃露水,是不需要付费的。<br>    公共政策的定义和解释很多,都很有意思,择几例示之。其一,公共政<br>    策是一项含有目标、价值与策略的大型计 划。其二,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br>    的价值作权威性的分配。其三,公共政策是政府选择作为或不作为的行为。<br>    其四,公共政策是政府的一个有目的的活动过程,而这些活动是由一个或一<br>    批行为者为处理某一个问题或事务采取的。综合上述,公共政策是政府在公<br>    共社会(具有覆盖全社会的意义)领域配置资源的计 划;公共政策一经提出<br>    ,也就同时明确了政府不作为的非公共领域;公共政策有着很强的指向性、<br>    目的性。<br>    改革开放以前,政府无所不包,不存在私人(市场)部门领域、公共部门<br>    领域和第三部门领域(既非市场又非政府的社会领域)之分,每个自然人都隶<br>    属于一个组织,而该组织又都隶属于某一级政府。这样,整个社会就是由一<br>    个个单位组成和架构的,也就无所谓公共空间和公共政策。由于中国的改革<br>    是以市场为导向的,二十多年来,市场领域发育较快,尽管还有诸多的不完<br>    善,但相对于公共领域来说,它是超前的,而公共领域的发育则滞后了。我<br>    们今天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宏观到教育权公平,微观到劣质奶粉,都表现为<br>    公共政策缺位下的公共物品供应不足。要知道:教育权,尤其是义务教育权<br>    ,是公共政策安排下的制度性公共物品;而市场监管本来就是公共物品。也<br>    就是说,义务教育权、市场监管都是“阳光雨露”。<br>    一个成熟的社会,当然要有一个成熟的市场,同时还要有一个由比较完<br>    备的公共物品组成的、成熟的公共空间。公共空间为市场的运作提供公共服<br>    务的平台,以及法律和制度(它们都是公共物品)的规范。因此,仅仅有市场<br>    的发育,没有公共政策观照下的公共空间的发育,市场必然是交易成本高企<br>    ,交易秩序混乱,交易效率低下。反之则反是。仔细分析发现,中国今天的<br>    许多问题,不是出在市场上,而是出在公共空间和公共政策上。各级政府要<br>    充分认识这一普遍存在的问题,进一步转变自身的职能,加强公共政府和公<br>    共政策的建设,以适应市场和市场主体对其的要求。
展开
目录
公共篇
走进公共社会
公共政策是阳光雨露
还政府与企业本来的关系
企业家要有社会责任
漏税、税率与公平待遇
教育是产业,但不可以产业化
物流高成本下的政府自身
从多元结构到和谐社会
学会做“公众人物
透明,惟有透明
审计风暴:制度还需制度化
让”潜规则“见阳光
要反哺,还要还债
宏观调控:折射转轨之”痛
中间过程利益集团:改革的原罪

常识篇
止于常识
还高等教育几个常识
经济学的复杂与简单
财富之中观精神
市场经济地位不能表达为“入市
行政许可法的经济意义
科学技术何以是第一生产力
我们应当怎样分析油价?
“郎咸平事件”的另类思考
经济学奖与“十一五”规划
推进税改正当时
货币的“含金量”何以不同
通胀通缩存乎一线
股市何以与宏观经济反差巨大
二手房网上交易:技术与制度的互寂
驾驭市场经济要扬其利抑其弊
《财富》全球论坛爱上中国什么
以自主创业孵化自主创新
重商主义还在影响我们
资源性产品定价的效率与公平
彩票的经济学透视
让楼价复归理性
“霸王条款”如何治理
以改革的方式加息

上海篇
演讲篇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