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时候没有农业。人们只有靠打猎、捕鱼、采摘野果为生,挨饿、受
冻、遇险,过着原始游牧的生活。炎帝看到人民这种苦境,心里极为不安,
他想,要是有一种草结出的果子又多又能吃,那就好了。他不辞辛苦,冒着
生命危险,走遍了名山大河,尝尽了无数果子,终于在南方一个山青水秀的
地方,找到了他心目中能结出很多果子又能吃的草,这就是禾苗。经过试种
,第一年就收了满满一担黄澄澄、又脆又香的果实,第二年,收获了几十担
。从这以后,一传十,十传百。天南地北,种谷的人越来越多。为了减轻人
们耕作的劳苦,炎帝又教会人们耕作技术。炎帝种谷解决了民以食为天的大
事,给人类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为人类由原始游牧生活向农耕文明转化创造
了条件。为了纪念他的功绩,人们把炎帝敬为神农。明崇祯十二年,炎帝寻
禾种禾的地方被命名为“嘉禾”,即今湖南省郴州市嘉禾县。
除此之外,炎帝神农氏还对中华民族的生存繁衍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他尝百草,开医药先河。据《帝王世纪》载,神农“尝味草木,宣药疗疾
,救天伤人命”。为尝百草,一日之间而遇七十毒,为后世医药事业的发展
奠定了基础。他还立市廛,首辟市场。据《周易·系辞下》载,神农“日中
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神农发明的以日
中为市,以物易物的市场是我国货币、商业发展的起源和基石。神农还治麻
为布,始创弓箭,并制作陶器,最后,为了促使人们有规律地生活,按季节
栽培农作物,炎帝神农还立历日,立星辰,分昼夜,定日月,月为三十日,
十一月为冬至。
炎帝神农氏管理部落、治理天下也很有方法,他不望回报。不贪天下之
财。而天下共富之,智贵于人,天下共尊之。他以德以义,不赏而民勤,不
罚而邪正。不忿争而财足,无制令而民从,威厉而不杀,法省而不烦,人民
无不敬戴。
据晋代皇甫谧《帝王世纪》和宋朝罗泌《路史》载,炎帝神农为了给人
民寻找草药,终因误尝“断肠草”而“崩葬于长沙茶乡之尾”。南宋王象之
《舆地记胜》载:“炎帝墓在茶陵县南一百里康乐乡白鹿原”,即今湖南省
株洲市炎陵县鹿原陂。
我国官方祭祀炎帝神农氏的活动历史悠久。形式多样。自宋太祖赵匡胤
在炎帝陵建立陵庙并亲自举行御祭盛典以来,历代各朝祭祀炎帝的活动连绵
不断,朝廷每年均派大臣专祭,并勒石立碑。新皇登基元年,祭祀规模更是
空前。官方祭祀有大祭与时祭两种,时祭即春、秋两季仲月,由地方官员主
持的祭祀活动。大祭即朝廷御祭,是由皇帝钦遣大臣代表自己谒陵致祭的祭
祀活动。除官方祭祀外,民间祭祀也是香火旺盛,经久不衰。腊祭是最早的
民间祭祀之礼。腊祭经夏、商、周三代演变发展,到春秋战国时期,规模渐
大,礼仪更隆重。炎帝陵民间祭祀还有春节祭祀,清明、冬至祭祀、炎帝生
辰祭祀、端午节祭祀、“尝新”祭祀、初一和十五的祭祀、禳灾祭祀、寻根
谒祖等,全凭个人意愿,随到随祭,由此形成了一种尊祖爱国的民间传统习
俗。新中国成立后。人们对炎帝神农氏的虔诚敬爱之心有增无减,谒陵敬祖
、凭吊炎帝的活动从未间断。特别是近年来,炎帝陵殿重新修复以后,伴随
着海外和港澳台炎黄子孙的“寻根谒祖”之风,每年均有30万人次的社会各
界人士和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前来炎帝陵谒陵祭祖瞻仰游览。
P10-11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