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社区青少年心理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562819068
  • 作      者:
    桑标主编
  • 出 版 社 :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6
收藏
编辑推荐
  《社区青少年心理研究》力图全方位揭示社区青少年心理的普遍规律与本质属性。全书包括社区青少年心理研究概述、认知特征—与偏差、情绪特征与问题、人格特征与障碍、行为特征与适应问题、人际关系与适应问题,以及影响社区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因素、社区青少年心理咨询、心理矫正等九大部分。通过揭示社区青少年的普遍心理规律和社区青少年心理发展与外部成长环境的特殊性,重点探讨了社区青少年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或行为偏差,并结合案例深入分析了有助于社区青少年心理问题咨询与矫正的常用理论与具体方法。《社区青少年心理研究》对社区青少年心理多层面的调研成果,为读者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第一手翔实材料,为社区青少年心理问题的预防与矫正提供了理论借鉴与解决方法。
展开
作者简介
  桑标,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心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副系主任。中国心理学会发展心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心理学教学工作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心理学会理事,上海市家庭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第七届“曙光学者”,上海市高校优秀青年教师,首届华东师范大学杰出新人,入选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研究方向:儿童与青少年的心理发展。“上海市儿童发展‘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课题组组长,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等多项科研项目,获第二届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合作)。主持的“发展心理学课程建设”被评为2004年上海市精品课程,获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著有《当代儿童发展心理学》等著作,发表学术论文六十余篇。
展开
内容介绍

  “为了明天工程社区青少年事务研究丛书”首次从社会学、社会工作学、心理学、教育学、法学和国际视野等多个视角深入研究社区青少年群体和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是上海理论界紧密结合上海工作实践,研究探索出的第一套关于中国本土化的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理论和方法体系的系列丛书,也是上海理论界以国际化视野,第一次对海内外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进行全面、系统研究的最新理论成果。
  本丛书共七本,分别是《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研究》《社区青少年法律研究》《社区青少年心理研究》《社区青少年教育与就业工作研究》《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方法与技巧研究》《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国际比较研究》以及《2003—2005年上海市社区青少年工作蓝皮书》等。

 

展开
精彩书摘
  2.情绪激荡
  青少年比儿童或成人更容易产生情绪化的剧烈波动。他们经历着更多的极端化情绪,经常出现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的情绪摇摆。
  在向青春期过渡的过程中,个体的消极情绪明显增加。为了考证青少年的情绪变化过程,有一项研究的具体做法是让青少年整天带着传呼机,研究人员随机地给他们打传呼并要求他们记录下此刻的思想、行为和情绪。研究表明,青少年们认为他们的情绪高峰体验远比他们父母所说的要高(包括积极和消极的,而且更多的是消极的)。他们所说的“自我反省,,和“难堪状态”的发生率比其父母报告的高出2一3倍,青少年也更容易感到“笨拙” 、“孤独”、“紧张”、“被忽视”,他们还说现在的情绪波动幅度比以往大得多。研究发现从儿童期到青春期是一个情绪“滑坡”阶段,以“非常高兴”为要素的指标降低了50%,“成就感”、“自豪感”和“平静”等情感体验也出现了类似的变化比例。也就是说随着青春期的到来,青少年的幸福感锐减。
  研究者认为,青少年的情绪激荡与青春期激素水平的提高有关,但这种变化更多地源自环境和认知因素,而不是随青春期到来的生理变化所致。他们从对所得数据的分析中发现,青春期生理变化与情绪波动关系不大。倒是青少年期飞速发展的抽象思维能力起了主要作用,他们开始能由表及里地思考威胁自己将来生存与发展的长远性问题。不仅是青少年经历某一事件本身所造成的压力,更重要的是青少年如何体验和看待这些变化导致了情绪波动。有时候,即使对同样的或类似的事件,青少年也比儿童或成人更多地表现出极端或消极的情绪。
  青少年情绪波动的强度也有所不同。对于青少年来讲,有很多因素如同伴中较低的受欢迎程度、学校表现不佳、父母不和以及离婚等家庭问题会使他们更易产生情绪波动。青少年所经历的消极事件越多,也更有可能使他们产生抑郁情绪。在注意到个体差异的同时,更应看到青春期比其他年龄段更易出现情绪问题的普遍现象。
  青少年群体情绪波动的另一种常见现象是“三无”状态。当前,包括社区青少年在内的青少年群体普遍存在“无气力症”现象。①老师和父母对当今青少年持有的普遍观点是:理想的缺失和动力的缺失。因为缺乏目标和价值感,他们常常感到无所适从,即“什么都觉得无聊,什么都无所谓,什么都无兴趣”。“三无”(无气力、无意欲、无关心)成了一些青少年的代名词。对于在校生而言,他们的学习动力普遍缺乏,很多都是被动学习。而学习问题或者主观上厌学是社区青少年退学的主观原因之一。
  ……
展开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社区青少年心理研究概述
一  青少年期——心理上的“暴风骤雨”期
二  精神分析观视野下的社区青少年
三  认知观视野下的社区青少年
四  社会学习观视野下的社区青少年
五  生态系统观视野下的社区青少年
六  毕生发展观视野下的社区青少年
第二章  社区青少年的认知特征与认知偏差
一  社区青少年的认知特征
二  社区青少年常见的认知偏差
第三章  社区青少年的情绪特征与情绪问题
一  社区青少年的情绪特征
二  社区青少年常见的情绪问题和情绪困扰
三  社区青少年情绪的发展辅导
第四章  社区青少年的人格特征与人格障碍
一  社区青少年的人格特征
二  社区青少年中常见的人格障碍
第五章  社区青少年的行为特征与行为适应问题
一  社区青少年的行为特征
二  社区青少年常见的行为适应问题
第六章  社区青少年的人际关系与人际适应问题
一  社区青少年的人际交往
二  社区青少年的同伴群体
三  社区青少年人际关系的塑造
第七章  影响社区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因素
一  家庭生态系统对社区青少年心理的影响
二  人际互动网络对社区青少年心理的影响
三  社会支持系统对社区青少年心理的影响
四  个体成长经验对社区青少年心理的影响
五  主观心理体验对社区青少年心理的影响
六  信息网络对社区青少年心理的影响
第八章  社区青少年心理咨询
一  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概述
二  心理咨询理论概述
第九章  社区青少年心理矫正
一  社区青少年心理矫正概述
二  社区青少年常见心理问题矫正
三  小结
附录  社区青少年心理现状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