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恐怖:起源、发展和演变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20805469X
  • 作      者:
    (美)保罗.纽曼(Paul Newman)著
  • 出 版 社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5
收藏
编辑推荐
    人有可能死于恐惧。足够量的肾上腺素流入血液可能引起心脏停止跳动。<br>    这样的不幸命运可能曾降临到约瑟夫·谢里丹·拉法诺(Joseph Sjerodam Le Fanu)的身上。拉法诺是19世纪最优秀的魔怪小说作家之一。在他生命即将结束之前——1873年前后——他曾屡次做过一个同样的噩梦,梦见自己置身于一幢即将倒塌的旧房子里。当医生注意到他即将死亡时恐怖扭曲的面部表情,他说:“那幢房子终于倒塌了。”拉法诺之死向人们表明,在过去的大约一个世纪里,某些奇情异事确曾为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恐惧感。我们已开始对此展开深入研究。<br>    保罗·纽曼(Paul Newman)在本书中详细描述了各历史时期人们对超自然力的恐惧的发展历史。他指出,中世纪的超自然力绝不像今天电视上马雷的幽灵摇动他的铁链施魔法,而是在圣诞前夜用来助兴、为人们带来愉悦和刺激的鬼敌事。它像疾病和死亡一样地真实存在。如果800年前有人打算在圣诞节讲一个鬼故事,那必定会令人大倒胃口,破坏圣诞气氛。那时的恐惧可不能视同儿戏。
展开
内容介绍
    《恐怖:起源、发展和演变 》以时间为序,从公元一世纪开始讲述恐怖的起源,进一步阐述中世纪恐怖与神学宗教相联系后对社会的影响,伊丽莎白当政时期的恐怖统治给国家带来的混乱,复辟革命时期瘟疫蔓延和社会动荡给人民造成的不安和恐惧心理,浪漫主义时期恐怖也极大激发了作家、艺术家的灵感,从而促使了大量以恐怖为主题的文学作品的产生,维多利亚时期恐怖又与鬼魅相结合,一直到20世纪,恐怖情绪仍然笼罩着世界,成为人们生活中一个重要的话题。作者保罗·纽曼分别从文学、科学、政治、宗教等各个方面介绍了恐怖产生的背景和发展过程,带领读者进入令人心悸的恐怖之旅。
展开
精彩书评
    恐惧由人心而生,自古以来各种如死神、吸血鬼、骷髅等恐怖传说此起彼伏,令人惊惶失措,袭击人们心灵的深处。《恐怖:起源、发展和演变》一书向您详细的讲解了恐怖的诞生、传播,以及长久以来各个时期对起的发展影响。 <br>    噢,神秘莫测的恐惧,令人惊惶失措,向人们心灵深处袭来。连理性之光也无法将之驱散。恐惧,正如吸血鬼所说,你伴随疾病而来?不仅如此,你为人类带来了无尽的痛苦,也是所有悲伤的根源。早在每个个体出生前,就已深深感受到你的存在。恐惧,如影随形。愚蠢的人们啊,你们怎知,恐惧,这黑暗的法则,不是人类最好的伙伴?<br>    ——乔治·博罗,《莱文格罗》
展开
精彩书摘
    比死亡更痛苦的是希望:<br>    在这样一个令人眩晕、短暂而险峻的时刻<br>    这是仅有的一种病痛<br>    它蹒跚在我们之下。祈求即来的霜冻<br>    请你饶过春天里最晚开放的花朵:<br>    祈求撼人心魄的地震,摇撼它的床塌<br>    即使现在仍有一座城市坚定、公正、自由地屹立着,此时臭气与黑暗如死亡一般打着哈欠。噢,祈求饥荒,或如风似影的瘟疫,或盲目的闪电,或死去的海洋。但,我决不向人类乞怜!<br>    你们残忍、冷酷,就事论事、不讲情面;说起话来义正词严行起事来却似该隐再世。不,妈妈,我们只有一死……<br>    对这类事情采取一种超然态度曾一度被认为有越轨之嫌,这样的证据在昆西的《论被看成是一种艺术的谋杀》中有所体现,他的论述既有浓重的诙谐又有精巧的讽刺。简言之,他的论据就是,一旦一个谋杀犯被判刑、道德要求得到满足,杀人鉴赏家就会很自然地把不同的案例陈述加以比较,包括手段的高明程度和残酷性的把握,然后作出一个具有美学意义的判断。昆西引用了豪希普(Mr. Howship)的分析。豪希普曾写过一本有关消化不良的书。书中,他毫无顾忌地把一种溃疡称作是“美丽的溃疡”,这样说来,为什么我们不愿承认某些犯罪行为中也可以看到优良的品质?德·昆西在这里把作为艺术的“美”和作为道德代名词的“美”割裂开来。也许,一个“美丽”的谋杀仅表示目的范围内的有效行为,而不代表诱人的美丽景致。<br>    除了谈到谋杀,德·昆西还唤起了过度、无序的毁灭性行为带给他的恐惧和痴迷,例如发生在利物浦码头的那次可怕的火灾。被点燃的棉花已经一片片随风向东飘了大约10英里,“公众丝毫没有想到让自己的同情心介人其中去控制火情,或者是对瞬间而来的大火所爆发出的欢天喜地的啧啧赞叹有所收敛,而是让这如箭离弦般的、颜色各异的火雨乘着狂风的翅膀肆虐开来”。<br>    在这类顽皮的论述中点缀着更深一层的思考。德·昆西鉴别了谋杀给予杀人犯和旁观者的这种病态的陶醉。杀人犯是平民而不是军人(战士为国而杀戮具有合法性,通常被人接受),因此他们在社会上被置于一种特殊的位置。正如柯勒律治观察到的那样,杀人犯能够产生“一种巨大的能量,这种能量在一个人甘心放弃所有有意识的限制之时会在任何一刻对他开放,而且他会变得无所畏惧”。人一旦使用了这一能力,就不会轻易将它抛弃。为了满足自己对兴奋状态不断膨胀的贪欲,罪犯们不得不重复作案。这样,犯罪行为成为了一种追求。他们已经进人了一个高风险的王国。在那里,杀人被比作是“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的调味品”。从这样的观察中产生了一个德文词,叫做Iustmord,意思是一个杀人犯被恐怖占据了头脑就如同狄俄尼索斯的崇拜者们沉醉于葡萄藤的精灵一样。这种“欢乐”或者说是一种被提升了的刺激状态使所有的道德标准烟消云散。一个人会抓起一把转发式来复枪,走上街道,不容分说杀死了一个无辜的路人;或者一次次用刀刺杀某个可怜的陌生人。哲学家叔本华可能会说,这种盲目、残酷的“意志力”在那些无力反抗的人身上起着持久的作用。人类是一个空空如也的容器,是一个被许多连线猛拉硬牵的木偶,这些线的力量冷漠无情,毫无怜悯之心。这种力量体现在性欲、贪婪和虚荣之中;它把一个人拉近并像定时涨落的海浪一样不断地击打着他。只有当他与这种“意志力”断绝了关系,他才能获得拯救,对自己无助的状态才会有深深的洞察。<br>    ……
展开
目录
前言<br>序言<br>第一章 恐慌:恐怖的诞生和传播<br>伟大的潘死了<br>精神的罪错<br>恶魔<br>吸血鬼的自然史<br>第二章 中世纪:神学的梦魇<br>清洁派教徒<br>受难的女巫<br>狼人<br>野兽出没之地<br>第四骑士<br>灵魂丧失的社会机理<br>敌基督的阴影 <br>第三章 伊丽莎白时期:王国的混乱<br>女王的所有敌人 <br>第四章 复辟和革命:自然和虚无<br>罗切斯特勋爵<br>极端恐惧:萨德侯爵的革命精神<br>第五章 浪漫主义时期:恐惧的作用<br>畏惧<br>乘着梦魇的翅膀<br>作为美术的谋杀<br>盗尸者<br>第六章 维多利亚时期:鬼魅的统治<br>对上帝造物的狂热<br>亵神者和信教者<br>“你可曾到过矿井之下?”<br>地穴文学<br>第七章 20世纪:文明的薄冰<br>臣大的碰撞<br>潘的触摸<br>乌托邦的持刀人:反思疯狂<br>从希望诞生恶魔:20世纪的魔鬼<br>城市里的恐惧<br>塔中的幻影<br>参考书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