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职业道德教育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811121522
  • 作      者:
    李家祥,王雯主编
  • 出 版 社 :
    云南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6
收藏
内容介绍
    2001年9月我们在职业技术师范类本科生中开设了“职业道德教育”这门课,并坚持了下来。实践证明这是很有必要而且很有现实意义的。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我国职业教育的就业制度、就业渠道和就业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国家不包分配,各单位录用人时要看其知识水平、实际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高校毕业生的出路决定了他们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还应该有较强的职业道德素质。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道德的一般理论:
    一、道德的起源:
    道德源于生活,用于生活。中国古代对道德的思考则可以追溯到殷商时期。在商朝出土的甲骨文中,已经有了“德”字,西周初期,人们已具有“明德”的思想。《尚书‘康诰》中说“克明德”,“明德”具有修身正心,教化人民的意思,要求人们按照当时的规范去行事而有所得。在最早的典籍中,“道”与“德,,是分开使用的,“道”表示事物运动和变化的规律,“德”表示对“道”的认识,践履而后有所得。
    道德源于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人类社会从产生之日起,就形成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以及“个体与类之间的抗争”,这一矛盾具体表现为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这是人类道德产生的根源。道德的功能就是协调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之间的利益关系,使其达到和谐与统一,这是道德的反功利性。
    道德源于人类的社会实践。道德是特定社会经济关系的产物。而作为经济关系集中表现的利益关系直接决定一个时代、一个国家现实道德的原则与规范。这是道德的功利性。
    道德表面是反功利的,但它归根结底又是以利益为基础的,因此研究道德不能离开利益。道德的产生始于人类利益的纠纷,终结于利益的调整与均衡。从理性的高度来看,道德是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产生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从发生条件的角度看,社会关系的形成和意识的产生是道德发生的前提。
展开
目录
编写说明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道德的一般理论
一、道德的起源
二、道德的内涵
三、道德的本质
四、道德的特点
五、道德的分类
第二节  我国公民道德基本规范的内涵
一、爱国守法
二、明礼诚信
三、团结友善
四、勤俭自强
五、敬业奉献

第二章  职业与职业素质
第一节  职业
一、职业的内涵
二、职业的特性
三、职业的产生和历史演化
四、当代职业的多样性
五、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第二节  职业资格制度
一、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二、增强职业意识
第三节  职业素质及其构成
一、素质的含义
二、职业素质的含义及特点
三、职业素质对人生的重要意义
四、职业素质的构成
第四节  职业素质的养成
一、接受系统的专业教育与训练
二、注重实践的磨炼
三、注重自我反省

第三章  职业道德的形成和发展
第一节  职业道德的形成和初步发展
一、原始社会职业道德
二、奴隶社会职业道德
三、封建社会职业道德
第二节  中国传统的职业道德
一、师德
二、医德
三、政德
四、商德
第三节  资本主义的职业道德
一、资本主义职业道德的形成和演变
二、当代资本主义的职业道德
第四节  社会主义的职业道德

第四章  我国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第五章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核心
第六章  职业道德教育的任务和方法
第七章  我国职业道德的主要规范
第八章  行业职业道德规范
第九章  中外职业道德教育的比较
主要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