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建立的学生组织也在另一种前所未有的运动——群众性民族主义浪潮——的兴起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清末第一次大规模的民族主义运动中,新生的学生阶层超越其他阶层之上成为运动的中坚。
作为新型学生,梁漱溟也是民族主义浪潮中的一分子。的确,由于父亲的影响和对报纸的爱好,与其说他被潮流推着走,不如说他处在激流的浪峰上。可以说,他在入中学以前即开始了强国的个人实践。他年仅12岁就去散发传单,积极参加民族主义运动。在1905年抵制美货运动中,他和同学们冲进附近店铺查寻违禁美货。每一件新的国耻都使这位少年胸中沸腾着义愤的热血。在一次国难之后,他被同学们推为代表去请求学堂监督,要他去特聘一名军官来进行课余军事训练,以便学生们用热血和武装来拯救国家,抵抗列强日益贪婪的侵略。这一请求得到了同意,一名军官被请来作课余军训,并发给了枪支。
梁漱溟也参加了学校中一些更具传统性的组织。在一些同学的促成之下,他参加了一个“自学小组”,这个小组的宗旨在于互勉、批评、求知。在这里,同中国人的这类组织中常见的一样,不仅学习知识,还要进行道德的自我培养。这个小组的学术讨论和道德讨论是通过彼此问的批评进行的,而这是梁漱溟青年时期最有意义的内容,这种思想在他后来的教育方案和最后的乡村运动中起着主要作用。在20世纪初叶,这种组织并不少见,甚至革命的基层组织也是在“日知社”这类名义下建立的。蔡元培后来在北大的改革中建立了“进德会”,也是旨在向旧学生的吃喝嫖赔作斗争。它以儒家特有的信条为基础。儒家认为外界直接的环境可以影响到个人内心的改造。孔子、孟子在小团体教育中所用的方法提供了最初的样板。到了宋明理学家、清代的学校以至共产主义“学习小组”时,这种形式就更清楚了。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