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墨子学院:墨子的兼爱非攻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801755170
  • 作      者:
    秦榆编著
  • 出 版 社 :
    中国长安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6
收藏
编辑推荐
    《墨子学院》季羡林说墨子在人类文明史上,代表了一个时代的高度,他在哲学、教育、科学、逻辑、军事防御等许多领域,都有杰出贾献,是一位伟大的平民圣人。
展开
内容介绍
    俗语有云曰:最大的声音是听不到的声音,最厉害的武功招式是无招,这些话听起来比较玄乎。但用在“爱”上就好理解了。最伟大的爱是无言的爱。从古至今,“爱”也许是出现频率最多的一个字,它被人们永远的追寻,被人们虔诚的崇拜……爱是至言,爱是真理,爱是维持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基础,寻找到了爱,就寻到了幸福。现在我们以最近的距离,超越时空的障碍,靠近墨子,与墨子面对面的交谈,走向他的内心深处,了解他的思想,倾听他那闪着哲学光辉的语言,我们必将获得生命中大智慧,洞见历史深处的大光明。
展开
精彩书摘
    春秋战国时期,正是中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时期,诸侯争霸,群雄并起。这时候社会的转型需要思想学说做理论指导,诸侯之间的激烈竞争又导致他们极力招揽人才。时代的需要,宽松的学术氛围,孕育了中国最朴素而灿烂的思想文化。一时间诸子兴起,百家争鸣,互相借鉴又互相诘难。讨论的问题之广,涉及题材之多,发掘的深度之远,以及对后世的影响之深远,都是空前绝后的。丰富灿烂的文化成果构建成了中国古文化的基本框架,而后中国文明两千多年的发展,尽管也受到一些外来文化影响,但总是被中国文明消化和吸收(如西汉末年开始传入中国的佛教,唐朝后期开始传人中国的伊斯兰教,宋代以后开始传人中国的基督教——包括天主教和新教,晚清时期开始影响中国的西方思想哲学体系),中国的主流文化还是这个时期奠定的。这期间形成的对后世较有影响的学说有: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兵家等。所谓东方人的智慧,无论是中国、日本,还是韩国,都离不开这几家的范畴。
    墨子,他正好生活在孔子和孟子之间。墨子早年“学儒家之业,受孔子之术”,后来他看到儒家学说的种种弊端,于是自立门户,开创了墨家学派。毕生为之身体力行,言传身教,为墨家学说的发扬光大和实施济世而奔走呼号。在其晚年和身后,墨家渐渐成了最有影响的学说,与儒家学说分庭抗礼,并大有凌驾其上之势。以至于孟子哀叹:墨翟之言盈天下。荀子更是说:礼乐灭息,圣人隐伏,墨术行。韩非也说:世之显学,儒墨也。
    墨家学说成于道、儒之后,为什么能够异军突起而盛行一时呢?在于它提出了一些当时儒道两家学说没有提出的社会学说和政治方案,如王天下、正诸侯、尚贤能、等贵贱等思想。尤其是它反对非正义的战争和穷奢极欲的享乐生活,得到了很多小国的支持,反映了广大下层老百姓的呼声。
    先秦诸子的学说,主要是围绕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展开的,墨家也是如此。墨子注重品性的完善,认为有四种品行是君子必须具备的:贫则见廉,富则见义,生则见爱,死则见哀。他认为,君子必须意志坚定,言而有信,言行如一,表里一致,敢于捍卫真理,善于明辨是非,并要经常审视自己。他不但注重本身的修行,还注意到了结交朋友的重要性,说道:“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即我们所说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墨子跟道家儒家还有个显著不同的地方,就是他不但注重言传,还注重身教,身体力行。墨家的人全部葛衣短衫,亲自劳作。墨子不像老子孔子那样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他甚至鼓励弟子们以苦为乐。正因为如此,墨子才深知民间疾苦,才对儒家提倡的繁文缛节深恶痛绝。也是这个原因,墨家才迅速得到广大平民的支持,具备广泛的民众基础,成为一时之显学。
    但墨家提出的非攻思想,不符合战国时期大一统的趋势。在当时的条件下,不通过战争不可能真正结束分裂而使天下稳定。墨子及其后来的弟子都没有弄清楚,至少没有把这样的观点形成文字:战争,有时也是和平的一种手段。因此非攻思想不可能被那些实力强大的诸侯国接受。而兼爱非攻是墨子的主流思想所在,因此墨子思想不可能被大国接受并施行。墨子奔走呼号一生也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他的弟子更是如此。主要原因就是非攻不符合那种特殊战乱的年代。
    墨家内部严格的半军事化的纪律,准宗教式的信仰,慷慨赴死的精神,对大义的执着追求,导致在战国时期帮助守城时人死难很多,丧失了大批墨学精英。墨子为劝楚惠王而亲自赴楚,根本不把生死当回事,其后来者可想而知也是如此。
    墨子思想在很多地方跟孔子儒家直接针锋相对,一直互相攻击。当儒家成为正一统后,墨家思想就被视为异端,遭到封杀。
    在墨子之后,墨家没有出现一个天才的集大成者,进一步完善其思想,以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与时俱进,适应时代的要求。像道家先有老子,后有庄子和刘安;而儒家自孔子后有孟子、荀子、董仲舒。特别是在西汉初年,国家大治,统治者在寻找治国良策时,董仲舒及时奉上《春秋繁露》,刘安也献上《淮南子》,而墨家作为当时的显学却在学术和治国思想上无所作为。结果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学说,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正式跟皇权结合,成为正统思想,墨家沦为杂家。
    西汉初年,游侠成为一种风气。疑为墨家弟子的郭家朱解之流对民间影响非常之广。加之墨家内部有一套完整的赏罚制度,墨家弟子犯了法,自己处罚,完全不理政府。作为封建集权的统治者。怎么可能容忍人的影响比政府比皇帝还大?又怎么可能容忍有别的组织可以在法外立法?因此汉景帝时开始弹压墨家。到汉武帝时,儒家思想成了主导,郭家朱解之流又以武犯禁,藐视皇权,杀人于千里之外;更有一些墨家子弟参加当时的七国之乱。汉武帝震怒之下,先后三次重拳出击镇压墨家。墨家子弟的活动从此走向地下,逐渐衰落。游侠之风也因此衰落,直到大唐才又渐渐兴起。
    随着时间的推移,墨子学说到了近代又逐渐渐受到推崇,比如梁启超、章太炎、孙中山等。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伟大的平民圣人——墨子其人其事
季羡林说:“墨子在人类文明史上,代表了一个时代的高度,他在哲学、教育、科学、逻辑、军事防御等许多领域都有杰出贡献,是一位伟大的平民圣人。

第二章 兼爱——人生最大的艺术
墨子指出,若使天下人都彼此相爱,国与国不互相攻打,家与家不互相争夺,没有盗贼,君臣父子都忠孝慈爱,这样就天下太平了多一份爱,就多一份信任、理解和宽容;少一份恨,就少一份仇视、争斗和罪恶。
像爱自己一样去爱别人
爱人利人,人亦爱利之
“爱”别人,不责求别人
兼爱的层次
朋友与陌生人
大爱无声
以德立身,泽己及人
爱人者,人方爱之
爱人与爱己
以爱人之心能感化人
不苛求别人的感恩
君子以人为镜
为人解难,利于他人
万事莫贵于义
塑造博爱的个性
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
爱心不能带有丝毫的功利性

第三章 “战”还是“不战”——墨子做人的启示
墨子说:凡事只讲争先,不礼让是不可能的。比如在狭窄拥挤的城门前和人与人行走的街道上。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素来有谦逊礼让的传统,可如今嚷嚷人世,个个都脚步匆匆,好像有忙不完的事,为了抢先一步,为了抢个位置,个个争得头破血流。古人有云:进一步山穷水尽,退一步海阔天空。
“非攻”的智慧
用人格魅力感染对方
平等待人,活出做人滋味
战争与和平
墨子的防御思想
不进行邪恶的攻伐,也不放弃正义的诛讨
不可无不让
利中取大,害中取小
以礼服人
学会宽容别人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学会爱你的敌人
除恶就是扬善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身

第四章 机智与愚钝——人际交往的智慧
墨子说:“运用大智慧的人,一般人很难知道他的功劳,爱耍小聪明的,反倒为世人所知真正聪明者,是个大智若愚的人,而那些自以为聪明的人,都爱耍些小把戏,哗众取宠,成了世人的笑料。真正聪明的人是使自己不聪明。
“聪明人”的“聪明”
智者与愚者
谄媚奉承可以覆灭一个国家,也可以毁灭一个人
虚怀若谷,方能海纳百川
不必强争,万事以“理”为先
聪明与愚笨之间
避免与人争论不休
言行傲慢易惹祸,言行谦逊易获福
莫因小利而失大益
口不择言,后患无穷
谨慎处世
韬光养晦,示弱于人巧避祸

第五章 俭节则昌,淫佚则亡——清谈墨子的生活智慧
“强本节用”是墨子思想的主题,墨子提出:“俭节则昌,淫佚则亡”。节用只求实用不求华丽,但是现代人却忘记了路边还有饿殍,不仅讲究华丽还讲究奢侈。人,在不知足中绝对地追求,在自得其乐中相对地满足。“人心不足蛇吞象”用作欲望无限膨胀的比喻符号,是节俭生命的一种的反向修辞设计强本节用。
去除铺张浪费恶俗
知足就是富有
死者与生者
害人不浅的历史厚葬陋俗
丧葬与人道
墨子与现代人的修身
活得简单,才能活得自在
高石子背禄向义给现代人的启示
钓者之恭非为鱼
生命之舟载不动太多的沉重
身外物,不奢恶
懂得放弃,洒脱生活
名利会使人相互残害
勤俭节约则昌
分出生活的轻重缓急

第六章 做自己命运的主人——墨子的非命观
墨子有言日:“强必治,不强必乱;强必宁,不强必危”,“强必贵,不强必贱;强必荣,不强必辱”,“强必富,不强必贫;强必饱,不强必饥墨子在《非命》篇中强调了人在自然社会中的作用,强调一切都必须靠你自己,我们自己才是命运的主宰,我们才是自己灵魂的领导哲学上有句格言: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基础成功者相信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所以他勤奋不辍;失败者相信命运天注定,所以他等待幸运的光临。
自信才能成功
为所难者必得所欲
言信行果,立身处世之道
胜败的关键在于条件是否适宜
……
第七章  尚贤——墨子的现代人才观
归国宝不若进贤士
实力胜于资历
人尽其能,赶驴的不让他遛马
要会因事设人,而不是因事设事
正确评价人才
用好比自己强的人
有能举之,无能则下之
用人不疑,故利若此
赏罚必出于王公
用人当知人善任

第八章  学思并重——墨子的学习与教育思想对现代人的启示
墨子的教育思想
知识就是资本
学习要劳逸结合
学习永远都是有益的
行者必先近而后远
多才多艺,不如独精一门
谦虚是学习的重要法门
学以致用,将知识运用于实践
思考的威力
条条大道通罗马
创新是一种强大的力量
经常反省自己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