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引言
第一章 进学赖三迁 慕贤定一生
(一)慈母严师
(二)私淑孔门
(三)辩辟许行
第二章 诉空位而超越 立“仁宅”则无敌
(一)“师道”与“王道”的张力
(二)“圣”“王”的“周期”“天机”
(三)当仁不让于师
第三章 乐天以知命 生生而不息
(一)人生莫测
(二)命运可知
(三)“乐莫大焉”
第四章 食色非人性 善恶有文野
(一)见死不救
(二)人性论
第五章 话语/权力 道统/天下
(一)“予岂好辩”
(二)“何必日利”
(三)“言近旨远”
(四)“术不可不慎”
(五)傥傥之言
第六章 无情非君子 有朋远方来
(一)圣人亦有情
(二)情之所钟正在我辈
(三)“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
第七章 夜气谓之何 仁端可当也
(一)难解的概念
(二)从整体上理解
第八章 战兵乎战德 求仁或求利
(一)“道不同,不相为谋”
(二)莫“执一”
(三)战之“仁义”
第九章 井田斯远景 农桑乃小康
(一)理想创造现实
(二)着眼小康
第十章 华夏风流 浩然气长
(一)落叶归根
(二)身后泽被
后记
附录一:参考书目
附录二:孟子年谱
内容摘要
儒之对于中国其实也是对于世界的重大影响,以人物传记的形式来对其进行表述、描摹,将具体的儒者作为诠释儒之轨迹的符点。孟子(约公元前372~前289)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名轲,邹(今山东邹县)人。约生于周烈王四年,约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相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子思的学生。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到过梁(魏)国、齐国、宋国、滕国、鲁国。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暴力的手段实现统一。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没有得到实行的机会。最后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