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解读周易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806227431
  • 作      者:
    周山著
  • 出 版 社 :
    上海书店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2
收藏
编辑推荐
    科学观象 通俗释义<br>    类比推理 综合解读<br>    廓清《周易》玄之又玄的神秘光环<br>    一书在手<br>    栩栩然翔步于易学之门
展开
作者简介
    周山,字藕生。号野耇,男,1949年生。上海市崇明县人。现为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中国哲学史研究室主任、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哲学史学会理事、中国逻辑学会理事、中国逻辑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哲学会中国哲学史委员会主任、周易研究中心秘书长。主要著作有《中国逻辑史论》、《易经新论》、《周易文化论》、《东方情欲论》、《村野文化》、《智慧的欢歌》、《绝学复苏》,主编有《中华国耻录》、《中国学术思潮兴衰论》等。兼涉文学,发表有长篇小说《狐狸梦》、《瞎子王》、电影文学剧本《洗冤录》、《月随人归》、《海妹子》等。
展开
内容介绍
    我从事中国逻辑史研究有年,多年来一直苦苦寻找中国传统思维方法的形成机制。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当我撇开各种旧说,用逻辑学的眼光重新审视《周易》古经时,终于看清了它的真面目:《周易》无疑是华夏民族特有的一部思维工具书。作为一部规范影响华夏文化长达数千年之久的经典,《周易》的文化历史价值是多方面的,但是它的逻辑价值理应居于首位。这一发现,使我有一种“纲举目张”的快感,同时也为找到了中国逻辑史的起点、中国逻辑史的真正的主旋律而万分欣喜。三年前,当《中国逻辑史教程》列为“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而进行修订再版时,我提出添加“《周易》的逻辑思想”作为该教材的第一章这一建议,获得了南开大学崔清田教授、华东师范大学何应灿教授等同道的一致赞同。我相信,《周易》作为中国哲学史、中国思想史等著作的第一篇章,也为时不会太远。<br>    在进入正文之前,我想先将撰写本书的一些主要的想法告诉读者。<br>    我曾经说,《周易》是中国文化的源头,中国逻辑史的起点。然而,当我继续前行,寻找《周易》得以产生的文化历史背景时,又发现《周易》还有源头。严格说来,《周易》只是我们目前所能见到的比较完整的第一本书。在它之前,还有更古老的书籍,至少《连山》、《归藏》就早于《周易》。
展开
精彩书摘
    在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象形文字组合而成的会意文字中,象形文字往往被赋予超出本义的内容。例如,由“止”和”弋”这两个象形文字组成会意文字“武”;“止”象脚形,然而在“武”字中已被赋予人在行走的意义,整个“武”字表示人负弋而走,由此衍生出“威武”的意义。如果说象形文字只是对个别事物的拟象;那么会意文字则开始了对一般事物情况的抽象,具备了比类合谊、以见指伪为的特点。<br>    由个别到一般,是人们认识中的一次飞跃。从象形文字发展到会意文字,也无疑是我们的先人在思维方法上的一次跃进,使得具有传统思维特点的类比方法渐渐露出了头角。会意文字的功用,是使人们根据文字的结构,作出种种想象,进行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联想。由于联想,同一个会意文字,又往往生出几种“意”。<br>    以“暮”字为例,它的古体字犹如太阳在丛莽中,使人意想到日落西山的情景,由此又使人联想到人的晚年光景。这样,“暮”字便有了本义与联想义亦即类比义两种。作为本义,指日落的时候,因而可与其他文字组成“暮色”、“日暮”等语词;作为类比义,指事物在时间上临近结束,可与其他文字组成“暮年”、“暮春”、“暮气”等语词。“暮”虽为两义,但各自所反映的事物之间在某一点上却又相通。 <br>    ……
展开
目录
序言<br>内篇<br>一、发生论<br>1.爻画符号源于数字<br>2.经卦、复卦与象形、会意文字<br>3.《周易》的作者及其版本<br>二、符号论<br>1.对象语言与语法语言<br>(一)八经卦<br>(二)六十四复卦<br>2.据象推理的基本规则<br>(一)自然递进规则<br>(二)当位规则<br>(三)对应规则<br>(四)三段规则<br>(五)二段规则<br>(六)整体规则<br>(七)变爻规则<br>3.推理的几种基本方法<br>(一)据象推理<br>(二)据辞推理<br>(三)象、辞结合推理<br>4.符号系统的三大特点<br>(一)形象性<br>(二)辩证性<br>(三)灵活性<br>三、辞论<br>1.逻辑价值<br>2.政治历史价值<br>(一)关于政治权谋的卦爻辞<br>(二)关于军事理论的卦爻辞<br>(三)关于商旅生活的卦爻辞<br>(四)关于婚姻习俗的卦爻辞<br>3.伦理价值<br>(一)有关行为准则与道德修养的卦爻辞<br>(二)有关家庭伦理,尤其夫妇关系的卦爻辞<br>(三)有关主从名分的卦爻辞<br>4.哲学价值<br>(一)朴素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尊天道,重人谋<br>(二)关于事物内部矛盾双方对立统一及其互相转化的认识<br>5.文学价值<br>(一)保留了殷代诗歌的片断,体现了殷代诗歌创作的风格特点<br>(二)编织了许多寓意深刻的故事<br>6.美学价值<br>(一)对“真”的肯定,对“假”的批判<br>(二)对“善”的推崇,对“恶”的谴责<br>(三)对“美”的赞赏,对“丑”的厌恶<br><br>外篇<br>一、《易传》论<br>1.有关《易传》作者的困惑<br>(一)《易传》成文的大致时代<br>(二)《易传》作者的学派倾向<br>2.《易传》在易学史上的主要贡献<br>(一)开启玄奥之门的钥匙<br>(二)对事物情况之间的种种联系进行了系统的分析<br>(三)关于象、辞、意三者关系的分析<br>(四)对“道”的阐述<br>3.《易传》的失误<br>(一)所谓“忧患意识”的误解<br>(二)关于占筮的渲染和对后世的消极影响<br>二、《周易》的旁枝侧叶<br>1.占筮及其“决策”功能<br>(一)从占筮的操作程式看牵强比附的非科学性<br>(二)占筮的关键:释义<br>(三)占筮的功用:预测与固信<br>2.“命理哲学”及其思维方式<br>(一)关于“命”的早期争论<br>(二)“命理”形成的两个阶段<br>(三)“命理哲学”的特点与危机<br>3.风水理论中的迷信与科学<br>(一)风水术的早期历史以及与《周易》的关系<br>(二)风水与环境美学<br>(三)风水批判<br><br>释义篇<br>上经<br>一、善知进退、自强不息的《乾》<br>二、追随正道、涵容万物的《坤》<br>三、积聚力量、以求发展的《屯》<br>四、有教无类、教亦有方的《蒙》<br>五、等待时机、以柔克刚的《需》<br>六、当止则止、虽胜犹败的《讼》<br>七、纪律严明、统帅老成的《师》<br>八、相亲相助、宽宏无私的《比》<br>九、冲破阻碍、积聚力量的《小畜》<br>十、以礼而行、无往不利的《履》<br>十一、顺应自然、阴阳和畅的《泰》<br>十二、其亡其亡、系于苞桑的《否》<br>十三、破闭塞门、通天下志的《同人》<br>十四、无所不有、满而不溢的《大有》<br>十五、裒多益寡、称物平施的《谦》<br>十六、居安思危、乐极生悲的《豫》<br>十七、舍弃己见、择善而从的《随》<br>十八、革除腐败、任用贤能的《蛊》<br>十九、以仁为本、恩威并重的《临》<br>二十、考察民情、完善政治的《观》<br>二十一、排除障碍、明察秋毫的《噬嗑》<br>二十二、注重实质、返朴归真的《贲》<br>二十三、顺应时势、屈身避害的《剥》<br>……<br>下经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