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有(与)存在:通过“存在”而重读中国传统之“形而上”者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301096127
  • 作      者:
    伍晓明著
  • 出 版 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5
收藏
编辑推荐
    《有(与)存在:通过“存在”而重读中国传统之“形而上”者》以现象学的哲学方法来重读中国哲学中的“有”与“无”、“道”等核心观念,如此则使对中国哲学的解释重新充满新的活力与创造力,并同时呈现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各自的思想脉络。
展开
内容介绍
    《有(与)存在:通过“存在”而重读中国传统之“形而上”者》发端于一个欲在汉语中说清海德格尔所思考的“SEIN[BEING]”这个在印欧中非常基本也在某种意义上非常普通的词的“意思”的冲动。说“冲动”当然会引起某种误解,因为作者考虑这一问题时间其实已经很长了。
    《有(与)存在:通过“存在”而重读中国传统之“形而上”者》主要部分的初稿,即目前的第一部和第二部,其实都早在2000年就已经完成了。作者在讨论海德格尔的“SEIN”的意思的过程中开始深入思考汉语的“有”的既表“占有”又表所谓“存在”这种双重用法所可能蕴涵的哲学意义的。
    自作者开始考虑这些问题以来,国内已经出版了一些有关论著。最近结集出版的《BEING与西方哲学传统》一书,汇集了讨论“BEING”问题的主要汉语论文和一些外语论文的汉语翻译,也许是这一问题领域中迄今最值得注意的著作,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考。
展开
目录
第一部  从被翻译的“存在”
回到汉语的“有”与“无”
第一章  “语(言)(边)境”之上的“存在”
一  “有存在”乃
二  翻译“的”欲望
三  “吸收”或“款待”
第二章  跨越语言边境的西方(哲学概念)“存在”
一  难以在汉语中款待的西方“存在”
二  西方的“Sein/Being”(存在)与“sein/be"(是)的语
法关系
三  以汉语的“是”翻译名词性的“Being"的问题
四  作为差异的“存在”
五  “存在”这个词与西方形而上学传统
第三章  汉语中的“有”:“占有”与“存在”
一  回到中国传统的“有”
二  一身而二任的“有”
三  “有”与“在”
四  作为语言事件而发生的物之原始性的因“占”而
“有”
五  人与物之互有或相有
第四章  “有‘有’也者”
一  有之成为万物的总名,以及有之有的遮蔽
二  人不可能不有
三  “有”什么都不可能“是”
第五章  “有生于无”
一  魏晋玄学所关心的无
二  “以无为(本)体”还是“以无为用”?
三  “崇有论”之何以非真崇有?
结论  中国之“有”与西方之“存在”(Sein[Being])

第二部  道可道
第一章  “道可道……”:重读《老子》第一章
一  题解:“重”与“读”
二  道“可道”,名“可名”
三  “始”与“母”
四  “故常无……”
五  天下万物“同”于有
六  玄同
七  众妙之门
第二章  “虚”(之)“极”与“静”(之)“笃”:重读《老子》第
十六章
一  引论
二  “虚”(之)“极”
三  “静”(之)“笃”
四  “物”之“命”
五  “常”之“常”
六“道”之“久”
第三章  老子与海德格尔之近:“道之为‘物’”抑或“物之
为‘道’”?
一  对海德格尔文本的阅读:物之为“道”
二  对老子文本的阅读:“道之为‘物”?
参考书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