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爱的福音:中世纪基督教人道主义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508037693
  • 作      者:
    杜丽燕著
  • 出 版 社 :
    华夏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5
收藏
编辑推荐
    中世纪被西方人认为是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这个时期的人道主义状况如何,是本书所要详尽探讨的问题。全书介绍了基督教产生的基础、基督教与希腊文明的传承关系,以翔实的论据证明中世纪基督教人道主义的存在,并以独特的视角将中世纪人道主义定位在爱的福音的层面上。
展开
内容介绍
    上世纪初,特别是“五·四”运动时期,随着西学东渐,人道主义的研究进入中国,1903年上海明权社出版的《新尔雅》(汪荣宝、叶澜编)就有“人道主义”条目。“五·四”运动时期,人道主义研究达到高潮。虽然受到连年战乱的影响,但当时的研究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1949至1978年,由于时代和环境的限制 ,人道主义研究几乎很少问世。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随着对“文革”的反思,我国哲学界曾经进行了人道主义问题大讨论,后因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而中止。1995年,对人道主义的讨论和出版重新开始起步。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我国向世界敞开了大门,了解世界,了解西方文明,刻不容缓。西方文明的精髓就是人道主义,因此,我们要了解西方文明就要对人道主义要进行溯本求源的研究,要深入这一文明的内部,探讨它,了解它,吸收它的可取之处。《人道主义思想史》丛书的写作初衷就是溯本求源,揭示人道主义的深刻内涵,顺其脉络向我国读者展现它的发生与发展,确定其在西方文明史中的核心地位。 《人道主义思想史》共六册,《人性的曙光:希腊人道主义探源》《爱的福音:中世纪基督教人道主义》《文艺复兴时期的人道主义》《近代启蒙主义的人道主义》《东正教与俄罗斯人道主义》和《二十世纪人道主义与反人道主义》。每本约计50万字。作者均为我国哲学界有所成就的中年学者,他们具有坚实的哲学功底,并且对人道主义进行了多年的深入研究,其成果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这套丛书的内容极其丰富、厚重,在人道主义研究方面独树一帜,是极有分量的著作。 《爱的福音:中世纪基督教人道主义》是《人道主义思想史》丛书的第二部。中世纪被西方人认为是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这个时期的人道主义状况如何,是《爱的福音:中世纪基督教人道主义》要详尽探讨的问题。《爱的福音:中世纪基督教人道主义》介绍了基督教产生的基础、基督教与希腊文明的传承关系,以翔实的论据证明中世纪基督教人道主义的存在,并且以独特的视角将中世纪人道主义定位在爱的福音的层面上。
展开
精彩书摘
    博爱耶稣布道,提出两条诫命,均与爱相关。然而,耶稣对于爱上帝和爱他人,并没有进行更系统的探讨。耶稣的布道风格是口语式的,格言式的。对于人为什么要爱,似乎并没有说出更多的道理和根据。而保罗则不同。保罗从耶稣受难与复活开始,探讨上帝拯救世界的伟业。因而他对于人为什么要爱上帝,为什么要彼此相爱,有一番自己的道理。保罗从耶稣受难入手,以原罪一赎罪为依托,使得基督徒之爱变得更为丰满,更有充分的理由。上帝的自我牺牲展示了上帝对人类、对自己被造之物的爱与慷慨。受上帝无私之爱的感召,人应该首先爱上帝;耶稣无辜受难,为洗清人类的罪孽,被圣父送上祭坛,这等伟大的自我牺牲精神,当然也值得人效法,当然也值得人爱。人对上帝和耶稣的爱是一种圣洁之爱,而且是基督徒之爱的根本。在这一基础上,人当效法上帝与耶稣,爱邻人,爱兄弟,爱敌人。这种爱是当之无愧的博爱,它是上帝所赐,是上帝之爱。用爱对待世间的人和事,就是传播上帝的福音,就是拯救人类之举,拯救人类就是拯救自己。
    基督教所提倡的爱是有层次的。关于圣爱我们已经说了不少。基督教从诞生那天起,就一直在培养人的圣爱。对上帝和耶稣的爱是以感恩戴德为基础。是对恩人特别是大恩人之爱。上帝与耶稣对人有再造之恩,此恩可谓大矣,太值得爱了。而且应该用全身心去爱。除了圣爱以外,其余的爱都是人的世俗之爱。它以圣爱为基础。人爱自己最容易,因为人都自爱。这种爱是自私的。人可以爱父母,爱子女,爱兄弟姐妹,这种爱是一切生物的天性,它以天然的血缘关系为纽带。爱邻人就比较难了,特别是耶稣意义上的邻人。它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邻里乡亲。如果是一般意义上的邻居,还有点乡情呢。人不亲水亲,水不亲地亲。总有那么点可以爱的理由。耶稣提倡的爱邻人,其实就是爱与你不相干的人。对与你不相干的人要献出爱心。这种爱不是以血缘为前提的爱,不是以乡情为前提的爱,而是以人的仁爱之心和对上帝事业的信念为前提的爱。它需要人的慷慨、仁慈和自我牺牲精神。这一切都要求人付出自己的善与爱。这种付出不是功利的,而是基督徒必须具备的品质。是基督徒之为基督徒的标志,也是基督徒似上帝的标志。但是,做到这一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然而,这是基督徒内心受难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克尔凯廓尔指出,对邻人之爱意味着你爱的对象可能根本不具有完美性。这是可以想象的。因为爱具有完美性的人,就是爱非凡的人,而爱非凡的人就是爱优点,那么这种爱依然不是普世性的。而且不仅如此,上帝便陷入尴尬的境地。谁能在上帝面前称非凡,谁能在上帝面前称完美,上帝便不可能爱了吗?然而上帝是至爱的。人们从上帝的爱得到的启示便是,“正是因为邻人不具备任何恋人、朋友、被颂扬者、有教养的人、少有的人和非凡的人所具备的如此高度的完美性,正因为如此,对邻人的爱才具备对恋人、朋友、有教养的人、少有的人和非凡的人的爱所显示出的一切完美性”。因为其他的爱有双重问题:对象与爱。这类爱是由爱的对象决定的。大多因为爱的对象值得爱,可爱。但是对邻人之爱只考虑一点,就是它只有爱。爱邻人只表现为爱,它不是由对象而生,而是由信仰而生,这就是爱,是博爱。最难的恐怕是爱仇敌了。如果说爱邻人或者换句话说爱素不相识的人,还着那么点边际,似乎还不超出人的想像力,那么爱自己的敌人,甚至爱自己的仇敌,那便根本是寻常人不可想象的。然而,如果一个信徒爱上帝,那么他也一定要学上帝的样子爱自己的敌人。如果一个信徒活在耶稣之中,也应该像耶稣那样,为自己的敌人祈祷。我们前面讲过,基督教所理解的受难,是受常人所不能受之难。如果凭白无故地爱他人,甚至爱自己根本不认识的人已经是常人所不能为,爱自己的敌人则更是难以想象。于是博爱本身,特别是爱你的敌人本身,便具备了基督徒受难的条件,就属于基督徒必须为之的事情了。如果人能够像上帝那样施博爱于人世间,那便是基督徒道德的升华。
    净化灵魂与耶稣一道受难,特别是经历内心的受难本身就是净化灵魂的过程。耶稣受难,代表着人类有原罪的肉体的死亡,人类从此免去原罪。耶稣的复活代表人类灵性的身体的复活,说得明白些就是灵魂不朽。基督教信仰有现世与来世之分,对于基督徒来讲,不求现世的荣华富贵,只求来世的永生和不朽。这个不朽主要是灵魂的不朽。基督教灵魂不朽思想的根本前提是灵魂和肉体二元论。肉体是邪恶的,充满欲望的。人类始祖亚当就是因为听任肉体欲望的驱使而犯下原罪。原罪—赎罪说为人们留下的最高警戒,便是谨防肉体和欲望的诱惑。而基督教信仰从根本上说,就是要求人们摆脱肉体欲望,从而净化灵魂,使人在灵性的基础上再度复活,成为一个全新的人,一个以净化的灵魂面世的人,一个信徒。而不是一个利益之徒。关爱灵魂,而不是沉溺于尘世的灯红酒绿,是基督教信仰的基本取向。对于基督教来讲,一个真正的人,首先是有信仰的人,有洁净灵魂的人。把信仰作为一个真正的人的标志,确实是基督教的贡献。上述三点是耶稣、保罗福音人道主义的主要思零。它的核心是信仰,根本是爱,目的是净化灵魂。
    ……
展开
目录
导论 中世纪基督教没有人道主义?
误区之一:人道主义就是说希腊语
误区之二:人道主久起源于文艺复兴
误区之三:人道主义就是无神论
误区之四:把中世纪的蒙果与黑暗完全归咎于基督教,从而断定它是反人道主义的
第一部分 中世纪基督教人道主义的渊源
第一章 琐罗斯德教——基督教的非然太教来源
一 两条文明之路
二 琐罗斯德教史
三 琐罗斯德
四 琐罗斯德教的基本教义
五 琐罗斯德教影响基督教的可能性
第二章 犹太教——基督教人道主义的母体
一 苦难深重的犹太民族
二 犹太教与基督教
第三章 希腊化:基督教人道主义产生的文化背景
一 希腊化种种
二 希腊化是基督教及其人道主义产生的思想背景
三 希腊哲学为基督教思想的产生奠定理论基础

第二部分 中世纪基督教人道主义崛起
第四章 耶稣和保罗:福音人道主义的奠基者
一 耶稣传道、受难、复活
二 耶稣创立的福音人道主义
三 保罗对福音人道主义的发展
四 福音人道主义的几个重要内容
第五章 斐洛和柏罗丁哲学:福音人道主义的哲学基础
一 基督教走向理论化的必要性
二 犹太哲学家斐洛
三 新柏拉图主义者柏图罗丁

第三部分 中世纪福音人道主义的巅峰
第六章 基督教征服罗马帝国
一 历史进程:从受迫害到罗马帝国国教
二 基督教获得胜利的原因
三 基督教的制度化
四 对于基督教征服罗马帝国的看法
第七章 圣·奥古斯丁——福音人道主义的巅峰
一 生平及思想历程
二 恶与原罪
三 神的三一论
四 人的三一论
五奥古斯丁对福音人道主义的贡献

第四部分 中世纪福音人道主义的衰落
第八章 奥古斯丁与阿奎那之间
一 新的世界格局
二 阿拉伯哲学与阿拉伯亚里斯多德主义
三 亚里斯多德主义与经院哲学的兴起
第九章 终结者托马斯·阿奎那
第十章 但丁的完美图解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