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哲学概论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500451954
  • 作      者:
    唐君毅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5
收藏
内容介绍
  唐先生为当代中国哲学界之巨匠,其代表作之一的《哲学概论》,为当代中国学者所撰写的规模最宏大的哲学介绍书。本书内容广泛,在哲学问题上包括逻辑、知识论、形上学、价值论及文化哲学各大范畴,且具世界性视野,讨论领域横跨古今中国哲学、西方哲学、和印度哲学沽大传统,其视角之阔,关怀之广,兼思考之精,可说前无古人。
  在每一哲学问题的讨论中,唐先生均详举诸家观点,仔细辨析,然后再作整体探讨,深入各个哲学家的心灵世界,发现其哲学理念之根源,以见诸家学说同中有异,异中之同,使不同之哲学心灵得以各归其位,不致对立而无归;特别在人生价值之问题上,最后历尽古今中外各大哲之思想后,方更了解中国传统哲学之精粹所在。故此书不独为提供各种哲学知识之书,亦为会通不同哲学心灵、提供高层次哲学智能的巨著。读者浸淫其中,当得无穷启发。
展开
精彩书摘
  第六节哲学问题举例
  对以上所说哲学之意义,可举一些哲学问题为例,加以说明。我们上述之各种学问中,有重在行之各种学问,有重在语言文字意义之知之各种学问。在后者中有文学,历史,科学。而每种中又各分为各种。现在我们大家所知道的,是科学中所分的门类最多,如数理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及其中之各种等。
  (三)在此,我们对于科学,首即可发生种种哲学性的问题,如各种科学何以共名为科学,其共性是什么?其共同或不同的方法是什么?其如何关联起来,以成一科学知识之世界?这些问题,明不好说只属于任一专门之科学。因任一专门科学中,皆可不论一切科学之共性之问题,及与其他科学之关联;亦可不需比较其所用方法,与其他科学所用方法之同或异。其次,我们说科学与历史,都是知识,则其同为知识之共性,又是什么?其不同处是什么?是否历史学亦是科学,或不是科学呢?如是,依何理由?如不是,又依何理由?如不是,历史与一般科学,又如何关联以存在于人类知识之世界中?这些问题,亦只好说在科学与历史之外。
  此外,我们又说文学是抒情的,不算知识。、则知识与非知识之界限,如何规定?知识世界中,除科学与历史以外,是否尚有其他?人之知识世界,是如何结构而成的,以别于非知识的世界?如果说文学非知识,则文学是什么?文学与科学历史知识,又如何关联?譬如文学与科学历史知识,同须用语言文字表达,则文学的语言文字,与科学、历史的语言文字,何处不同?是否处处不同?成就文学与科学历史的人之心灵活动,何处不同?是否处处不同?这些问题,亦在文学与历史之外。
  再其次,我们说科学、历史、文学,都是主要关联于语言文字之意义之知的学问。而此外尚有主要关联于行为之学。但在我们上述之主要关联于行为之学中,仍须用到其他语言文字。而人之发出语言,写出文字,亦可说是一种行为。毕竟在此二类之学中,语言文字所占之地位,有何不同?何以不同?而此二类之学,如一偏在知,一偏在行,则人之知与行,实际上是如何关联起来的?毕竟在人生中,知为重,或行为重?可否说知只是行之中间一段事,所以解决行为之问题者?或可否说行亦是知之中间一段事,所以成就我们进一步之知者?何者为人所当知与当行?人又当如何将知行关联方为最善?这些问题,亦在知之学与行之学之本身以外。
  (四)我们说科学历史都是知识,但知识是属于人的。知识的对象是什么?是存在的事物,或非存在的事物?如皆是存在的事物,则数学几何学的对象,是否存在?其次,过去的历史中的事物,是否亦算存在?如说知识的对象,不必都可说是存在,只能说是一种“有”。则“有”有多种?如数学几何学中之对象之“有”,与现实存在之“有”,及历史事物之“有”,已是三种。此外是否还有其他的“有”?如文学中所想象的对象,是否亦一种“有”?如是,则“有”有四种。此外我们求知时,须用思想,思想有其进行的规律,与一定的方法。此规律与方法,算不算一种“有”?我们表达思想,要用语言文字,我们之运用语言文字,亦有其规律,此规律算不算一种“有”?如亦是“有”,则此“有”是依于外面的存在事物,或客观之有而有?或依于主观的心理,社会的习惯而有?或依于任意定此规律的我与他人而有?或依于能定如此如此规律的先天理性而有?或依于其他?这些问题,乃通常所谓哲学中,属于存在之理论与知识之理论之专门问题。这些问题,引我们到知识以外的存在,或知识与存在的交界,或知识本身之构造,与所含的成分之存在地位的思索。这些问题,可要求我们超出我们所谓知识,来思维我们的知识,成就“对知识与存在之关系”之知识。于是可要求我们超出我们一般用来表达知识的语言,而另用一种语言,来表达此知识与存在之关系之知识。但这些问题,亦可要求我们根本超出一切知识与语言之世界,以达于绝对的超知识界超语言界。
  ……
展开
目录
上卷
第一部哲学总论
第一章  哲学之意义
第一节  哲学,爱智及智之名之原义
第二节  如何了解哲学之意义
第三节  论广义之学问及以行为主之学问
第四节  论以知为主之学问
第五节  哲学在学问中之地位与意义之初步的了解
第六节  哲学问题举例
第二章  东西哲学中之哲学之意义
第一节  导言——重申上章  结论
第二节  中国传统之哲人之学之兼贯通语言界与超语言界及知与行之意义
第三节  西方之希腊,中古及近代之文化中之哲学之性质与地位
第四节  现代西方哲学家之哲学意义观——关联于科学之哲学意义观
第五节  关联于历史之哲学意义观
第六节  关联于文学之哲学意义观
第七节  关联于超语言界之哲学意义观
第三章  哲学之内容一、名理论甲逻辑
第一节  哲学之分类
第二节  名理论与逻辑、辩证法、知识论及因明之名辞
第三节  西方之逻辑一名之涵义与内容之演变
第四节  略述印度之因明之特质及中国之逻辑思想
第四章  哲学之内容二、名理论乙知识论
第一节  西方知识论之主要问题之演变
第二节  印度哲学中之知识论问题
第三节  中国哲学中之知识论问题
第五章  哲学之内容三、天道论——形上学(上)
第一节  天道论与形而上学,存有论或本体论,宇宙论第一哲学及神学之名义
第二节  西方上古及中世之形上学之发展
第三节  西方近代形上学之发展
第六章  哲学之内容三、天道论——形上学(下)
第四节  印度哲学中之形上学精神
第五节  印度各派形上学之分野
第六节  中国先秦之形上学思想
第七节  秦汉以后中国形上学之发展
第七章  哲学之内容四、人道论、价值论
第一节  人道论与伦理学、人生哲学、美学、价值哲学之名义
第二节  西方人生思想之发展——希腊与中世
第三节  西方人生思想之发展——近代
第四节  印度之人生思想之特质——其与西方之人生哲学问题之不同
第五节  印度人生思想之各型及其不重西方人生哲学中之若干问题之理由
第六节  中国之人生哲学之发展——先秦
第七节  中国之人生哲学之发展——秦以后至今
第八章  哲学之内容四、文化哲学
第一节  文化哲学历史哲学与一般哲学
第二节  数学与自然科学之哲学
第三节  艺术哲学与美学
第四节  宗教哲学与自然神学
……
下篇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