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毛泽东与中国社会改造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507321789
  • 作      者:
    李伟著
  • 出 版 社 :
    中央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6
收藏
作者简介
    李伟,男,1949年10月北京生人。曾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班长。在北京铁矿、北京重型机器厂做过五年工人。1977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在中共中央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工作过,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副秘书长。现在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一部工作,任副主任、研究员,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副秘书长。
展开
内容介绍
    专家对这部著作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这本著作深刻考察了毛泽东成功改造中国的方法,科学总结了毛泽东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深入挖掘了毛泽东实践和思想的精髓,提炼出了认识毛泽东思想的新的观点、新的论断。全书涉及的都是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对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理论建设和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全书章节的题目多是毛泽东的话,立论别开生面,发人深省。虽然是一部理论性很强的历史著作,但语言通俗,思想鲜活,字里行间洋溢着革命的激情。专家认为,这样一部匠心独运、具有历史深度和理论深度的作品,是我国思想界研究毛泽东的一个卓越的学术成果,肯定会为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工程的建设做出重要贡献。<br>    毛泽东改造中国的活动极其丰富而深厚。他是怎样领导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运用了什么方法、手段,回答和解决了什么问题,这就是本书讨论的内容。
展开
精彩书摘
    毛泽东改造中国的实践活动是极其丰富而深厚的,本书把研究的视角投向了这样一个方面,毛泽东领导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认识中国,改造中国,在解决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任务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创造了一系列成功改造中国社会的方法、手段,形成了一系列促进中华民族不断进步和发展的社会经验。那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个什么问题呢?马克思主义创立时阐明了这样一个原理:“工人没有祖国”,但是工人“本身还是民族的”。马克思主义的这一原理,揭示了工人阶级即现代无产阶级的一个基本特性--无产阶级的世界性、国际性蕴含在民族性之中,是国际性和民族性的辩证统一。现代无产阶级的这一基本特性,在思想上引申出一个理论原则,马克思主义在创立时也作了阐述:共产党人的理论原理“是现存的阶级斗争、我们眼前的历史运动的真实关系的一般表述”;“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①为准确把握这一原理原则,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申明,马克思主义没有为无产阶级的革命提出过“任何一劳永逸的现成方案”,①不要用“学理主义和教条主义的态度去对待它,认为只要把它背得烂熟,就足以满足一切需要”,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②任何一位认真阅读马克思主义著作并付诸实践的读者,都不难从这些原理原则中得出这样的认识,马克思主义的作用和意义只有在一个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无产阶级革命中才能体现出来;马克思主义一经落脚现实世界,成为一个民族的无产阶级的理论思想和行动纲领,就必须回答和解决当地的实际问题,从理论到实践,其表现的方式一定是具体的、本民族的;一个民族的无产阶级成功地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了自身的社会问题和结出的历史果实,一定会给马克思主义带来新的认识、新的理解,增添新的内容、新的语言、新的风格。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实质,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具体体现,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创造性地解决本国的实际问题,首先使本民族的无产阶级事业取得胜利和发展,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在一个民族国家里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成为这个国家意识形态的灵魂。马克思主义能够被民族化,也必须要民族化,是马克思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也是马克思主义区别于其他思想体系所独有的与时俱进的品格和生命力所在。十月革命是马克思主义的伟大胜利,也是把马克思主义成功地运用于俄国社会而产生的列宁主义的伟大胜利。列宁主义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把马克思主义民族化--俄国化,第一个成功的范例和第一次成功的回答。1920年,列宁著书《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向各国共产党人阐述了俄国布尔什维克在马克思主义民族化方面获得的一些基本认识:“每个国家的工人运动在取得对资产阶级的胜利之前虽然都要预先经过本质上相同的锻炼,但这一发展过程又是按各自的方式来完成的。”“只要各个民族之间、各个国家之问的民族差别和国家差别还存在(这些差别就是无产阶级专政在全世界范围内实现以后,也还要保持很久很久),各国共产主义工人运动国际策略的统一,就不是要求消除多样性消灭民族差别(这在目前是荒唐的幻想),而是要求运用共产党人的基本原则(苏维埃政权和无产阶级专政)时,把这些原则在某些细节上正确地加以改变,使之正确地适应于民族的和民族国家的差别,针对这些差别正确地加以运用。在每个国家通过具体的途径来完成统一的国际任务,战胜工人运动内部的机会主义和左倾学理主义,推翻资产阶级,建立苏维埃共和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时候,都必须查明、弄清、找到、揣摩出和把握住民族的特点和特征,这就是一切先进国家(而且不仅是先进国家)在目前历史时期的主要任务”。①列宁领导俄国布尔什维克为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化开通了世界历史的道路,马克思主义民族化遂成为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各国社会主义运动的一项基本任务。<br>    ……
展开
目录
序<br>导言<br>第一章 重要的问题在善于学习<br>一 态度决定一切<br>二 重要的问题在善于学习<br>三 反对本本主义<br>四 来一个全党的学习竞赛<br>五 学习马克思主义就是学习阶级斗争<br>六 认真看书学习,弄通马克思主义<br>第二章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br>一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br>二 理论和实践是怎么结合起来的<br>三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br>四 调查研究是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br>五 大兴调查研究之风<br>第三章 我们今天要怎样建设我们的党<br>一 布尔什维克化<br>二 给以无产阶级的思想领导<br>三 支部建在连上<br>四 一场争论<br>五 党的建设的法典<br>六 整顿党的作风<br>七 一条基本原理<br>八 把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进行到底<br>第四章 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br>一 为什么要研究为人民服务<br>二 共产主义运动的灵魂<br>三 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br>四 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一点也不能疏忽<br>五 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br>六 榜样的力量<br>七 努力创造为人民服务的社会环境<br>八 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政策不能含糊<br>第五章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br>一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br>二 我们的原则是党指挥枪<br>三 新式整军运动<br>四 一条坚强的马克思主义的军事路线<br>五 战斗队、工作队、生产队<br>第六章 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br>一 孙中山革命事业的继承者<br>二 统一战线是一门科学<br>三 谁是我们的朋友<br>四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br>五 我们党的一些历史经验<br>第七章 中国革命的道路<br>一 “农民运动的王!”<br>二 井冈山的道路<br>三 讲“列宁没有讲过”的话<br>四 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br>五 问题是公开的时代之声<br>第八章 社会主义是中国的惟一出路<br>一 从《北京日报》的一篇文章说起<br>二 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br>三 中国向何处去<br>四 我们也要写一本书<br>五 组织起来<br>六 社会主义改造的速度<br>七 赎买政策使我们在政治上获得主动<br>附录一 《梁漱溟与中国农村的社会改造》<br>附录二 《不要歪曲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br>第九章 价值法则是一个伟大的学校<br>一 必须学会做经济工作<br>二 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br>三 以苏为鉴<br>四 计划是意识形态<br>五 价值法则是一个伟大的学校<br>六 搞社会主义建设没有耐心怎么行<br>附录 莫里斯·迈斯纳(美):《为了建设新中国》<br>第十章 让哲学从哲学家的课堂和书本上解放出来<br>一 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br>二 迫切要求一个普遍的启蒙运动<br>三 要在各国党的政治局会议和中央全会上谈这个问题<br>四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br>五 要少讲空话,多讲办法<br>六 不关心哲学,我们的工作是不能胜利的<br>附录 《是谁陷入了误区》<br>第十一章 谁胜谁负的问题还没有真正解决<br>一 一个从理论变为现实的战略问题<br>二 谁胜谁负的问题还没有真正解决<br>三 怎样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的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br>四 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br>五 九评苏共中央公开信<br>六 为了党和国家长治久安<br>七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任重而道远<br>主要参考文献<br>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