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家世 家书 家风:毛泽东的亲情世界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507321746
  • 作      者:
    丁晓平著
  • 出 版 社 :
    中央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6
收藏
作者简介
    丁晓平,1971年生。安徽安庆怀宁人。1990年参军,服役于海军。毕业于南京政治学院新闻学系,就读北京大学艺术系研究生班。三次立功。解放军 (文艺)出版社编辑。中国国际友人研究会理事,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1989年发表处女作。曾用丁筱、痖子、怀宁等笔名,在海内外200多家报刊杂志发表诗歌、散文、小说、报告文学及新闻作品百万字。自中学时代始,获华东六省一市中学生作文比赛一等奖、《人民日报》杂文金台奖等20多项。主要著作:诗集《写在浪上》,纪实文学《大路朝东》、《邓小平和世界风云人物》、《记者之王》、《感动中国》,长篇电视文学剧本《斯诺传奇》(20集),长篇小说《爱着》,中短篇小说 《新兵万岁》、《那一枪是我开的》等。主编有《毛泽东印象》、《周恩来印象》、《邓小平印象》等;策划编辑《毛泽东自传》、《小汤山日记》等图书获国家图书奖、解放军图书奖和解放军文艺奖。
展开
内容介绍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毛泽东作为中国贡献给世界的一代伟人。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如果让我们跨越政治哲学和意识形态的鸿沟,无论是仰视还是俯视,抑或平视,他都是一座纪念碑式的人物。他个人历史的本身不是传奇,胜似传奇;不是神话,胜似神话。因此毛泽东本人从来就没有走上什么神坛。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劝学,读书,交友,济苍生。读毛泽东的家书,看毛泽东的家人、家世、家事、家风,品毛泽东的亲情、爱情、友情、乡情。一部毛泽东家书可谓是一部革命家为人处世的教诲录,亦是一部政治家从政服官的亲情录。<br>    《家世家书家风:毛泽东的亲情世界》一书比较全面地记述了毛泽东和他的父亲母亲、妻子(杨开慧、贺子珍、江青)、子女(毛岸英、毛岸青、李敏、李讷)和儿媳刘思齐、邵华的故事,从毛泽东这个个体的“人”和人性上,发掘和欣赏毛泽东作为政治人物的另面情怀。本书以人物为中心,以家书为线索,将毛泽东和家人的故事串联在一起,使得读者既清晰家书的来龙去脉,又更深层次地把握毛泽东和每一个家人、亲人的关系。同时,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插入大量毛泽东家书的手迹与历史照片,使得阅读更直接更形象。
展开
精彩书摘
    韶山冲,长又长,砍柴做工度时光。鸡鸣未晓车声叫,隔夜难存半合粮。韶山冲。村连村,十户人家九家穷。有女莫嫁韶山冲,红薯柴棍度一生。无论如何也让人难以想象,伟人毛泽东就是诞生在这首民谣所歌唱的地方。韶山冲当年流传的这首民谣或许有文学演绎的成分,但像中国内地许许多多的山村一样,贫穷和落后这顶帽子同样也戴在韶山的头上。“禾镰上壁,没得饭吃。”东北距长沙约九十公里、东南离湘潭约五十公里的韶山冲,在毛泽东还没有成为中国的领袖之前,毫无疑问那是一个偏僻得不能再偏僻的地方。毛泽东的出生地韶山冲南岸上屋场,尽管贫穷落后。但山清水秀,“介三湘而远七泽,发岳麓而控东台”,风景如画,“潆洄地涌,水飞雪浪之花,九嶷天开,山横玉枕之案;绵亘百余里,蜿蜒来八面之龙。山苍莽,际无隆,狩幸致南巡之大舜”,“皎月是长明公不老,白云乃不速之客”,“九天韶乐,时来迭奏罗音;三邑童叟,每日瞻依仙境”。在这个“每日瞻依仙境”的山沟里,毛泽东这个农民的儿子在他十六岁之前,就从来没有离开过它方圆半径十里地的地方。母亲文七妹在她二十六岁时生下了她的第三个孩子毛泽东。这一年,父亲毛顺生二十三岁。因为前面两个儿子都在襁褓中夭折了,这给文七妹的打击很大。为了把第三个孩子平安地养大,她干脆回到湘乡的娘家唐家蚝,而且还在一座观音庙那里叩拜一块巨石认作干娘,并给孩子取名“石三伢子”。因此毛泽东的童年是在外公外婆家度过的,一直在那里生活到九岁才回韶山冲读书。俗话说“女大三,抱金砖”。毛顺生十岁时他父母给他订下十五岁时完婚的这门亲事,从此在他的勤劳经营下,家道还真的交上了好运。 “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十六岁这年,新婚不久的毛顺生为了还清家中的债务,被迫外出当兵,好挣一些饷银养家糊口。在兵营,毛顺生省吃俭用,一年后退伍回家,用积攒的钱还清了债务。从此,他开始经营耕作自家祖传的六七亩田地,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子,为一家的温饱精打细算。“吃不穷,用不穷,人无计算一世穷。谁会盘算,谁就会过好日子;不会盘算的人,你给他金山银山也是空的!”毛顺生虽然没有读过书,识不得几个字,但在外当过一年兵的经历自然也让他比那些老实巴交的农民要“见多识广”了。 “拼命地节省”的他把从自家人嘴里节省下来的稻谷加工成白米,挑到一个叫银田寺的集市去赶集出售,或者零售给那些穷苦的脚夫和手工业者;同时将稻谷加工剩下的米糠用来养猪。慢慢地,毛顺生就有了一些积蓄,他将这些积蓄赎回父亲毛翼臣典出去的一部分田产。到毛泽东十岁的时候,家中已经有了十五亩自耕地,年收六十担谷。连父亲在内全家五口人每年只需口粮三十五担,这样就有了二十五担的节余,毛顺生就成了“十户人家九家穷”的韶山冲的富户了。但“这个老人继续‘积聚财物’,在那个小村里可以说是大富了。他自己不再买田,但是他向别人押来很多的田。他的资本增加了两三千元”。这个时候,毛顺生一边继续靠贩卖稻谷加工大米向湘潭易俗河等地出售赚钱,不过规模已经从肩挑发展到板车运以至从银田寺雇用船只了:同时他还兼做贩运生猪、耕牛的买卖,并得到妻子娘家的贷款支持,生意越做越大,家业日益兴旺。为了扩大生产,毛顺生开始雇工。起初是雇短工,后来就干脆雇用了一个长工,农忙时再加个短工。不久,他就从堂弟毛菊生那里买进七亩水田,使田产增至二十二亩,年产量达到八十担。已经成为韶山冲“大富”的毛顺生。不仅入股银田寺的“长庆和”米店,还自己印行了自家“义顺堂”的纸票流通周转,和“祥顺和”、“彭厚锡堂”等几家大店铺有了密切的商务往来。尽管如此,毛顺生仍然克勤克俭,省吃俭用,不准家中有吃闲饭的,儿子们和长工一样都得下田干活。毛泽东在“自传”中说:“我在六岁时便开始耕种的工作了。父亲的生意并不是开店营业的。他不过把贫农的谷购买过来,运到城市商人那里,以较高的价格出卖。在冬天磨米的时候,他另雇一个短工在家里工作,所以在那时他要养活七口。我家吃得很节省,但总是够饱的。”毛泽东从“七岁起,就在本村一个小学读书,一直到十三岁。每天清早和晚上,我在田里做工。白天就读《四书》。我的塾师管教甚严。他很严厉,时常责打学生。我在十三岁时,便从校中逃出。逃出以后,我不敢回家,恐怕挨打,于是向城上的方向走去,我以为那个城是在某处一个山谷里面的。我漂流了三天之后,家里才找到我。这时我才知道,我的旅行不过绕来绕去地兜圈子而已,一共走的路程不过距家约八里。”其实,毛泽东是在一九○二年春他九岁的时候开始入学读书的。毛顺生把儿子送进了离家最近的私塾读书。南岸这个离家才二百米的私塾,是毛泽东读书生涯的第一站。私塾老师邹春培对收毛泽东这个学生,很是欣慰,他跟毛顺生说:“令郎有朝一日定会名登高科,光宗耀祖。”精明能干的毛顺生对此却毫无奢望,他的想法极其简单又实际:“种田人家的子弟,不稀罕功名利禄,只要算得几笔数,记得几笔账,写得几句来往信札,就要得了‘。”事实上,也正是如此。除了受妻子文七妹娘家之书香门第的影响之外,大概就是在这个时候,毛顺生因为自己读书太少、文化根底浅的缘故,在一场关于椿柴山公案中败诉,本来有理的事情却因为对方引经据典无理讲出了三分理,反而自己成了被告,输了官司不说,还断送了柴地。这事给毛顺生的震撼很大,他发誓要让儿子读书,“可以帮他打赢官司”,给自己争口气,支撑门户。<br>    ……
展开
目录
前言<br>家书是一面镜子<br>第一章 叛逆孝子 疾革呼儿——毛泽东和父亲母亲<br>第二章 开慧之死 百身莫赎——毛泽东和杨开慧<br>第三章 革命第一 生死爱恋——毛泽东和贺子珍<br>第四章 爱恨交加 失败选择——毛泽东和江青<br>第五章 知父爱子 英名永垂——毛泽东和毛岸英<br>第六章 父爱如母 视如己出——毛泽东和刘思齐<br>第七章 呵护有加 又痛又爱——毛泽东和毛岸青<br>第八章 与君相知 企予望之——毛泽东和邵华<br>第九章 姣好千金 宝贝天使——毛泽东和李敏<br>第十章 掌上明珠 喜慰无极——毛泽东和李讷<br>附录<br>诗人:毛泽东(代后记)<br>资料来源和参考书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