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上,随着中外交流的展开,外来侨民陆续来到中国,其中一部分在中国定居下来——有的融入了中国的主体民族,有的逐渐发展成为中国的少数民族——成为中华民族的一部分。本书主要围绕北朝隋唐来华的中亚粟特人,唐代来华的朝鲜半岛百济人、高丽人、新罗人,元明时期大量来华的回回人,通过发掘文献和考古材料,既考察他们在中国的发展史实,又讨论其族源认知与建构的状况,并据此分析这些群体的中国化过程和特点。本书认为,中国古代的外来侨民及其后裔总要受到中国社会、文化的影响并逐渐接纳中国主流文化,不过多数外来侨民仍会在较长时间内保持自己的种族(民族)身份;文化变迁不一定会带来种族认同的变化,文化变迁是一个比较快发生的过程,种族认同则是一个比较慢发展的过程,而文化变迁的结果有时对于种族认同又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