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茨威格《断头王后》姊妹作,一个女人无比精彩而又潦草结局的一生。
2、“在尘世间所拥有的一切,她都渴望奉献给他;她愿意自己变成乞丐,但求他富有;她乐滋滋地贬抑自己,但求他升腾。在一种莫名其妙的迷离恍惚中,她丢弃了一切拘束自己、束缚自己的东西,而只求留住、保住他一个人。”记录浪漫主义代言人苏格兰女王玛丽走向毁灭的一曲挽歌。
3、从苏格兰女王到法国王后,她的一生被赋予了太多的标签。一个女人的最大敌人永远是一个与其相当的女人。作为女人,伊丽莎白的美貌远逊于她;作为君主,伊丽莎白的才能远胜于她。伊丽莎白与玛丽·斯图亚特,一生彼此敌对,从未和对方见过面。她的生命就像是火焰,火焰的反光几个世纪后还在闪耀。不可否认的是,她很美丽。
4、全新译本,某瓣2024年度外国文学《隐墙》译者钟皓楠德语直译,感受经典作品的原滋原味。
5、内文附多张传主彩插,直观呈现那些动人的历史性瞬间。
6、数百条注释翔实注解,扫清阅读障碍。
7、内文附出场人物表,一口气弄懂欧洲复杂的王室关系。
8、余华、托马斯·曼、弗洛伊德奉为经典的历史特写:“时代的一粒尘埃,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的悲剧展示模板。
9、裸脊锁线版,可180度平摊阅读。内外双封,知名设计师操刀封面设计,外封起鼓工艺,内封压凹工艺,封面高级特种纸印刷,内文胶版纸印刷,精致又实用,阅读、收藏两用佳品。
出生后6天,她成为苏格兰女王。
17岁,她成为法国王后。
19岁回苏格兰亲政,她的权力己达到顶峰。
25岁,她被废黜,她参加过两个丈夫的婚礼,也同样失去了两个王国。
45岁时,她达到悲剧的终点,成为历史上第yi个被判决送上断头台的国王。
她在临终前说:“我的结束就是我的开始”。
她就是苏格兰女王玛丽·斯图亚特。
她的生命就像是火焰,火焰的反光几个世纪后还在闪耀。
一个女人的最大敌人永远是一个与其相当的女人。尤其是两个邻国英格兰和苏格兰的女王,尤其这两位女王还是表姐妹。
作为女人,伊丽莎白的美貌远逊于她;作为君主,伊丽莎白的才能远胜于她。
伊丽莎白与玛丽·斯图亚特,一生彼此敌对,从未和对方见过面。
如今却终于像姐妹一样,在同样神圣的不朽安眠中彼此依偎。
伊丽莎白作为清醒的现实主义者,在历史上取得了胜利;而浪漫主义的玛丽·斯图亚特则在诗歌和传说中得到成功。
插图
导论
出场人物表
第1章摇篮中的女王
第二章在法国的青春时期
第三章王后,孀妇,然后是女王
第四章回到苏格兰
第五章巨石滚动
第六章巨大的政治婚姻市场
第七章第二次婚姻
第八章霍利罗德的命运之夜
第九章叛徒中间的叛徒
第十章可怕的纠葛
第十一章一段激情的悲剧
第十二章谋杀之路
第十三章如果上帝要谁灭亡……
第十四章没有出路的道路
第十五章废黜
第十六章告别自由
第十七章网已织好
第十八章网已拉紧
第十九章阴影里的岁月
第二十章最后的轮舞
第二十一章必须有个决断了
第二十二章伊丽莎白反对伊丽莎白
第二十三章我的终结就是我的开端
终章
茨威格在全世界所赢得的声誉实至名归,在时代的沉重压力下,他尽管天赋极高,意志力却崩溃了,这真是令人无比悲痛。他最让我欣赏的一点就是具有独特的天赋,能够凭借心理上和艺术创作上的技巧栩栩如生地重现历史上的某些时期和人物形象。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托马斯·曼
玛丽·斯图亚特属于那种非常罕见、使人激动的女人的典范,她可以在短暂的时间里迸发出真正的生命力,开出一朵稍纵即逝却无比娇艳的花朵,她没有在整整一生中慢慢地走向凋谢,而是仅仅在一个狭窄和灼热的空间里激烈爆发,一次燃尽。二十三岁以前,她的情感都保持着平静而又和缓的呼吸,在二十五岁的时候,她的情感也没有发生一次剧烈的震动,但是就在这短短的两年里,有一场天崩地裂的重大事件爆发出来,从这种平庸的命运里突然升起了一部古典式的悲剧,就像《奥瑞斯忒亚》一样宏大,一样强劲有力。仅仅是在这两年里,玛丽·斯图亚特真正地成了一个悲剧人物,仅仅是在这样的压力之下,她超越了她自己,她的生活在这种巨大的危机中被毁灭,与此同时却永远地留存下来。正是因为这种毁灭了她的人性的激情,在今天,她的名字才能够继续活在诗歌里和阐释中。
——茨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