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媒介视野下的消费新思(基于一个西北村落生活变革的考察)/智能社会与社会治理心理学丛书
0.00     定价 ¥ 6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22746746
  • 作      者:
    作者:云庆|责编:黄丹//魏厚宾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5
收藏
作者简介
云庆,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博士后,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研究方向为媒介与消费、社会心态。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聚焦于中国农村地区在现代化浪潮中消费文化的演变轨迹,着重探讨了媒介作为关键驱动力在引导消费习惯与心理变迁中的核心作用。选取西北地区的D村作为研究场域,综合运用民族志研究方法、参与式观察、深度访谈及口述历史资料,多维度展现了村民消费实践与媒介环境变化的丰富图景,并深入剖析了两者间的互动构建与共同演变机制。
在物质层面,本书细致分析了农业生产对农民消费心态的基础性作用,凸显了城乡间消费模式与价值观念的显著差异。在精神消费层面,通过对村民消费场景的生动还原,深入洞察了农村居民精神生活与消费理念的深层转型。媒介与消费的协同作用正逐步成为塑造农村生活方式的重要力量。媒介不仅极大地丰富了消费选择,激发了新的消费需求,同时也深刻影响了农民对外部世界的认知与对乡村生活的情感认同,推动了农村消费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理论纵深:媒介变迁视角下的农村消费
第一节 选题依据
一 中国农村——消费新形态与新潜力
二 西北农村——乡土中国的消费原生态
三 走向田野——媒介影响下的消费行为
四 物质与精神——消费研究的双重面向
五 历时与共时——农村消费的全面考察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 以农村为对象的传播学的本土话语自觉及其发展
二 农村场域的消费研究范式
三 以民族志进入农村社会的受众研究
第三节 理论基础
一 媒介的空间属性:作为研究的底层逻辑
二 媒介、农村社会与媒介社会化
三 符码、关系、意义:媒介文化与消费文化的统一
四 媒介与消费的统一性
第二章 经验场域:以民族志为方法走进D村
第一节 研究方法
一 方法选择
二 研究地点选取
三 执行过程
第二节 阐释维度
一 横向:日常生活视野中的消费活动与媒介行为
二 纵向:历史脉络中的消费生活史梳理
三 研究框架
第三节 消费实践场景
一 D村自然环境情况
二 D村社会经济状况
三 D村的社会分层
四 媒介与消费的基础环境
第三章 历史演进:媒介与消费生活变迁
第一节 历史脉络中农民群体的物质消费
一 生产资料消费流变
二 生活消费流变
三 物质消费场域的转型
第二节 历史脉络中农民群体的精神文化生活
一 D村的精神生活流变
二 地方信仰与精神寄托
三 崇文精神主导下的文化审美与消费
四 教育消费主导下的生活方式转变
五 “重礼不重金”的礼俗消费与节日消费
第三节 农村社会的媒介环境与信息互动
一 关键人——农村社会的媒介
二 空间媒介——村民信息场域的建构
三 技术主导下的媒介产物
四 时空交织下的媒介场域:集体、家庭、个人
第四章 互构共变:媒介视野下的消费重构
第一节 媒介与消费互相建构的作用机制
一 演进过程图解
二 互构关系分析
三 互构共变的驱动力
第二节 媒介对农村消费的影响
一 激发需求
二 渠道变革
三 形塑观念
第三节 消费对媒介的建构
一 消费对媒介渠道与内容的影响
二 消费行为对媒介空间的影响
第五章 发展新篇:农村消费文化与实践
第一节 新环境:数字时代农村场域的重新塑造
一 媒介对农民物质与精神生活的整合
二 农民面临的消费之困
第二节 新认同:媒介与消费驱动下的认同重构
一 变化中的农民群体
二 媒介与消费驱动下的认同建构
三 “80”后、“90”后“新”农民
第三节 新实践:消费中的农民主体性建构
一 面向日常生活的媒介使用与消费实践
二 媒介中的消费——农民主体性的凸显
三 农村消费文化的价值显现与未来考量
四 农村青年的抉择:离开与回归
附录
附录一 深度调研家庭基本情况表
附录二 家庭观察类目表示例(1号家庭)
附录三 民族志日记摘记——GJQ家的喜事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