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幼儿园教师压力管理与心理调适(中国轻工业十四五规划立项教材)
0.00     定价 ¥ 5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18452071
  • 作      者:
    编者:刘文|责编:牟聪//吴红
  • 出 版 社 :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5
收藏
作者简介

 刘 文 辽宁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高等学校心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世界学前教育组织(OMEP)中国委员会委员,中国心理学会认定心理学家;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心理学会理事;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辽西北地区“精准扶贫、送教下乡”项目首席专家;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获“中国家庭教育百名公益人物”“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名师”等多项荣誉。

  曾在美国、澳大利亚、英国、法国及德国等国进行访学与合作研究;已出版《毕生发展心理学》《儿童青少年心理学前沿》《跟蒙台梭利学做快乐的幼儿教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第二版)》等40多部专著与教材,以及《婴幼儿心理健康手册》等多部译著;已发表的论文被SCI、SSCI和CSSCI收录近100篇,同时担任《心理学报》等杂志的编委。


  张 雪 辽宁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曾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和教育部博士生导师基金项目,主持大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项目;在《心理学报》《心理科学》《心理科学进展》《学前教育研究》等期刊发表文章10余篇;参与的科研成果荣获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研究会优秀论文奖、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一等奖、大连市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等。


展开
内容介绍

  幼儿园教师扮演着多重角色,常常需要应对来自职业和生活的种种挑战,其面临的心理压力日益加剧。因此,关注幼儿园教师的心理健康刻不容缓,且对于提高幼儿教育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书系统介绍了幼儿园教师心理压力的来源及影响,具体讨论了幼儿园教师的情绪压力、职业人际压力、职业和家庭环境压力、时间压力等多方面的内容,分别探究了不同认知风格和人格特质的教师的压力,力求通过细致入微的论述和丰富的案例,提供调适压力的理论、经验和具体操作方法。书中各章附有“本章要点”和关联各章内容的“知识之窗”,章末以二维码的形式补充了微课和拓展材料,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实用性。

  本书可供大中专院校的学前教育学专业师生学习和使用,也可供在职幼儿园教师和教育科研人员阅读和参考,旨在帮助准幼儿园教师和在职幼儿园教师更好地应对压力,促进其心理健康和职业发展,进而营造更加健康、积极的教育环境。另外,本书也可作为家长的参考阅读书目,助力他们更好地理解幼儿园教师,促进家园沟通。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绪论


本章要点

※压力对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的影响

※幼儿园教师的压力与幼儿心理健康


“压力并不来自你的现实生活情境,它来自你对情境的反应。”

——弗雷德里克·桑德斯(Frederick Sanders,1892—1922)


“在我们内心的深处有一个无穷无尽的平静之地,在这里,一切是可能的。”

——莫罕达斯·甘地(Mohandas Gandhi,1869—1948)


在当前社会环境下,幼儿园教师肩负着多重角色,每日应对来自职业和生活的种种挑战。随着社会的快速变迁与家长期望的不断提升,教师们面临的心理压力日益加剧。因此,关注幼儿园教师的心理健康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本章将深入分析幼儿园教师所面临的压力、压力带来的各种影响,以及这些因素如何影响幼儿的心理健康。基于这些讨论,我们强调教师压力管理的重要性,并探索有效应对策略,旨在为教师提供必要的支持,以促进一个更加健康、积极的教育环境。



第一节? 压力与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


随着社会对幼儿教育的日益重视,幼儿园教师面临的压力也逐渐增大。这些压力不仅来自教育教学的繁重任务,还来自家长、学校、社会等多方面的期望和要求。因此,关注幼儿园教师的心理健康,探讨压力与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对于提高幼儿教育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知根知底:压力的概述及心理健康的含义和标准


(一)压力的概述

压力在美国心理学家亨利·亚历山大·默里(Henry Alexander Murray)的人格理论中是一个核心概念,指的是外部条件激发个体去获得或避免某种需求的现象,这种条件作用于个体,增强动机水平,成为行为的潜在诱发因素。压力与一般的刺激不同,它不直接引发即时的具体反应,而是影响先于外显行为反应出现,具有方向性,由客体或情境中的事件提供推向或拒斥力量。默里将压力区分为α压力和β压力、积极压力和消极压力。

压力源,即应激源,是指那些个体在认知评估后感觉到威胁其身心健康的环境刺激。压力源主要分为四种类型:躯体压力源(如噪声、高温、细菌和病毒等对身体的物理和生物损害)、心理压力源(如人际冲突和抱负过高所带来的心理冲突和挫折)、社会压力源(如贫穷、政治动乱、婚姻不和等社会生活情境的影响),以及文化压力源(如迁徙到异国他乡需要适应和应对的文化差异)。这些内容概括了压力的性质、作用机制以及来源(林崇德,杨治良,黄希庭,2003)。

“压力”一词是在压力交互理论模型中提出的,它是指个人对自己所处环境的适应能力不够而引起的心理状态,着重于反映个人和环境的互相影响(蒋宁,2007)。压力常常会在人们认为自己无法应对某一事件结果的时候产生,并引起生理和心理上出现一定程度的不适感(田淑梅,李元君,张慧,等,2016)。结合多年来学者和专业人士在心理学、医学和健康科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压力被定义为个体在面对环境要求超出其应对能力时所经历的一种心理和生理状态。这种状态是个体对各种挑战或威胁(被称为“压力源”)的反应,可以来源于个人生活、工作环境、社会关系等多个方面。压力反应不仅包括心理层面的感受,如焦虑、烦躁、无力感等,还包括生理层面的反应,如心跳加速、血压升高、免疫系统功能下降等。

压力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急性压力:这是一种短期的压力,通常来源于即将到来的挑战或要求。它可能带来紧张感,但一旦情况得到解决,这种压力就会消退。适当的急性压力可以增强个体的适应性和应对能力。一种是慢性压力:这种压力是长期累积的,可能源自持续的工作压力、不良的人际关系或长期的健康问题。慢性压力对个体的心理和身体健康有着更深远的影响,可能导致诸如心脏病、抑郁症、焦虑症等多种健康问题。


(二)心理健康的含义

心理健康,亦称为心理卫生,是指个体在心理状态上保持正常或良好的水平,包括适应能力、人格的健全,以及自我内部和自我与环境之间的和谐一致。对于心理健康的正常状态,有四种不同的解释:作为无心理疾病的健康状态;作为统计学上的平均状态;作为理想状态的评价;以及作为适应过程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一个人被视为心理健康的标准包括:情绪稳定、乐于工作且能展现自己的能力、能与他人建立和维护和谐的关系、对自己有适当的了解并接受自我、对生活环境有适当的认识并能有效面对和解决问题(林崇德,杨治良,黄希庭,2003)。

此外,以美国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Carl Rogers)为代表的自我理论学者提出,心理健康涉及主观自我、客观自我、社会自我、理想自我之间的和谐关系,强调了个体自我概念的整合与和谐对于维持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三)心理健康的标准

当前,学者们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定义并不统一,概括起来有两种公认的观点:一种是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的定义,另一种是著名的心理学家贝拉·密特尔曼(Bella Mittelman)和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Maslow)等人提出的十条心理健康标准。

第一种即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定义:“世界卫生组织定义心理健康为一种状态,个体意识到自己的能力,能够应对正常生活的压力,能够有效地工作并为社区做出贡献。”这个定义强调了心理健康不仅是没有精神疾病或心理障碍的状态,还涉及个体的整体福祉,包括情感福祉、心理福祉和社会福祉。世界卫生组织进一步指出,心理健康是个体幸福感、感觉有价值和被需要的基础,对于个人、社区和社会都是至关重要的。心理健康影响到个人的认知功能、行为和情感,而这些因素又决定了一个人如何处理压力、与他人互动以及做出选择。心理健康的这一定义强调了几个关键点:能力意识——个体认识到自己能够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压力;适应能力——个体具备处理日常生活压力的能力,能够保持生产性和效率;社区贡献——个体能够参与社会活动,对社区做出积极贡献,这不仅表明了个体的社会参与度,也是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指标;整体福祉——心理健康是个体整体福祉的一个组成部分,包括情感、心理和社会三个层面。

第二种即著名的心理学家密特尔曼和马斯洛等人提出的十条心理健康标准:对自己有足够的认识,能够适当地评估自己的才能;能够合理地宣泄和控制自己的情感;人生的目标需与现实相符;在不损害集体利益的情况下,有限制地体现个人性格及特点;需拥有足够的适应性;能够从经验中吸取教训;在不违反社会准则的前提下,合理、适当地满足个体的基本需求;达到完整的人格与可协调的个性;时刻联系并结合现实存在的环境;与人相处融洽。

针对幼儿园教师职业的特殊性,结合密特尔曼和马斯洛等人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我们应当考虑到幼儿园教师在其职业生涯中面临的独特挑战和需求。除了上述十条心理健康标准之外,幼儿园教师还应具有以下特质,以适应其职业特点和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1.高度的耐心与恒心

在幼儿教育领域内,教师面临着独特而复杂的挑战,尤其是需要处理幼儿多变的情绪和行为。这不仅是对教师专业技能的考验,更是对他们耐心和恒心的极大考验。幼儿在成长的早期阶段,情绪和行为的波动是自然而然的现象,他们可能在短时间内经历从喜悦到沮丧的快速转变。对于幼儿园教师而言,应对这种不断变化的环境,需要超乎常人的耐心和恒心。教师必须以平和的态度和稳定的情绪面对这些挑战,通过充满爱心和理解的引导,帮助孩子们学会表达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同时,维持教室的秩序,创设一个充满支持性的、积极的学习环境,是他们不懈追求的目标。这种不断的努力和承诺,不仅有助于孩子的个人成长,也为整个班级创造了一个和谐、有序的学习氛围。

2.情绪智力

情绪智力对于幼儿园教师而言,是一项至关重要的能力。它不仅要求教师能够有效地理解和管理自己的情绪,更要求他们能够敏感地捕捉到幼儿及其家长的情绪需求,并做出适当的响应。高度发展的情绪智力使幼儿园教师能够在面对课堂挑战时保持冷静,同时通过积极的情绪引导,帮助幼儿学习如何表达和调节自己的情绪。此外,幼儿园教师通过建立信任和理解的桥梁,与家长共同合作,支持幼儿的情感发展和社会适应。在这一过程中,幼儿园教师的情绪智力不仅促进了自己的职业成长,也为幼儿创造了一个充满理解、接纳和爱的学习环境,有助于培养幼儿的社会情感技能,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强大的沟通技巧

强大的沟通技巧对于幼儿园教师至关重要,它不仅涵盖有效地与幼儿、家长和同事进行交流的能力,还包括深度的倾听、清晰的表达以及高效解决冲突的技巧。优秀的沟通能力使幼儿园教师能够理解幼儿的非言语信号,准确地把握他们的需求和情绪,同时也能够与家长进行开放和诚实的对话,共同促进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在与同事的互动中,有效的沟通能够促进团队合作,增强教学效果和职场的和谐氛围?通过建立基于尊重、理解和支持的沟通模式,幼儿园教师不仅能够在日常教育实践中建立和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还能够在面对挑战和冲突时找到积极的解决方案,确保教育环境的稳定和谐,为幼儿创造一个充满安全、支持和激励的学习空间。

4.创造力和适应性

创造力和适应性是幼儿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可或缺的双重技能。幼儿园教师需要运用创造力来设计既富有吸引力又具有教育意义的课程和活动,这些活动应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促进他们的认知发展和创新思维。同时,适应性要求教师能够灵活应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突发情况和挑战,如学习环境的变化、幼儿行为的多样性以及家长期望的不断调整。具备问题解决能力的幼儿园教师能够快速识别问题所在,寻找并实施有效的解决策略,确保教学活动顺利进行。这种能力不仅增强了幼儿园教师面对不确定性时的自信,也为幼儿创造了一个鼓励尝试、容错和创新的学习环境,进而培养幼儿适应未来社会的关键能力。

5.自我关怀与恢复能力

鉴于幼儿园教师职业本身所固有的高强度工作压力和深度情感投入,自我关怀和恢复能力的培养变得尤为重要。幼儿园教师需建立和维持自我关怀的习惯,这不仅涉及保证充分的休息时间和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更包括在工作和生活之间找到一个合理的平衡点。通过实施有效的时间管理和压力缓解策略,如参与放松活动和培养兴趣爱好,幼儿园教师能够有效地降低职业倦怠的风险,提升个人的情绪韧性。同时,积极的心态和应对策略也有助于幼儿园教师在面对教学挑战和人际冲突时保持冷静和专注,从而快速恢复到最佳的工作状态。通过这样的自我关怀和恢复实践,幼儿园教师不仅能够维护个人的心理健康和福祉,还能够持续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服务,为幼儿创造一个稳定和充满关爱的学习环境。

6.专业成长意识

专业成长意识在幼儿园教师的职业生涯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对于幼儿园教师而言,持续的专业发展和学习不仅是维护其职业热情的关键,也是使他们能够有效适应教育领域持续变革的必要条件。幼儿园教师应主动寻找与利用各种资源和机会,包括参加研讨会、工作坊、在线课程以及同行间的交流,以丰富自己的教育理论知识并不断磨炼实践技能。通过这样持续的学习和自我提升,幼儿园教师能够将最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引入日常教学,更好地满足幼儿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同时,这种对专业成长的承诺也展现了幼儿园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对个人职业责任的认真态度,有助于幼儿园教师建立职业信心和获得社会认可,促进教育质量的持续提升。

7.道德和伦理意识

幼儿园教师在幼儿成长过程中扮演着极为关键的角色,他们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的塑造者。因此,拥有职业道德和伦理意识对于幼儿园教师来说至关重要。这要求他们在日常教学和互动中,始终坚持诚实、公正、尊重和友爱的原则,通过自己的行为和决策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幼儿园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幼儿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产生深远影响,因此,教师需要时刻保持高度的自我意识,确保自己的教育实践符合道德和伦理的要求。通过这样的努力,幼儿园教师不仅能够引导幼儿形成正面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还能够营造一个充满尊重和理解的教育环境,为幼儿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压力与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

 一、知根知底:压力的概述及心理健康的含义和标准

 二、潜移默化:压力对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的影响

第二节 幼儿园教师压力与幼儿心理健康

 一、春风化雨: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与幼儿心理健康的关系

 二、任重道远:幼儿园教师心理压力对自身及工作发展的影响


第二章 幼儿园教师心理压力与调适策略

第一节 幼儿园教师压力的来源

 一、追根溯源:幼儿园教师压力的来源

 二、深入剖析:幼儿园教师压力的影响因素

第二节 幼儿园教师心理压力的调适策略

 一、处之坦然:幼儿园教师心理压力的应对

 二、应付自如:幼儿园教师心理压力的自我调适策略


第三章 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与认知心理调适

第一节 幼儿园教师的职业认同与自我认知

 一、心知觉察:幼儿园教师的身份认同与职业认同

 二、念之所起:影响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的因素

 三、突破自我: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的提升与发展

第二节 幼儿园教师认知风格对心理压力的影响

 一、因人而异:幼儿园教师的认知风格

 二、橘化为枳:认知风格对心理压力的影响

第三节 幼儿园教师认知失调和角色失调的心理调适

 一、妙言要道:常见的失调理论

 二、知己知彼:幼儿园教师认知失调的表现

 三、百战不殆:认知失调心理调适的策略


第四章 不同人格特质幼儿园教师的心理压力与调适

第一节 通过人格理论分析幼儿园教师主要人格特质

 一、了解内涵:人格定义

 二、知行合一:从人格理论中看幼儿园教师主要人格特质

 三、身体力行:受孩子喜爱的幼儿园教师的主要人格特质

第二节 幼儿园教师压力感应与人格类型的关系

 一、深入剖析:大五人格与幼儿园教师压力感应

 二、发人深省:A–B型人格与幼儿园教师压力感应

第三节 不同人格特质幼儿园教师的心理压力调适

 一、见仁见智:不同人格特质幼儿园?师的压力应对

 二、取长补短:大五人格心理压力调适

 三、对症下药:A–B型人格心理压力调适


第五章 幼儿园教师情绪压力与调适

第一节 幼儿园教师情绪压力与心理健康

 一、职业现状:幼儿园教师面临的情绪压力

 二、积羽沉舟:情绪压力对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的影响

第二节 幼儿园教师消极情绪管理与调适

 一、情感体验:幼儿园教师的消极情绪

 二、得心应手:消极情绪管理与调适


第六章 幼儿园教师职业人际压力与调适

第一节 幼儿园教师职业人际压力及其来源

 一、束广就狭:幼儿园教师职业人际压力的概述

 二、洞悉入微:幼儿园教师职业人际压力的来源

第二节 幼儿园教师与幼儿关系压力及调适

 一、动中肯綮:幼儿园教师与幼儿关系压力分析

 二、量体裁衣:幼儿园教师与幼儿关系压力调适

第三节 幼儿园教师与同事关系压力及调适

 一、洞见症结:幼儿园教师与同事关系压力分析

 二、各个击破:幼儿园教师与同事关系压力调适

第四节 幼儿园教师与家长关系压力及调适

 一、深入解析:幼儿园教师与家长关系压力分析

 二、积极应对:幼儿园教师与家长关系压力调适


第七章 幼儿园教师职业和家庭环境压力与调适

第一节 组织氛围给幼儿园教师带来的压力与调适

 一、溯本求源:组织氛围给幼儿园教师带来的压力现状

 二、正本清源:幼儿园组织氛围压力的应对策略

第二节 职业发展给幼儿园教师带来的压力与调适

 一、透视表里:幼儿园新手教师的职业压力来源

 二、积极进取:幼儿园新手教师压力应对策略

 三、抽丝剥茧:幼儿园专家型教师的职业压力来源

 四、逐个击破:幼儿园专家型教师压力应对策略

第三节 家庭环境给幼儿园教师带来的压力与调适

 一、由表及里:幼儿园教师家庭状况分析

 二、分而治之:幼儿园教师家庭环境压力应对策略


第八章 幼儿园教师时间压力与自我调适

第一节 时间管理中的压力性因素

 一、生命之钥:时间中蕴含的压力性因素

 二、无形困境:时间焦虑感

第二节 时间管理与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

 一、困难重重:幼儿园教师时间管理的含义与特征

 二、边界消失:时间管理对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的影响

第三节 幼儿园教师时间管理与自我调适

 一、知行合一:优化时间管理认知与提升时间管理技能

 二、术道共进:松弛的时间理念与有效的管理办法


第九章 幼儿园教师压力调适心理活动设计

第一节 幼儿园教师压力调适活动目标与原理

 一、怡然自若:幼儿园教师压力调适活动目标

 二、平心静气:幼儿园教师压力调适的科学理论

第二节 幼儿园教师心理压力调适环境创设及途径

 一、不言之教:幼儿园教师心理压力调适的环境创设

 二、夏雨雨人:幼儿园教师心理压力调适途径

第三节 幼儿园教师压力调适团体心理活动设计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