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一般条款的规范本源与本土困境
第一节 一般条款的发轫与转向
一 立法论向方法论的转向
二 强道德性向弱道德性的转向
三 原则化向规则化的转向
四 宽松主义向严格主义的转向
第二节 一般条款的本土化困境
一 立法论争执与方法论分歧
二 道德性标准的泛化与摇摆
三 法律性质的自设圈套
四 宽严主义的含混拿捏
第三节 立法论视角下基础问题的检视
一 一般条款的存在与否
二 一般条款的功能为何
第二章 《反不正当竞争法》一般条款的规范评述与解释探求
第一节 调整法律关系:竞争与交易法律关系
一 竞争法律关系的应然扩充
二 交易法律关系的实然限制
第二节 调整领域范围:生产经营活动
第三节 调整法律关系主体:经营者界定评述与解读
一 从事、提供——应采用“行为主义”标准
二 商品生产、经营或服务——不以“营利性”为标准
第四节 调整法律关系客体:三重权益架构
一 保护客体的性质争论
二 三重权益的内容解读
三 法益保护之间的层次关系
第五节 衔接:立法目的与基本原则
一 立法目的于一般条款的功能发挥
二 基本原则的修改评述与法律解读
第三章 《反不正当竞争法》一般条款的实践适用与问题厘清
第一节 一般条款的适用主体与权限
第二节 一般条款的适用空间与顺位
第三节 一般条款的适用标准与范式
一 确认制度利益起点及内容
二 利益衡量的“量”的标准
三 利益衡量的“质”的标准
四 基本原则解释与立法目的限定
第四节 一般条款适用的配套措施完善
一 修正相关司法文件及裁判文书的指引
二 加强基层法官法律适用方法论的培训
三 借重学理上一般条款适用的研究成果
第四章 竞争基本法视角下一般条款规范的制度延伸
第一节 《反垄断法》总则中建构一般条款的必要性质疑
一 竞争基本法法律属性的视角
二 竞争基本法规范冲突的视角
三 反垄断行政资源考量的视角
第二节 分立立法模式下竞争基本法规范的竞合问题困境与因应
一 立法空白说与法律疑难说的辩驳
二 规范竞合情况下的法律适用困境
三 尊重反垄断法的目标价值和正当理由
第三节 统一立法构想下一般条款的规范设计与实践适用
第五章 《反不正当竞争法》一般条款规范具体化的类型阐释
第一节 网络领域类不正当竞争行为规制
一 行为法与领域法立法模式并存的难题
二 网络领域类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类型化
第二节 商业烦扰类不正当竞争行为规制
第三节 针对性阻碍竞争者类不正当竞争行为规制
一 恶意挖走竞争对手的员工或客户的行为
二 向竞争对手滥发IP侵权警告函的行为
三 实施低价倾销以阻碍竞争对手的行为
四 恶意阻止向竞争对手交付或购买的行为
第四节 滥用相对优势地位类不正当竞争行为规制
一 滥用相对优势地位行为是否应该被规制
二 滥用相对优势地位行为的条件如何认定
第六章 非典型知识产权客体适用一般条款保护的分析
第一节 作品标题的法律保护问题研究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法理与实践:作品标题可版权性的辩驳
三 域外与借鉴:出版文学作品标题的保护
四 理据与标准:“商业标志”认定路径的衡量
五 个案分析:“红星照耀中国”作品标题案例
第二节 商用字体的法律保护模式探析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理论与实证:字体可版权性的政策否定
三 规范与标准:多元产权保护模式的协调
第三节 商业数据的不当抓取行为规制
一 规制需求与难点
二 规制理论与分析
三 一般条款的适用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