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与防控
0.00     定价 ¥ 6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11673688
  • 出 版 社 :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5-01
收藏
内容介绍
  《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与防控》系统阐述了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特点、致病机制、耐药性及防控措施。第1章介绍了鲍曼不动杆菌的历史、分类、全球流行状况及研究的重要性,强调其多重耐药性(MDR)、广泛耐药性(XDR)和全耐药性(PDR)对公共卫生的威胁。第2章详细分析了其主要感染类型,包括医院获得性肺炎、血流感染、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及皮肤软组织感染。第3章和第4章探讨了鲍曼不动杆菌的致病机制,特别是生物膜的形成及其耐药性。第5章进一步研究了其群感效应与耐药性。第6章总结了临床治疗中常用的抗感染药物。第7章至第9章分别介绍了中医药、挥发油和益生菌在防治鲍曼不动杆菌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抗菌作用、机制及未来展望。
展开
精彩书摘
  第1章 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特点
  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作为医院内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其多重耐药性(MDR)、广泛耐药性(XDR)和全耐药性(PDR)菌株的流行,对全球公共卫生构成了严重威胁。本章旨在阐述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特点,以期为临床提供更有效的防治指导。
  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由Brisou等人于1954年提出菌属概念,并由Baumann等人于1968年确认其表型特征。鲍曼不动杆菌作为该属的代表,在过去30年中因显著的获得性耐药能力而成为全球关注的病原微生物之一。该菌株威胁住院患者,尤其是那些脆弱的和有严重呼吸道疾病的患者。由于其具有显著的获得性耐药能力,使其成为威胁当前抗生素的病原微生物之一,也是所有国家的医院内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出现对所有已知抗生素有抗性的鲍曼不动杆菌菌株,已引起世界卫生组织的高度重视。该菌通常针对最脆弱的住院患者和严重呼吸道疾病患者。根据回顾性的研究报告,医院获得性肺炎仍是由该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最常见的感染。最近,涉及中枢神经系统、皮肤、软组织和骨的感染已经出现,这将对医疗机构造成严重威胁。目前有研究认为广谱抗菌药物和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可诱导细菌基因发生改变形成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ultidrug-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MDR-AB),其耐药机制为产OXA型碳青霉烯酶,抗生素作用靶位变异,细菌生物被膜的形成和外排泵基因的影响。面对MDR-AB院内快速传播的严峻医疗形势,我们应该正确认识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特点并加强医院感控管理,联合应用抗菌药物和细菌疫苗的研究,为临床上防治MDR-AB的产生提供治疗方向。
  一、鲍曼不动杆菌的历史与分类
  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1911年Beijerinck首次从土壤中分离出这种细菌,并将其命名为Micrococcus calcoaceticus。1968年,Baumann等人通过全面调查,正式将这类细菌命名为Acinetobacter属,强调了之前已识别的物种之间的关系,并将它们统一归类为Acinetobacter属。20世纪80年代,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重要性开始显现,其在医院环境中的传播能力逐渐增加,成为引起肺炎、烧伤部位感染和伤口感染的重要病原体。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问题日益严重,1985年在苏格兰首次发现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菌株,此后耐药菌株在全球范围内迅速传播,成为医院获得性感染中的重要威胁。在分类上,鲍曼不动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需氧、催化酶阳性、氧化酶阴性、不发酵糖类、非运动性的细菌,其DNAG+C含量在39%到47%1。截至2019年,Acinetobacter属已识别出59个物种,其中11个有正式名称,15个正在进一步讨论中。鲍曼不动杆菌属于Acinetobacter calcoaceticus-baumannii复合群,该复合群还包括A.pitti、A.nosocomialis和A.calcoaceticus。在诊断培养中,鲍曼不动杆菌可以在羊血琼脂和胰酪大豆琼脂上培养,形成灰白色、光滑、黏液状的菌落。Bouvet和Grimont基于DNA-DNA杂交研究,将Acinetobacter属分为12个DNA组/基因种,这些基因种包括A.baumanni、A.calcoaceticus、A.johnsonii、A.junii、A.haemolyticus和A.lwoffi等。
  ……
展开
目录
第1章 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特点 1
一、鲍曼不动杆菌的历史与分类 2
二、鲍曼不动杆菌的全球流行状况 3
三、流行病学调查及感染分类 4
四、研究的重要性与挑战 6

第2章 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类型 8
一、医院获得性肺炎 9
二、血流感染 10
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11
四、泌尿系统感染 13
五、皮肤软组织感染 14

第3章 鲍曼不动杆菌的致病机制 21
一、菌体与宿主细胞黏附 22
二、生物膜的形成 27

第4章 鲍曼不动杆菌生物膜形成及耐药性 36
一、生物膜的形成过程 37
二、生物膜形成机制 38
三、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现状 39
四、生物膜耐药机制 43

第5章 鲍曼不动杆菌群感效应与耐药性 47
一、鲍曼不动杆菌群感效应 47
二、耐药性 49

第6章 鲍曼不动杆菌治疗的临床药物 54
一、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 54
二、碳青霉烯类 55
三、多黏菌素类 56
四、氨基糖苷类 57
五、四环素类 58

第7章 中药防治鲍曼不动杆菌进展 63
一、中药抗菌 63
二、中药抑制鲍曼不动杆菌的有效成分 71
三、中药防治鲍曼不动杆菌的机制 74

第8章 挥发油类防治鲍曼不动杆菌进展 87
一、不同植物精油对鲍曼不动杆菌的抗菌作用 88
二、植物精油对鲍曼不动杆菌的抗菌机制 90
三、鲍曼不动杆菌的植物精油免疫相关抗菌机制 96
四、展望 97

第9章 益生菌防治鲍曼不动杆菌进展 124
一、对中药成分结构修饰及活性改变 125
二、对抗菌活性的影响 126
三、对炎症因子和免疫调节的影响 127
四、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128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