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晋蒙地区绿色食品甜荞生产操作规程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冀晋蒙绿色食品甜荞麦的产地环境、品种选择、整地播种、田间管理、收获、生产废弃物处理、储藏包装运输及生产档案管理。
本规程适用于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绿色食品甜荞的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规程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规程;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程。
GB4404.3 粮食作物种子 第3部分:荞麦
NY/T391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
NY/T393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NY/T394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
NY/T658 绿色食品 包装通用准则
NY/T894 绿色食品 荞麦及荞麦粉
NY/T1056 绿色食品 储藏运输准则
3 产地环境
产地环境符合NY/T391的相关规定,应选择生态环境良好、无污染的地区,远离工矿区、公路铁路干线和生活区,避开污染源,宜选择土壤结构良好、保水保肥能力强、通气性好的壤土或砂壤土,不适宜选择土壤黏重的下湿滩、盐碱地。要求耕层厚度≥20cm,有机质含量≥10.0g/kg。无霜期≥85d,≥10℃年有效积温1300℃~2200℃,年降水量≥280mm。
4 品种选择
4.1 种子质量
种子质量符合GB4404.3的要求,要求籽粒饱满,大小均匀,原种纯度≥95.0%,大田用种纯度≥90.0%,净度≥98.0%,发芽率≥85.0%,水分≤13.5%。
4.2 品种选用
选用适宜河北、山西、内蒙古地区种植的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甜荞品种。可选择冀甜荞1号、日本大粒、温莎、赤甜荞1号、品甜荞2号、库伦小三棱等中早熟品种。
4.3 种子处理
播种前进行种子精选,剔除秕粒、小粒、破粒、有病虫害的种子和各种杂物;阳光曝晒2d~3d,具有促进种子后熟和酶的活动、降低种子内抑制发芽物质的含量、提高发芽率和杀菌等作用。
5 整地播种
5.1 整地要求
前茬作物收获后,进行土壤深耕翻,深耕翻20cm~40cm。播前旋耕耙耱,耕深10cm~15cm,达到地面平整、上松下实的效果。土壤相对含水量宜达到75%左右,如果土壤墒情较差,要浇水造墒。
5.2 播种时间
河北北部、山西及内蒙古中西部地区播种时间一般为5月下旬至6月下旬,内蒙古东部地区播种时间为6月下旬至7月上旬,要求5cm地温稳定达到12℃以上。
5.3 播种量
播种量2kg/亩~3kg/亩,有效株数6万株/亩~10万株/亩。
5.4 播种密度
等行距种植:行距40cm~50cm,株距5cm~8cm。
宽窄行距种植:宽行距40cm~42cm,窄行距8cm~10cm,株距5cm~8cm。
5.5 播种深度
播种时适宜的土壤持水量为60%~70%,播种深度3cm~5cm。
6 田间管理
6.1 灌溉
有灌水条件的地块,在荞麦出苗期、开花期和灌浆期如遇干旱,可及时灌溉,做到一次灌足浇足,要求耕作层土壤含水量达到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5%~80%,保证出苗整齐和灌浆饱满。
6.2 施肥
6.2.1 施肥原则
肥料使用应符合NY/T394的规定,施肥应掌握“基肥为主,种肥为辅,追肥进补”“有机肥为主,无机肥为辅”“氮、磷配合”的原则。每生产100kg荞麦籽粒,约需要从土壤中吸收氮3.3kg、磷1.5kg、钾4.3kg。
6.2.2 基肥
地力中等,目标产量200kg/亩,荞麦播种之前,结合翻耕整地施入基肥,可施人充分腐熟的农家肥1000kg/亩~2000kg/亩或商品有机肥200kg/亩~300kg/亩。
6.2.3 种肥
结合播种施入三元复合肥(N-P-K为15-15-15)10kg/亩~15kg/亩。
6.2.4 追肥
追肥视土壤肥力和苗情而定:肥力差,基肥和种肥不足,出苗后20d~25d,表现苗弱、苗色黄绿,可追施2次尿素(46%)2kg/亩~2.5kg/亩;间隔15d;苗情长势健壮的不追或少追。盛花期弱苗须追施液态叶面肥2次~3次,一般可用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50kg/亩均匀喷施茎叶。
6.3 授粉
每隔2d~3d-次,授粉时间以晴天上午9时一11时或下午4时一6时为宜。开花期可借助蜜蜂授粉,或无人机辅助授粉。
6.4 病虫草害防治
6.4.1 常见病虫草害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