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检验标本管理与应用
0.00     定价 ¥ 10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030814159
  • 作      者:
    丛玉隆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3-01
收藏
内容介绍
《检验标本管理与应用》以CNAS-CL 02:2023《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文件为指导,全面系统介绍了标本采集涉及的装备、材料及检验技术。《检验标本管理与应用》内容涵盖血液、体液、生化、免疫、微生物、质谱和分子生物学等多个检验领域,详细阐述血液、尿液、粪便等各类标本的采集技术。同时探讨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技术在标本采集中的新进展,以及生物样本库的建设与管理。针对常见疾病,《检验标本管理与应用》**相应的实验诊断项目,着重介绍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和生物安全的重要性。此外,《检验标本管理与应用》还介绍了影响检验结果的多种因素,可为临床医师、检验医师和技师提供有益的参考,从而提升临床实践的服务水平。
展开
精彩书摘
**章标本管理概述
  **节 检验标本的管理
  为了保证检验报告的质量,必须重视分析前检验标本的管理。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发布了ISO15189《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的专用要求》文件,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等同采用CNAS-CL02《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该准则的第5部分为技术要求,其中对检验前过程的要求如下。
  一、原始标本采集和处理
  (一)总则
  实验室应制定正确采集和处理原始标本的文件化程序。文件化程序应可供负责原始标本采集者使用,不论其是否为实验室的员工。当按照用户要求,文件化采集程序的内容发生偏离、省略和增加时,应记录并纳入含检验结果的所有文件中,并通知适当的人员。
  注1:对患者执行的所有程序需有患者知情同意。对于大多数常规实验室程序,如患者携带申请单自行到实验室并愿意接受普通的采集程序如静脉穿刺,即可推断患者已同意。对于住院患者,正常情况下,宜给予其拒绝(采集的)机会。
  特殊程序,包括大多数侵入性程序或那些有增加并发症风险的程序,需有更详细的解释,在某些情况下需要书面同意。
  紧急情况时不可能得到患者的同意,此时只要对患者*有利,可以执行必需的程序。
  注2:在接待和采样期间,宜充分保护患者隐私。保护措施与申请信息的类型和采集的原始标本相适应。
  (二)采集前活动的指导
  实验室对采集前活动的指导应包括以下内容:
  (1)申请单或电子申请单的填写。
  (2)患者准备(例如,为护理人员、采血者、标本采集者或患者提供的指导)。
  (3)原始标本采集的类型和量,原始标本采集所用容器及必需添加物。
  (4)特殊采集时机(需要时)。
  (5)影响标本采集、检验或结果解释,或与其相关的临床资料(如用药史)。
  (三)采集活动的指导
  实验室对采集活动的指导应包括以下内容:
  (1)接受原始标本采集的患者身份的确认。
  (2)确认患者符合检验前要求。例如,禁食、用药情况(*后服药时间、停药时间)、在预先规定的时间或时间间隔采集标本等。
  (3)血液和非血液原始标本的采集说明、原始标本容器及必需添加物的说明。
  (4)当原始标本采集作为临床操作的一部分时,应确认与原始标本容器、必需添加物、必需的处理、标本运输条件等相关的信息和说明,并告知相关临床工作人员。
  (5)可明确追溯到被采集患者的原始标本标记方式的说明。
  (6)原始标本采集者身份及采集日期的记录,以及采集时间的记录(必要时)。
  (7)采集的标本运送到实验室之前的正确储存条件的说明。
  (8)采样物品使用后的安全处置。
  二、标本运送
  (1)实验室对采集后活动的指导应包括运送标本的包装。
  (2)实验室应制定文件化程序监控标本运送,确保符合以下要求。
  1)运送时间适合申请检验的性质和实验室专业特点。
  2)保证收集、处理标本所需的特定温度范围,使用指定的保存剂,以保证标本的完整性。
  3)确保标本的完整性,确保运送者、公众及接收实验室的安全性,并符合规定要求。
  注:不涉及原始标本采集和运送的实验室,当接收的标本完整性被破坏或已危害到运送者或公众的安全时,立即联系运送者并通知应采取的措施以防再次发生。
  三、标本接收
  实验室的标本接收程序应确保满足以下条件:
  (1)标本可通过申请单和标识明确追溯到确定的患者或地点。
  (2)应用实验室制定并文件化标本接收或拒收的标准。
  (3)如果患者识别或标本识别有问题,运送延迟或容器不适当导致标本不稳定,标本量不足,标本对临床很重要或标本不可替代,而实验室仍选择处理这些标本,应在*终报告中说明问题的性质,并在结果的解释中给出警示(适用时)。
  (4)授权人员应评估已接收的标本,确保其满足与申请检验相关的接收标准。
  (5)应有接收、标记、处理和报告急诊标本的相关说明。这些说明应包括对申请单和标本上所有特殊标记的详细说明、标本转送到实验室检验区的机制、应用的所有快速处理模式和所有应遵循的特殊报告标准。
  (6)所有取自原始标本的部分标本应可明确追溯至*初的原始标本。
  四、检验前处理、准备和储存
  实验室应有保护患者标本的程序和适当的设施,避免标本在检验前活动中及处理、准
  备、储存期间发生变质、遗失或损坏。实验室的程序应规定对同一原始标本申请附加检验或进一步检验的时限。这些要求是被认可医学实验室需要执行的。笔者认为这些要求对医学实验室做好本职工作、确保检验数据准确、服务人民群众同样具有现实意义和指导价值。
  第二节 影响标本检验结果的因素
  一、生物学变异对标本检验结果的影响
  1.生物学变异的定义和影响因素 人体的化学和物理学性质随环境(海拔、失重、暴露于光线)、气候(季节律)、性别、年龄、生理学(月经、绝经、身高、体重、冲动、姿势等)、生活习惯等的不同而在个体内和个体间发生不同的变化。这种变化不是由病理学改变引起的,故称为生物学变异。
  引起生物学变异的因素有许多,见表1-1。
  可引起人体生物学变异的因素有很多,表中所列物质或现象的出现会引起人体内环境的改变,特别是血液学改变和生化物质的增减,从而干扰检验结果的判断。引起生物学变异较为常见的因素如下。
  (1)饮食:一顿标准餐后,三酰甘油增加50%,谷草转氨酶增加20%,血钾增加15%,胆红素、无机磷、钙、钠和胆固醇增加5%左右。饮食结构不同,对上述指标的影响也不同。高脂肪饮食会使三酰甘油大幅度升高,高蛋白饮食会使氨、尿酸和尿素升高。高核酸食物(动物内脏)可导致尿酸明显增高。
  (2)饥饿:长期饥饿可使血浆蛋白质、胆固醇、三酰甘油、载脂蛋白、尿素等降低,使血肌酐及尿酸升高,由于饥饿时机体的能量消耗减少,血液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水平将明显减低。对于儿童和老年人,空腹阶段必须同适当的进食间隔相结合。空腹很长时间(如超过16h)后,不宜采集血液标本。通常用于常规采集的空腹时间为8h,大多数检验项目的空腹时间可缩短至4h,特殊情况包括婴幼儿的标本采集空腹时间可缩短至1~2h。
  (3)饮酒:即使少量饮酒也可迅速引起血浆葡萄糖、乳酸和三酰甘油浓度发生显著改变。长期饮酒者可导致γ-谷氨酰转移酶(GGT)增高。
  (4)吸烟:除了引起肾上腺素、醛固酮、癌胚抗原和皮质醇等物质的浓度增高外,吸烟还可导致白细胞和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平均容积、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增高,免疫球蛋白(Ig)G浓度降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活性减低。吸烟可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浓度。
  (5)运动:可消耗体内储存的三磷酸腺苷(ATP),并通过有氧和无氧代谢产生ATP,同时通过神经体液调节,使人体处于与静止时不同的状态。举一个极端的例子,比较马拉松运动员跑完一个马拉松全程后45min及其比赛前一天的血液标本,发现钾、钠、钙、碱性磷酸酶、白蛋白、葡萄糖、无机磷、尿酸、尿素、胆红素、谷草转氨酶均升高1倍以上,肌酸激酶升高4倍以上。
  运动对特定血液成分的影响通常为一过性的,往往由以下原因引起:水分和其他物质在不同体腔之间的移动;代谢所需要能量的差异;身体活动本身所引起的生理性变化。因此,*选在基础状态下采集标本,因为基础状态更容易复制,更易标准化。身体活动可致肌酸激酶、醛缩酶和谷草转氨酶活性增加,这种增加可持续至运动后12~24h。身体活动水平的显著改变(如在住院或骨折固定数天后)可引起特定血液参数的较大差异。
  (6)性别:性别差异可导致多种血液学和生化指标的不同。因为男性的肌肉组织比例较高,所以其与肌肉组织有关的指标都比女性高。男性比女性高的常见指标有三酰甘油、肌酸激酶、胆红素、肌酐、肌红蛋白、尿酸、尿素、氨、谷草转氨酶、血红蛋白、酸性磷酸酶、红细胞计数、氨基酸、碱性磷酸酶、胆碱酯酶、铁、葡萄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白蛋白、IgG、胆固醇和总蛋白等。女性比男性高的常见指标有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铜和网织红细胞等。
  (7)月经和妊娠:与生殖有关的激素在月经周期会产生不同的变化。纤维蛋白原在月经前期开始增高,排卵前期的醛固酮浓度比卵泡期大约高100%,血浆蛋白质则在排卵期减低;胆固醇在月经前期*高,排卵期*低。
  (8)生物周期:生物周期变异指某一参数的浓度随着时间变化而发生周期性变化。例如,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皮质醇清晨6:00~7:00*高,深夜0:00~2:00时*低。下午采集标本的血清铁比早晨采集标本的结果低50%。大多数骨代谢生化指标在清晨2:00~8:00*高,在下午1:00~晚上11:00*低,变动幅度为15%~50%;每日之间的变异为13%~35%。但是血清骨碱性磷酸酶(BALP)的昼夜节律恰好相反,BALP在下午出现峰值,而在清晨出现低谷。
  (9)体位:卧位采血与坐、立位采血结果是有区别的。坐、立位与卧位相比,静脉渗透压增加,一部分水从心血管系统转移到间质。正常人直立位时血浆总量比卧位时减少12%左右。血液中长径>4nm的成分不能通过血管壁转移到间质,由于血液浓缩,血中细胞及大分子物质相对增高5%。受这种体位影响的指标包括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体积、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总蛋白、白蛋白、免疫球蛋白、载脂蛋白、三酰甘油、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甲状腺素等。此外,静脉压的改变又进一步导致血管活性物质的释放,直立位时的某些激素水平(如醛固酮、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血管紧张素等)高于平卧位(7%~70%)。
  (10)温度:血液分析仪测定采用的抗凝全血标本宜室温保存,不宜存放在2~6℃环境中,低温可使血液成分和细胞形态发生变化。即使室温保存,也不宜超过6h,*多不超过8h。冷冻的血清或血浆标本不宜反复冻融,必要时可分装多管保存。另外,解冻的标本要彻底融化并混匀后再使用(不完全解冻标本的成分分布是不均匀的)。
  2.生物学变异的程度 生物学变异系数比分析变异系数(CV)高2~10倍甚至更多,因此检验医师在解释报告和临床医师分析报告时不可忽视生物学变异因素的影响,见表1-2。
  3.肝功能的生物学变异
  (1)总蛋白
  1)升高:新生儿约升高10%,站立较躺卧高约10%,夏季较冬季约升高8%,捆缚约升高5%,适度用力约升高3%。
  2)降低:口服避孕药的女性约降低2%,60~80岁老年人约降低3%;6~7岁儿童约降低5%,4~150天的婴儿约降低10%,妊娠期女性约降低10%。
  (2)白蛋白
  1)升高:新生婴儿约升高20%,持久用力约升高10%,站立较卧姿约升高10%,夏季较冬季约升高4%,中度用力约升高3%,应用止血带取血约升高3%。
  2)降低:吸烟可使白蛋白降低3%,慢性摄入乙醇约降低5%,60~80岁老人约降低8%,服用抗癫痫药物约降低8%,4~150天的婴儿约降低20%,妊娠期女性约降低25%。
  (3)总胆红素:足月新生儿从出生至第2天总胆红素约升高400%;从第2天至满月逐渐减少至正常;禁食者约升高20%,妊娠期女性约升高10%。
  4.肾功能的生物学变异
  (1)尿素氮
  1)升高:摄入大量白蛋白饮食约升高30%;50~60岁的女性约升高30%,而男性约升高15%;40~50岁中年人约升高10%,季节变异约升高5%(夏季)。
  2)降低:酗酒约降低5%;吸烟约降低10%;妊娠晚期女性约降低10%;4~10岁儿童约降低12%。
  (2)肌酐
  1)升高:
展开
目录
目录
目录
**章 标本管理概述 1
**节 检验标本的管理 1
第二节 影响标本检验结果的因素 3
第三节 标本采集的质量控制 22
第二章 标本采集装备及应用 26
**节 血液标本采集装备及应用 26
第二节 尿液标本采集装备及应用 37
第三节 粪便标本采集装备及应用 39
第四节 特殊标本采集装备及应用 39
第三章 检验项目的选择与临床应用 43
**节 常见临床检验项目的选择 43
第二节 常见临床检验项目及标本采集注意事项 51
第四章 血液标本采集 77
**节 概述 77
第二节 常规静脉穿刺血液标本采集 78
第三节 动脉血液标本采集 89
第四节 皮肤(毛细血管)穿刺血液标本采集 97
第五节 外周静脉导管和中心静脉导管血液标本采集 101
第五章 尿液标本采集 105
**节 概述 105
第二节 尿液标本采集技术及质量控制 111
第六章 粪便标本采集和寄生虫标本采集 119
**节 粪便标本采集119
第二节 寄生虫标本采集 123
第七章 体液标本采集 131
**节 骨髓标本采集 131
第二节 脑脊液标本采集 133
第三节 心包积液标本采集 134
第四节 胸腔积液标本采集 135
第五节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标本采集 137
第六节 腹腔积液标本采集 137
第七节 胃液标本采集 138
第八节 精液标本采集 140
第九节 阴道分泌物标本采集 143
第十节 前列腺液标本采集 144
第十一节 羊水标本采集 144
第十二节 关节腔液标本采集 145
第十三节 汗液标本采集 147
第十四节 唾液标本采集 148
第十五节 泪液标本采集 149
第八章 微生物检验标本采集 151
**节 血培养标本采集 151
第二节 脑脊液微生物检验标本采集 153
第三节 胸腔积液、腹腔积液微生物检验标本采集 154
第四节 胆汁微生物检验标本采集 155
第五节 呼吸道微生物检验标本采集 156
第六节 泌尿生殖系统微生物检验标本采集 158
第七节 粪便及肛拭子微生物检验标本采集 161
第八节 皮肤、结缔组织及伤口微生物检验标本采集 162
第九节 深部组织微生物检验标本采集 164
第十节 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检验标本采集 166
第九章 分子诊断标本采集 169
**节 血液分子诊断标本采集 169
第二节 痰液分子诊断标本采集 171
第三节 生殖道分泌物分子诊断标本采集 171
第四节 不同类型分子诊断标本的采集及运送 172
第十章 与标本相关的生物安全 176
**节 标本溢洒处理 176
第二节 实验室消毒与灭菌 179
第三节 检验废物的处理 179
第四节 疑似被标本感染的处理 182
第十一章 质谱分析标本管理及应用 187
第十二章 生物样本库装备与管理 192
**节 概述 192
第二节 生物样本库装备 192
第三节 生物样本库管理技术 201
第四节 生物样本库质量控制 225
第十三章 标本管理的自动化及信息化 230
**节 概述 230
第二节 标本管理的自动化及信息化设备 232
第三节 标本自动化及智能化采集技术 238
第四节 标本自动化及智能化分拣和送检技术 242
第五节 标本运输与储存信息化技术 247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