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站在黑暗中呼唤光明:希拉里 · 曼特尔伦理思想研究
0.00     定价 ¥ 7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313325471
  • 作      者:
    严春妹
  • 出 版 社 :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5-01
收藏
作者简介
  严春妹,衢州学院外国语学院教授,英语(师范)专业负责人,浙江省外文学会常务理事,浙江省翻译协会常务理事,衢州市“新115人才”。主要从事英美文学及翻译研究,著有《希拉里·曼特尔小说研究》等著作;主持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2项,浙江省高校重大人文社科攻关计划项目2项;获浙江省外文学会理论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衢州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2项。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将曼特尔的小说总体归为“历史小说、家庭小说、超自然小说、女性小说”四类,在此基础上研究曼特尔的伦理思想。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分析曼特尔的文学创作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本书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第二章研究当代英国伦理思想发展趋势以及曼特尔伦理叙事内涵;第三章到第六章,以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为指导思想,运用社会学、伦理学、历史学、阐释学和译介学等相关理论,采用文学伦理批评、文本细读、原型批评、心理分析、审美关照等方法,集中研究曼特尔小说的伦理思想,侧重于剖析历史小说、家庭小说、超自然小说、女性小说等文学作品中的伦理与道德因素,挖掘其伦理思想在作品中的具体表现及成因。曼特尔历史小说的伦理叙事方法,在当下依然具有独特的魅力和参考价值,因此是本书的研究重点。本书从第一部从伦理的角度分析曼特尔小说的著作,前期文本细读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研究基础比较扎实,也有一定的研究成果。本书是一部具有一定开创性、一定理论深度和学术价值的著作,可以为国内学者研究英美文学以及高校师生开展英美文学课程教学和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展开
精彩书摘
  第1章 希拉里·曼特尔研究概述
  随着社会伦理问题不断凸显,伦理思想日益受到重视,并逐渐成为指导人们行动、决策、立法、教育、科技家庭和全球协作的伦理基准,推动当今社会更为公正、和谐、可持续地发展。在文学研究领域一些名人名家的伦理思想备受关注,相关研究成果日趋丰富。《“在德不在辫”辜鸿铭伦理思想研究》(吴争春,2021)从道德文明观、西方近代文明观、儒教观政治伦理观、女性伦理观等五个角度深人探讨了辜鸿铭的伦理思想;《鲁迅家庭伦理思想研究》(王丽萍,2018)从家庭伦理思想的理论基础和鲁迅的恋爱伦理思想婚姻伦理思想、家庭教育伦理、家庭伦理思想的价值等方面呈现了鲁迅对家庭伦理的深度思考,同时也展现了其作为社会改革者的思想光辉对家庭观念的前瞻性影响以及对现代家庭伦理的启示;《“和”的正向与反向:谭恩美长篇小说中的伦理思想研究》(邹建军,2008)通过探讨谭恩美5部长篇小说中的文化身份家庭关系、移民体验、母女代际隔阂与和解等主题,深入探索谭恩美的伦理思想。此外,国外一些作家的伦理思想也引起了学者们的重视。《哈代小说伦理思想研究》(丁世忠,2008)围绕哈代的“性格和环境小说”,采用伦理批评、文本细读原型批评等方法,分析哈代小说伦理叙事内涵,系统讨论哈代的伦理思想;《王尔德创作的伦理思想研究》(刘茂生,2008)剖析了王尔德艺术实践中所体现出的伦理理想、伦理特征以及伦理与艺术相融合的特点,探讨了王尔德作品中的道德内涵。上述研究为后来的伦理思想研究提供了方法和思路。对人物的思想研究是一个全面探索的过程,不仅涉及对其哲学思想、伦理观念和社会观点的深入探讨,还要扩展到其思想的萌芽、成长、与外界的对话以及与后世回响的复杂互动。对曼特尔伦理思想的研究,必然要探讨其思想体系的内在逻辑与演变,将其置于相关的历史与文化语境中,解析其个人经历与心理因素,并重点剖析其作品和言论中所体现的伦理思想。伦理是一种生命感觉,曼特尔正是通过个人经历的叙事提出了关于生命感受的问题,建构了具体的道德意识和伦理诉求。
  1.1 希拉里·曼特尔的创作背景
  2009年之前,尽管曼特尔已经出版了多部文学作品并获得了诸多文学奖项,但她尚未跻身英国一流作家行列,在我国更是鲜为人知。2009年,历史小说《狼厅》荣获布克奖和全美书评人协会奖,2012年,其续集《提堂》再次摘得布克奖和科斯塔文学奖。曼特尔成为第一位两度获得布克奖殊荣的英国女性作家。2013年,曼特尔人选《时代》周刊年度全球100位最具影响力人物榜单,并因其智慧和才华而被誉为英国最出色的小说家之一,备受国内外各界的瞩目。
  曼特尔经历丰富,多才多艺,创作题材广泛。在她70年的人生中,共创作了12部长篇小说、2部短篇小说集、2部自传和1部文集,作品类型各异,涉及题材广泛。无论是通过长篇小说短篇故事还是评论文章,曼特尔对周遭社会的细致观察始终贯穿其中。她理性地思考社会的方方面面,通过揭露“假恶丑”来表达对“真善美”的渴望与追求。她总是多维度地深入探讨伦理道德问题,并尝试构建一个基于共同体的伦理秩序。她注重个体与共同体之间的互动和相互依赖,通过文学创作积极表达“理性思考与人性关怀”的伦理思想,不断推动“个人自由与社会秩序和谐发展”的伦理共同体的构建。通过研究曼特尔小说中的伦理问题及伦理秩序建构,可以更好地理解伦理与共同体之间的紧密关系,并为当代社会的伦理建设提供有益的启示。
  从《每天都是母亲节》中异化的母女亲情,到《狼厅》中“人对人是狼”的残酷世界,再到《暗杀》中的杀人想象,曼特尔借助细腻的人物刻画、敏锐的细节观察以及那些隐藏于日常生活背后令人毛骨悚然的故事,探讨了家庭与社会的伦理问题及其解决之道。哥特式风格的创作体现了曼特尔在黑暗中呼唤光明的伦理诉求。没有“黑暗”的衬托,如何体现“光明”的可贵?没有对“假恶丑”的深刻剖析,如何切身体会“真善美”的珍贵?在追求自由与秩序的道路上,曼特尔绝不含蓄犹豫,而是坚定信念,迎难而上,以正面或反讽的方式直抒胸臆,爱恨情仇,善恶自现。作家创作的伦理目的,无论是公开的还是隐含的,都是为了唤醒人们对不公正和压迫的认识,激励人们用理性约束欲望,发挥灵魂的省思和矫正功能,追求美好的共同体生存图景。伦理存在于个人、团体、社区和社会层面。人们不仅有责任培养良好的个人品格对其生活的社区也负有责任(Volbrecht,2002:303)。共同体社会价值体系的重构有赖于每个伦理主体的清醒选择和人性建设的有力支撑。要厘清曼特尔的伦理思想,不仅要探索造就她独特而难以捉摸的写作形式和风格的原因,更要关注与梳理促使其伦理精神养成的人生成长轨迹及其内心世界,毕竟整体关怀式的主体生存至关重要。
  ……
展开
目录
第1章 希拉里·曼特尔研究概述 1
1.1 希拉里·曼特尔的创作背景 2
1.2 希拉里·曼特尔及其作品在中国的研究 13
1.3 希拉里·曼特尔及其作品在国外的研究 28

第2章 希拉里·曼特尔作品的伦理维度与批评视角 38
2.1 英国伦理思想发展趋势 39
2.2 文学伦理学批评视野中的曼特尔研究 48
2.3 伦理乌托邦视角:曼特尔作品中的黑暗与光明 66

第3章 “克伦威尔三部曲”的文学伦理学解读, 73
3.1 “三部曲”伦理思想的历史与文化土壤 74
3.2 从心智上构建共同体:《狼厅》中克伦威尔的对话教育与心智培育 83
3.3 宿命中的风骨:“三部曲”中克伦威尔的伦理身份和伦理选择 93
3.4 “他者”的挣扎与毁灭:“三部曲”中女性角色的伦理困境 104

第4章 黑暗中的个体抉择与伦理审视 114
4.1 颠覆与抑制中的自我塑造:《一个更安全的地方》中的德穆兰形象研究 115
4.2 伦理乌托邦的构建《弗勒德》中的伦理困境与伦理选择 128
4.3 商品天堂中的迷失《巨人奥布莱恩》中异化消费的伦理审视 140
4.4 自由与束缚:《爱的试验》中的空间叙事与女性伦理困境 150

第5章 希拉里·曼特尔伦理思想研究总结 166
5.1 历史的镜鉴 167
5.2 伦理的探讨 167
5.3 人性的探索 169

希拉里·曼特尔作品一览 171

希拉里·曼特尔大事记 172

希拉里·曼特尔语录 175

参考文献 178

索引 189

后记 192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