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韧性增长(消费企业智胜未来的新质生产力)(精)
0.00     定价 ¥ 13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111765158
  • 作      者:
    作者:毛健|责编:刘洁
  • 出 版 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6-01
收藏
内容介绍
在VUCA时代,消费企业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如何保持既快又稳的“双速”增长是对每个消费企业的时代拷问。新质生产力对消费产业深度转型和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历史性意义,是企业在新时代的新增长动能,是企业应对不确定性、实现韧性增长的必由之路。 本书对新质生产力的理论逻辑进行了解读,并提出了消费企业构建新质生产力的方法论和应用框架——新质生产力魔方,为消费企业探索和构建新增长动能提供了全新视角。 本书共分为6篇,第1篇“势”(第1章)分析了消费者需求演化和数字化技术发展驱动的消费产业分化趋势;第2篇“道”(第2章)从组织韧性角度提出企业韧性增长的方式和特征;第3篇“法”(第3章)从新质生产力和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角度分析了数字化技术对消费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驱动作用和数据要素的赋能价值;第4篇“术”(第4章)从增长悖论和困局入手提出消费企业新质生产力魔方,按新质生产力的三大核心要素(新质劳动对象、新质劳动资料和新质劳动者)逐层解构出具体目标、评价指标、策略和方法。第5篇“器”(第5~8章)基于9个细分行业的业务驱动力、10个数字化运营能力和4个组织变革要素详细剖析了消费行业的新质生产力三大核心要素的建设内容和阶段目标,以及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质生产关系,提供了构建新质生产力的可操作的行动步骤。第6篇“用”(第9~10章)梳理了新质生产力落地的8对辩证心法,解构了7家消费行业标杆企业的实践案例。 无论您是零售消费企业的当家人、管理者和从业者,还是行业研究者、学者,或者是投资机构、数字化技术服务者,本书都可成为您学习、借鉴的案头指南。 书各章回答以下问题: 第1章:我们所处的消费产业未来将呈现什么样的形态? 第2章:我们应该打造什么样的增长模式以应对未来的行业趋势? 第3章:我们应该如何实现韧性增长? 第4章:中国消费企业如何构建新质生产力? 第5章:未来消费企业的新质劳动对象是什么? 第6章:未来消费企业的新质劳动资料是什么? 第7章:未来消费企业的新质劳动者是什么? 第8章:未来什么样的生产关系才能适应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第9章:在新质生产力构建中需要遵循什么样的辩证心法? 第10章:在新质生产力构建方面标杆企业都有哪些实践? 如果您对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和意义感兴趣,想了解产生背景,及其背后的经济学和管理学理论原理,想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建议您从第1章开始读起,重点研读第1~4章和第8章。如果您在企业经营过程中遇到增长乏力、竞争加剧、转型受挫等难题,想直接“拿来就用”或者找到解决办法,建议您可以重点阅读第4~7章、第9章。如果您想借鉴同行经验,建议您可以重点阅读第10章。
展开
目录
推荐序一 纵横交错、知行合一
推荐序二 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
推荐序三 唯有创新变革 才能创造企业未来
前言 新质生产力是中国消费企业韧性增长的必由之路
本书内容框架和阅读指南
第1章 两大引擎 驱动发展 中国消费产业处于深度转型的前夜
1.1 中国消费产业昨日辉煌和奠定的韧性增长基础
1.1.1 快速发展的40年
1.1.2 中国特色的韧性增长基础
1.2 对中国经济社会未来15年发展趋势的基本判断
1.3 中国消费者愈发理性且日趋成熟
1.3.1 消费心理和决策理性升级
1.3.2 消费群体结构立体分化
1.3.3 消费区域梯度扩散
1.3.4 消费价格和价值反向分化
1.3.5 消费场景多元融合
1.3.6 消费品类丰富扩展
1.4 数字化技术与中国消费产业同频共振
1.4.1 消费产业发展中的科技创新应用
1.4.2 消费产业数字化技术分类
1.5 中国消费产业未来将面临深度转型
1.5.1 科技创新深入应用加速了供需裂缝演化
1.5.2 消费产业的未来主题:分化
第2章 长期主义 功在平时 韧性增长是未来中国消费企业的永恒目标
2.1 关于韧性的基础研究
2.1.1 研究韧性的现实意义
2.1.2 关于韧性的基本概念
2.2 组织韧性的内涵
2.3 组织韧性的核心特征
2.3.1 核心特征
2.3.2 组织韧性研究在企业层面的应用
2.4 组织韧性和核心竞争力的关系
2.5 数字经济时代的韧性增长
第3章 回归本源 高质发展 新质生产力是中国消费企业韧性增长的必由之路
3.1 关于生产力的基础研究
3.2 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3.3 新质生产力促进动态均衡有序可控
3.4 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重点
3.4.1 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意义
3.4.2 全要素生产率测量方法
3.5 中国消费企业新质生产力公式
3.6 数字科技创新赋能企业新质生产力
3.6.1 关于数字科技与竞争力的研究
3.6.2 数字经济催生新质生产力
3.6.3 数据要素赋能新质生产力
3.6.4 新质生产力三要素的飞轮效应
3.7 新质生产力驱动韧性增长
3.8 淬炼中国消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3.8.1 新质劳动对象:企业增长核心业务驱动力变迁带来更广泛的劳动对象
3.8.2 新质劳动资料:企业增长数字化运营体系支撑更高效的劳动资料
3.8.3 新质劳动者:企业增长组织变革力驱动更高素质的劳动者
第4章 循道而行 重新上路 新质生产力的建设方法总论
4.1 中国消费企业新质生产力
4.1.1 中国消费企业当前的增长悖论和困局
4.1.2 中国消费企业新质生产力构建的底层逻辑
4.1.3 新质生产力魔方: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标志下的高质量发展
4.1.4 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评价指标
4.1.5 新质生产力三个层次的短期、中期和长期价值
4.1.6 新质生产力三个层次的飞轮效应
4.1.7 新质生产力思考框架:一核三层四梁八柱
4.1.8 企业新质生产力全景图
4.2 新质劳动对象:增长业务驱动力
4.2.1 消费产业链的深度转型
4.2.2 平台模式的全要素配置网络效应
4.2.3 消费产业要素和要素配置的演化过程
4.2.4 核心业务驱动力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4.2.5 细分品类的核心驱动力分解
4.2.6 消费业务细分品类核心驱动力综述
4.3 新质劳动资料:增长数字化运营体系
4.3.1 提升增长资源要素的效率和稳健性
4.3.2 数据驱动业务运营
4.3.3 数字化运营体系构建的现实问题
4.3.4 数字化运营体系十大能力
4.3.5 数字化运营体系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4.3.6 数字化运营体系建设四个阶段
4.3.7 数字化运营体系建设的终极目标:新一代一体化增长运营平台
4.3.8 企业增长运营平台的价值
4.4 新质劳动者:增长组织变革力
4.4.1 适应市场变化的组织变革
4.4.2 扩大生态伙伴组织主体范畴
4.4.3 韧性增长组织变革力构建指标体系
4.4.4 生产关系飞轮和数据价值飞轮“双轮驱动”效益
4.4.5 增长组织变革力构建的四个阶段
4.4.6 消费行业组织变革力建设的终极目标:数字化敏捷组织
4.5 新质生产力构建路径
4.5.1 新质生产力构建的必备条件
4.5.2 新质生产力构建的“八定”法
4.5.3 新质生产力构建的思考路径
4.5.4 新质生产力的建设标准和评价体系(自测量表)
第5章 回归初心固本求变 新质劳动对象:增长业务驱动力的系统转型
5.1 白酒篇:存量竞争时代的数字化突围之战
5.1.1 未来增长空间预测
5.1.2 增长底层逻辑洞察
5.1.3 未来竞争格局判断
5.1.4 核心业务驱动力分析
5.2 牛奶乳制品篇:借力数字化,在消费升级时代下乘势扬帆
5.2.1 未来增长空间预测
5.2.2 增长底层逻辑洞察
5.2.3 未来竞争格局判断
5.2.4 核心业务驱动力分析
5.3 精酿啤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