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阳明学研究(第7辑)
0.00     定价 ¥ 6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010270647
  • 作      者:
    编者:郭齐勇|责编:洪琼
  • 出 版 社 :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4-01
收藏
内容介绍
本书秉持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客观理性、开拓创新,包括先秦儒道思想与宋明理学心性论研究、文献考证与思想史研究、阳明心学的哲学解释、阳明后学与清初思想、现代新儒学与心学传统等部分,如心性之学——你究竟在追求什么;《大学》《中庸》义理规模下的修身工夫——《孟子》“万物皆备于我”章正义;想象的诗学——《庄子·逍遥游》诠解;明代的讲学山人——以阳明心学的流行为背景;王阳明《坠马行》辨伪;从知行合一到致良知——兼论陈立胜与耿宁的阳明学诠释之异;学贯四部,功在八方,分庭王学——湛若水先生学行及影响;方以智对晚明清初学风的批判——以《易余》为中心;钱德洪对于佛教思想的运用及其遗留的理论问题;熊十力体用论的思想要义与思辨困境;熊十力体用哲学体系建构过程中的“即用显体”概念;等等。
展开
目录
先秦儒道思想与宋明理学心性论研究
心性之学:你究竟在追求什么? 丁为祥
《大学》《中庸》义理规模下的修身工夫——《孟子》“万物皆备于我”章正义 周浩翔
想象的诗学:《庄子·逍遥游》诠解 伍至学
才禀于气,亦禀于理——论朱子之“才” 崔洺睿 吴宁
论朱熹阴阳思想的义理内涵 王泳树
文献考证与思想史研究
明代的讲学山人——以阳明心学的流行为背景 焦堃
王阳明《坠马行》辨伪 王学伟
近代日本阳明学观的变迁——与大盐平八郎评价的关联 [日]山村奖/文 顾嘉晨/译
战后日本的陆九渊思想研究——以东洋大学的吉田公平、小路口聪研究为例 陈晓杰
再思李材的心学思想——兼论其与王阳明思想的联系 张慕良 焦玉
阳明学的经世思想与晚明经济关系的转型 单虹泽
许孚远《大学述》思想析论 刘丽莎
阳明心学的哲学解释
从知行合一到致良知——兼论陈立胜与耿宁的阳明学诠释之异 郑泽绵
学贯四部,功在八方,分庭王学——湛若水先生学行及影响 张丰乾
良知与自知——再论耿宁的良知诠释 王林伟
身心之学与默会体认——王阳明良知学的默会维度考察 李洪卫
王阳明“致良知”哲学思想的功夫指点 李海岭
阳明后学与清初思想
方以智对晚明清初学风的批判——以《易余》为中心 高海波
钱德洪对于佛教思想的运用及其遗留的理论问题 李明书
论贡安国的良知学 李想
刘蕺山论恶之来源新解 魏思远
现代新儒学与心学传统
熊十力体用论的思想要义与思辨困境 蔡祥元
熊十力体用哲学体系建构过程中的“即用显体”概念 桑雨
“量论”心学的知识论——依“量智”对熊十力体用论思想之阐释 张睿明
心与理一如何可能?——梳理与重构唐君毅的朱子、阳明融合论 刘乐恒
论唐君毅判释天台与华严之圆教的进路——“中道智观”与“法界缘起” 杨勇
二谛论与现代新儒家融摄科学知识的理路探析 黄敏
唯识学与“学衡派”缪凤林对传统人性论的现代诠释 沈庭
书评
重构完整的王阳明心学世界——评束景南先生《阳明大传:“心”的救赎之路》 斯彦莉
在古今中西会通中整合身心——评李洪卫《王阳明身心哲学研究——基于身心整体的生命养成》 郑济洲
诗赋
知行合一牌坊赋 欧阳祯人
《阳明学研究》征稿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