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制度与文学(精)/数字人文研究丛书
0.00     定价 ¥ 9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42688392
  • 作      者:
    作者:吴夏平|责编:钱震华
  • 出 版 社 :
    上海三联书店
  • 出版日期:
    2025-03-01
收藏
内容介绍
近四十年学术史表明,制度与文学的研究,主要从纵通和横通两方面展开。纵通是指以唐代为基点在时段上的前后延展,横通是指以科举制度为发端,不断向其他领域拓进。唐代文学又是制度与文学研究重镇。本书稿以此为学术目标与研究对象,论述制度及其在文学研究中的重要性,以及制度文献搜集整理、制度与文学研究范式、官学制度与诗歌演进、科举制度与文学观念、史官制度与文史离合等主题,并为制度与文学研究的突破和未来路向提出了思考。本次出版更注重材料的考证,并引入新的实证研究方法。
展开
目录
引论 反思制度与文学研究范式
一 制度与文学研究进程及学术成就
二 制度与文学研究范式的学术渊源
三 制度与文学研究的当下困境
四 应然与必然:对未来研究的思考
第一章 制度的权力本质
一 制度的起源
二 制度的内涵和外延
三 制度的性质和功能
第二章 制度诗学:中西互鉴中的文学社会学
一 制度辨异
二 文学与文学事实
三 制度与文学关系异识
四 研究策略多元选择
第三章 文学制度与文学生产程式化
一 文学制度的双重含义
二 馆阁创置与文体演进
三 右文政策与“诗史”传统
四 文学教育与文学技术化
第四章 隐性制度:“文学家法”与宫廷诗学
一 唐太宗的“文学家法”
二 盛唐以集贤院为中心的诗歌活动
三 贞元宫廷诗歌活动
四 《御览诗》的诗学指向
五 宫廷诗学的制度隐性
第五章 制度权力与文人角色空间流动
一 初唐学士空间流动与角色转换
二 学官朝野迁转与地方意识
三 史官地方流动与文学影响
第六章 制度张力与诗路文化空间
一 作为方法的唐诗之路
二 诗路中的时空关系
三 权力结构与诗路活动本质
第七章 官学制度与初唐诗歌演进
一 唐初官学的兴盛
二 进士试诗赋与生徒的出路
三 诗学教育的基本形态
四 律诗定型与官学教育的契合
第八章 科举制度与唐代“六经皆文”观念
一 初盛唐经、文疏离
二 新《春秋》学兴起与学术多元化
三 韩柳的经学研究与经文关系重构
四 科考重策文与经、文之契合
第九章 唐人别集国家皮藏制度及相关文学问题
一 唐人别集国家皮藏制度
二 初唐文人别集版本及著录问题
三 盛唐以后别集版本及著录问题
四 国家皮藏制度下的别集序文问题
第十章 史学制度与唐代文史离合关系
一 唐前文史离合
二 史学转向与立言空间变化
三 诗言志传统与史学精神
四 杂传及小说的补史问题
五 图经编纂与山水游记写实性
余论 从现象描述转向本质揭示
附录一 读《唐代文学的文化视野》
一 二十世纪以来古典文学研究视野的三次转向
二 文化大视野的创造性发展
三 以解决文学史重要问题为指归
四 文化视野与学术方法
附录二 读《守选制与唐代文人的诗歌创作研究》
一 唐代制度与文学研究回顾
二 唐代选官制度研究新突破
三 制度张力:通向制度史研究的新路径
四 唐代诗歌史研究新收获
五 “制度与文学”研究方法新思考
主要征引及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