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书序言
前言
第一部分 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
如何理解中国经济:怎样释放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潜能?
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意义与着力点
从五大关键指标看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方向和路径
提升新质生产力的结构性力量
第二部分 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
数据资产化的内涵、国际经验及政策建议
关于促进数据要素流通的政策建议
垄断平台引流的福利分析
大数据分析在宏观金融领域的应用——基于中央银行的视角
新时代数字经济发展成就与机遇展望
第三部分 高水平对外开放和产业链
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
在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下推进经济的国内国际双向开放
制造业向东盟转移:挑战与机遇各几何?
新大航海时代中国企业全球化动因
重新审视“产能过剩论”
第四部分 金融体制改革和资本市场
为什么中国应该实施积极的宏观政策?——一个基于“国家整体价值—政策空间”假说的政策框架
中国地方政府金融
债券违约的区域性影响——信息效应与逃离效应分析
小微企业融资难的解决方案:来自大数据的分析结果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股价同步性的影响——基于有限关注视角
保障性租赁住房REITs是我国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大改革举措
第五部分 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
2035城市发展新格局
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政策与地方经济增长
企业结对帮扶能助力县域经济增长吗——来自扶贫工作信息披露准自然实验的证据
过渡期后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常态化帮扶机制研究
官员基层工作经历与城乡协调发展
何以善治:官员特征与地区平衡发展相关性研究
城市社会韧性提升的实践方向——温州经验及其启示
制度集成创新的原理与应用——来自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建设实践
第六部分 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
人口学与经济学视角下的老龄化与中国经济
中国人口红利与产业结构转型
中国育龄人群生育潜力影响因素的随机实验研究
退休制度、劳动供给与收入消费动态
中老年人健康状况与家庭资产配置——基于资产流动性的视角
推动基本医疗保障均等化 促进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
第七部分 低碳发展机制和绿色转型
“碳中和”目标下的经济管理研究
“碳中和”愿景下的中国经济转型路径
生产网络视角下的碳税制度
碳中和愿景下发现有效碳价格的机制研究——碳排放权交易
绿色信贷政策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碳足迹与碳中和行动报告(2023)
第八部分 企业发展战略和创新创业
战略:始于初始条件分析,还是产业终局洞察?
ESG体系的演变、标准建设和监管问题
为激发和弘扬企业家精神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基于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相关调查数据的分析
参军经历、退役政策与创业行为
失联企业何其多——基于中国企业创新创业调查的分析
第九部分 企业组织能力和治理机制
党的领导在企业治理中的作用——基于社会责任承担的分析
什么样的团队组合才能促进组织绩效
基于文化的合资伙伴选择
以权谋私:领导者自私行为的研究与展望
管理者的领导力潜能思维模式对人才评价与选拔的影响
特别鸣谢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