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民间借贷纠纷概述
第一节 民间借贷纠纷审理现状和趋势
一、审理现状
二、审理趋势
第二节 民间借贷纠纷的基本特点
一、当事人举证不完备
二、基础法律关系多变
三、高额利息及费用隐蔽化
四、刑民交叉问题突出
第三节 民间借贷纠纷的审理原则
一、尊重意思自治,适度司法干预
二、鼓励金融创新,防范法律风险
三、审慎突破合同相对性
四、妥善处理刑民交叉问题
第四节 民间借贷纠纷的审查要素
一、立案审查
二、原告诉请的审查
三、被告抗辩的审查
第二章 民间借贷纠纷争点整理与认定
第一节 民间借贷合同成立与生效的争点与认定
一、借贷主体的争点与认定
争点1:债权凭证上所载债权人与债权凭证持有人不一致情况下实际债权人的认定
争点2:非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事借贷活动是否适用《民间借贷司法解释》
争点3:债权凭证上未记载出借人情况下实际出借人的认定
争点4:借条上的签字捺印并非本人时,如何认定借款主体
争点5:法定代表人在借条上签字捺印时,如何认定借款主体
争点6:民间借贷债务是夫妻共同债务及夫或妻一方个人债务的认定
争点7:虚假诉讼的认定
争点8:职业放贷人的认定
二、民间借贷合同成立与生效的争点与认定
争点9:仅提供款项交付凭证未提供借贷合意凭证时,如何认定借贷关系的成立
争点10:在借款人为夫妻一方,出借人为夫或妻一方父母,出借人以该债务为夫妻双方共同借款为由主张权利的情况下,如何认定夫妻双方的借贷合意
争点11:民间借贷资金收取账户与出具借条的主体不一致时,如何确定借贷主体
争点12:只有银行转账时,如何认定民间借贷关系
争点13:当事人只有借条,称将借条载明的借贷款项以现金形式交付给了借款人,借款人抗辩没有收到借款的情况下如何认定款项交付事实
争点14:民间借贷是否存在大额现金交易支付的认定
三、民间借贷债权转让的争点与认定
争点15:是否通知债务人的认定
争点16:通知方式的认定
争点17:通知时间的认定
争点18:是否为虚构债权转让的认定
四、其他法律关系的识别认定
争点19:合伙法律关系与民间借贷法律关系的区分与认定
争点20:买卖合同法律关系与民间借贷法律关系的区分与认定
争点21:公司员工在内部《付(转)款申请单》上签字并备注为借款,公司实际收到付款人支付的款项后,公司与付款人之间是否已缔结民间借贷法律关系
争点22:保理合同法律关系与民间借贷法律关系的区别及认定
争点23:委托理财关系与民间借贷法律关系的区别与认定
第二节 民间借贷合同无效或可撤销的争点与认定
一、民间借贷合同无效的争点与认定
争点1:借款是否为出借人套取的金融借款的认定
争点2:借款是否为出借人向其他营利法人借贷、向本单位职工集资、向公众非法吸收等方式获取的认定
争点3:借款人是否为职业放贷人的认定
争点4:出借人是否知道或应当知道借款用于违法犯罪活动的认定
争点5:合同无效的法律后果的认定
二、民间借贷合同可撤销的争点与认定
争点6:当事人订立合同时意思表示是否真实的认定
争点7:合同成立时是否显失公平的认定
争点8:撤销权的行使是否超过法律规定的期限的认定
争点9:合同被撤销的法律后果的认定
第三节 民间借贷合同履行的争点与认定
一、借款金额的争点与认定
争点1:债权凭证上载明的借款金额如何认定
争点2:利息预先在本金中扣除问题的处理
争点3:预先在本金中扣除利息及其他费用的,本金如何认定
争点4:前期借款本息结算后又重新出具债权凭证时,本金如何认定
争点5:未约定利息或约定不明问题的处理
争点6:民间借贷利率上限规定的理解与适用
争点7:对于计算利息时间效力方面的认定
争点8:对逾期利息问题的处理
争点9:对于其他费用的认定
争点10:律师费、诉讼费、鉴定费、财产保全责任险保费如何认定
争点11:逾期利息、违约金、其他费用并存问题的处理
二、还款的争点与认定
争点12:还款期限如何认定
争点13:借款人提前还款问题的处理
争点14:提前偿还借款的利息及其他费用如何认定
争点15:偿还借款中抵充顺序问题的处理
争点16:当事人之间未约定借款期限,出借人后续多次催告还款,诉讼时效从何时起算问题的处理
争点17:向出借人配偶还款的效力的认定
争点18:第三人还款效力的认定
争点19:非自然人主体还款效力的认定
第四节 民间借贷合同解除的争点与认定
一、约定解除的争点与认定
争点1:合意解除情况下,双方当事人的解除合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