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基本公共服务质量监测体系构建研究
0.00     定价 ¥ 7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50464988
  • 作      者:
    作者:陈朝兵|责编:金欣蕾
  • 出 版 社 :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1-01
收藏
内容介绍
本书遵循“提出问题—基础理论—体系框架—次级体系—实证研究—得出结论”的研究思路,在跨学科的研究视角下,采用文献研究、逻辑演绎、案例研究等多种研究方法,围绕基本公共服务质量监测体系构建的四个方面展开研究。一是基本公共服务质量监测的基础理论。在界定公共服务、基本公共服务、质量、基本公共服务质量、监测、质量监测、基本公共服务质量监测等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本书对基本公共服务质量监测的相近概念进行辨析,并进一步对基本公共服务质量监测的特质属性、目标、内容、功能与作用、基本原则与影响因素等基础理论问题展开分析。二是基本公共服务质量监测体系的框架构建。在解析基本公共服务质量监测体系的构成要素和分析基本公共服务质量监测体系构建机理的基础上,本书以“过程”分析框架为主导性理论依据,构建出“过程型”基本公共服务质量监测体系理论框架,并对该理论框架的特色与应用价值进行分析。三是“过程型”基本公共服务质量监测体系的子体系分析。本书依次对“过程型”基本公共服务质量监测体系的三大子体系,即基本公共服务质量监测的要求与标准体系、实施与保障体系、结果应用与反馈体系展开分析。四是基本公共服务质量监测体系的实证研究。本书选取了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成都市村级基本公共服务质量监测体系作为实践个案,对“过程型”基本公共服务质量监测体系理论框架进行叙事性解释和说明。
展开
目录
1 导论
1.1 研究的缘起与价值
1.1.1 研究的缘起
1.1.2 研究的学术价值与应用价值
1.2 研究文献述评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研究评价
1.3 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框架及主要内容
1.3.1 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框架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研究的重难点与方法技术
1.4.1 研究的重难点
1.4.2 研究的方法技术
2 基本公共服务质量监测的基础理论
2.1 基本公共服务质量监测的相关概念界定
2.1.1 公共服务与基本公共服务
2.1.2 质量与基本公共服务质量
2.1.3 监测、质量监测与基本公共服务质量监测
2.2 基本公共服务质量监测的相近概念辨析
2.2.1 基本公共服务质量监测与基本公共服务质量测评
2.2.2 基本公共服务质量监测与基本公共服务质量监控
2.2.3 基本公共服务质量监测与基本公共服务质量管理
2.3 基本公共服务质量监测的特质属性、目标与内容
2.3.1 基本公共服务质量监测的特质属性
2.3.2 基本公共服务质量监测的目标
2.3.3 基本公共服务质量监测的内容
2.4 基本公共服务质量监测的功能作用、基本原则与影响因素
2.4.1 基本公共服务质量监测的功能作用
2.4.2 基本公共服务质量监测的基本原则
2.4.3 基本公共服务质量监测的影响因素
3 基本公共服务质量监测体系构建的依据、过程与结果
3.1 基本公共服务质量监测体系的概念、特征与构成要素
3.1.1 基本公共服务质量监测体系的概念与特征
3.1.2 基本公共服务质量监测体系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3.2 基本公共服务质量监测体系构建的实践缘由、目标与机理
3.2.1 基本公共服务质量监测体系构建的实践缘由
3.2.2 基本公共服务质量监测体系构建的目标与机理
3.3 基本公共服务质量监测体系构建的理论依据
3.3.1 基础性理论依据——公共服务与质量监测相关理论
3.3.2 主导性理论依据——“过程”分析框架
3.3.3 考量性理论依据——系统论与协同论
3.4 基本公共服务质量监测体系框架的确立
3.4.1 “输入”环节:基本公共服务质量监测的要求与标准体系
3.4.2 “转化”环节:基本公共服务质量监测的实施与保障体系
3.4.3 “输出”环节:基本公共服务质量监测的结果应用与反馈体系
3.5 “过程型”基本公共服务质量监测体系框架的特色与应用价值
3.5.1 “过程型”基本公共服务质量监测体系框架的特色
3.5.2 “过程型”基本公共服务质量监测体系框架的应用价值
4 基本公共服务质量监测的要求与标准体系
4.1 基本公共服务质量监测要求与标准的内涵及相互关系
4.1.1 基本公共服务质量监测要求的内涵与特征
4.1.2 基本公共服务质量监测标准的内涵与特征
4.1.3 基本公共服务质量监测要求与标准的区别和联系
4.2 基本公共服务质量监测的要求体系的四维构成
4.2.1 价值取向要求
4.2.2 公共政策要求
4.2.3 基本原则要求
4.2.4 实践运行要求
4.3 基本公共服务质量监测的指标与标准体系的设计和内容及应用
4.3.1 基本公共服务质量监测的指标与标准体系的设计依据
4.3.2 基本公共服务质量监测的指标与标准体系的框架确立
4.3.3 基本公共服务质量监测的指标与标准体系的主要内容
4.3.4 基本公共服务质量监测的指标与标准体系的应用说明
5 基本公共服务质量监测的实施与保障体系
5.1 基本公共服务质量监测的三种模式及其比较
5.1.1 专业监测模式
5.1.2 公众监测模式
5.1.3 综合监测模式
5.1.4 三种模式的比较
5.2 基本公共服务质量监测的实施程序
5.2.1 设计基本公共服务质量监测方案
5.2.2 搜集和分析基本公共服务质量监测数据
5.2.3 撰写和发布基本公共服务质量监测报告
5.2.4 总结基本公共服务质量监测工作
5.3 基本公共服务质量监测的配套保障
5.3.1 政策法规保障
5.3.2 组织机构保障
5.3.3 人财物资源保障
6 基本公共服务质量监测的结果应用与反馈体系
6.1 基于质量监测结果的基本公共服务质量奖励与问责
6.1.1 基本公共服务质量的“优质奖励”与“进步奖励”
6.1.2 基本公共服务质量奖励的实践考察与机制构建
6.1.3 基本公共服务质量的“同体问责”与“异体问责”
6.1.4 基本公共服务质量问责的双重逻辑与实现机制
6.2 基于质量监测结果的基本公共服务质量问题分析
6.2.1 问题识别及成因诊断:基本公共服务质量问题分析的二维目标
6.2.2 总体问题与分支问题:基本公共服务质量问题识别的基本思路
6.2.3 质量问题追溯:基本公共服务质量问题成因诊断的有效方法
6.3 基于质量监测结果的基本公共服务质量反馈与改进
6.3.1 基本公共服务质量反馈的目标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